百年戰爭誰主沉浮-法國女神英國魔女貞德傳奇

百年戰爭誰主沉浮-法國女神英國魔女貞德傳奇

來自專欄朱八八1 人贊了文章

「法國會滅亡在一個婦人手中,卻將被一個少女救起」,這個古老的預言在歐洲大陸已經流傳了千百年。

1299年,法蘭西母狼下嫁英國衛靈公,童話故事的結局卻是英法百年戰爭,烽煙四起,戰火紛飛。

96年後,預言實現了一半,法國生死存亡一線間,只有奇蹟才能拯救法國。 預言中救國的少女會出現嗎?她會帶來怎樣神奇的逆轉?

貞德的出現見證了真正的奇蹟,這個奇蹟不但在法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放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也是空前絕後。

(一)百年戰爭極簡史

作為人類史上最長的戰爭,英法百年戰爭其實都是一個女人惹的禍,她就是經典電影《勇敢的心》裡面的女神蘇菲瑪索,哦不,是她演的法國公主,鼎鼎有名的「法蘭西母狼」 伊莎貝拉,法國卡佩王朝「美男子」 腓力四世的女兒。

風華絕代的公主嫁給王子,以為會收到萬千寵愛,結果直接被打入冷宮,原來她老公愛德華二世堪比衛靈公,有斷袖分桃之癖。公主哭紅了眼:童話里的故事都是騙人的。

但是能有法蘭西母狼這種外號,可見伊薩貝拉絕不是吃素的,索性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也找了個情夫,並趁「英國衛靈公」眾叛親離之際,從她哥哥查理四世那裡借了一支軍隊,直接殺回英國,英國衛靈公愛德華二世被逼退位,他們的兒子愛德華三世加冕為英格蘭國王。

至於「英國衛靈公」的下場,實在是少兒不宜,此處作者刪去500字……

愛德華三世,金雀花王朝最偉大的國王,英國版的漢武帝,十五歲登基時,太后和情夫摩地摩大權獨攬,主少國疑,大臣未附,愛德華三世卻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他親率親信衛隊,從秘道夜襲城堡,處死情夫,軟禁太后,完全奪回朝政大權,那年他才十八歲。

赫赫有名的英國金雀花王朝由於是從法國發家的,歷代君主都身兼法國大陸的公爵或伯爵,好處是擁有法國的大片土地,代價是他們不得不作為臣子向法國國王效忠。十七歲的愛德華三世就曾經被迫在亞眠大教堂宣誓效忠腓力六世,雄才大略的愛德華三世心裡有多不服啊。

機會終於來了,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卡佩朝絕嗣,愛德華的血統繼承自其母伊莎貝拉,是查理四世的親外甥,本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但是法國的貴族和教皇卻祭出了一個法寶,薩利克法,明確男性不能通過母親的血統繼承王位。這樣,查理四世的堂兄腓力六世中彩了,成為瓦盧瓦王朝的太祖。

換成你我都不服啊,何況是「英版漢武帝」。

1337年,愛德華三世稱王法蘭西,腓力六世則宣布收回英國在法境內的全部領土,波瀾壯闊的英法一百一十六年戰爭拉開了序幕。

第一回合,愛德華三世諾曼底登陸,大舉進攻法國,在克雷西會戰中以少勝多,書寫了英國長弓兵的曠世傳奇。這一戰中,百年戰爭中最閃耀的明星之一-- 英格蘭戰神黑太子愛德華首次登台表演,年方十六,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有了英國版的漢武帝,又怎少得了英國版的霍去病?

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奪走了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包括法王腓力六世,打仗的人都湊不齊,兩國停戰十年。法王約翰二世即位。

1356普瓦捷會戰,是黑太子的封神之戰,英軍以一比五的兵力,大獲全勝,約翰二世父子眾臣被生擒,英藉此向法國索取巨額贖金。

1360年,法國被迫簽訂極不平等的布勒丁尼和約,割讓大片領土,愛德華三世同意不再稱法王。

第一回合,法國丟失了一半的領土,國王大臣都成為肉票,對於法國人民來講,正是靖康之難的翻版。

第二回合

幸好,繼任的法王查理五世不是偏安一隅的宋高宗那款,而是勵志北伐的宋武帝劉裕,他改編軍隊,整頓稅制,僱傭步兵,建立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法軍採用突襲和游擊戰術,逐步收復法國的大片失地。法武帝查理五世力挽狂瀾,逆轉了百年戰爭第一回合的戰局,讓法國稍稍扳回一城。

英國這邊也是時運不濟,戰神黑太子如同霍去病般英年早逝,雄主愛德華三世傷心過度也隨之而去。而後亨利四世又如同朱棣般燕啄皇孫,廢掉了黑太子的兒子理查德二世,篡位登基(幾乎在同一時間,明朝也上演著幾乎一樣的劇本,靖難之役)。隨後大半生都在處理國內的叛亂,加上黑死病還在肆虐,英國深陷泥潭。

百年戰爭的上半場暫時打平,隨後雙方簽訂了20年的停戰協議,中場休息。

第三回合, 這時法國繼承王位的查理六世居然是一個瘋子,精神病發作後,比晉惠帝還不如,他的幾位叔父為爭奪攝政權內訌,法國大亂(恰如西晉的八王之亂)。而英國則苦盡甘來,迎來了一位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亨利五世---英國版的周世宗柴榮。

下半場開始一邊倒了,亨利五世重燃百年戰爭戰火,取得了比愛德華三世更輝煌的勝利,

1415年阿金庫戰役,亨利五世親率六千人對陣法軍兩三萬人,亨利五世,他是偉大的英格蘭皇帝!他繼承了維京海盜的光榮的傳統。征服者威廉,亨利二世、獅心王理查德、愛德華一世、愛德華三世在這一刻靈魂附體,亨利五世一個人他代表了英格蘭戰神悠久的歷史和傳統,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不是一個人!…… 此戰僅僅半小時英軍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法軍損失過萬,僅大大小小的貴族就戰死了5,000多,而亨利只損失了上百人。阿金庫戰役幾乎摧毀了法國人的鬥志,此後英軍節節勝利。

1420年,英軍佔領了法國北部的廣大地區,法國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特魯瓦條約》(逼晉惠帝查理六世簽約的王后正好也名叫伊莎貝拉)。英王亨利五世成為法國攝政王,有權承繼查理六世死後的法國王位。法國已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幾近亡國。

在最沒有懸念的時候,茫茫天數又來攪局了,正當壯年的亨利五世居然因為痢疾而壯志未酬身先死,年僅三十六歲,比54歲的瘋王查理六世早死了一個多月,而未能登上法國王位。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特魯瓦條約》算來算去,就是漏算了亨利五世會早死,兩方新王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誰也不服誰,這時的亨利六世還不到一歲,論輩份要喊查理七世為舅舅,外甥和舅舅再度交火。但是這時的廢太子查理七世實際上已經成為偽政權,他在《特魯瓦條約》中被他親生母親伊莎貝拉宣布為私生子從而被剝奪了王位繼承權,控制的地盤也不過是在法蘭西島一小塊地方,而且王室債台高築,連屠夫和鞋匠的錢都欠著不還。吃不起肉買不起鞋的王子還是王子嗎?

1428年英國大軍圍困法國最後一個重鎮奧爾良,這相當於南宋最後的襄陽之戰,法國已經處在百年戰爭以來最黑暗的時期,生死存亡一線間,唯一可以拯救法蘭西的只有-----奇蹟了。

(二)聽到了神的嘆息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聖人,只不過是一個聽到了神的嘆息的平庸女人罷了。---貞德

奇蹟真的出現了,而且以一個誰也沒有想到的方式,這個奇蹟不但在法國歷史上絕無僅有,放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也是空前絕後。

「在戰場一年接著一年的可恥失敗,法國政府在軍隊和人民的領導地位上已經士氣低落而名聲敗壞。當查理王儲同意由貞德來領導他的軍隊並準備戰爭時,他很可能已經試過所有正規、理性的策略選擇,然而卻皆告失敗;只有一個已經到達了存亡最後關頭、卻全然無計可施的政權,才會在絕望下去相信一個自稱受到上帝指示的農村文盲女孩,讓她指揮國家的軍隊。」這是歷史學家Stephen W. Richey對於貞德奇蹟的解釋。

似乎很有道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金兵大軍圍困都城汴京,在汴京最危險的時刻,北宋君臣也是在如此的絕望,迷信自稱可以指揮六甲神兵的神棍郭京,結果城破國亡,史稱「靖康之恥」。

而查理七世在絕望下的選擇卻有著完全不同的結局,「勝利者查理」在1453年結束了百年戰爭,把英國人趕回島上,光復了幾乎全部法國領地,法國在百年戰爭最終逆襲,笑到最後。

一樣的套路,不一樣的結局,為什麼?因為貞德。

1412年1月4日,貞德生於法國洛林地區的棟雷米村。父親雅克德是擁有大約50英畝的土地的小富農,兼任村長,母親伊莎貝拉·德。看,又一個伊莎貝拉,百年戰爭的關鍵節點,背後都有一個女人叫做伊莎貝拉,「法蘭西母狼」伊莎貝拉給了他的兒子愛德華三世足夠的理由去發動百年戰爭, 瘋王查理六世的皇后伊莎貝拉簽訂了《特魯瓦條約》幾乎讓法國滅亡, 而這位農村婦女伊莎貝拉則生了個女兒挽救了法國,最終結束了百年戰爭。俗語有云:三個女人一台戲,三個伊莎貝拉就是一台百年大戲。

「法國會滅亡在一個婦人手中,卻將被一個少女救起」,這些古老的預言能不能不要那麼准?

貞德的故鄉在法國東北部,周遭都被「法奸」勃艮第人所包圍。在貞德的童年中,村莊遭受了多次劫難,有一次甚至整個村莊都被焚燒,家中財物蕩然無存。一將功成萬骨枯,對英格蘭來講是戰神,對法國人民而言,卻是深重的災難。

1424年,貞德十三能織素,就在這時候,她說她自己第一次遇見神跡,她說她遇見了大天使聖米迦勒和兩位聖女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告訴她要趕走英格蘭人,並帶領王太子至蘭斯進行加冕典禮。好傢夥,當年那個阿拉伯養駱駝的只號稱遇見一個天使加百列,就已經攪得整個世界幾乎天翻地覆,至今還沒消停,我們的小牧羊女,一下子就給她派來了三個。

大天使聖米迦勒是在《聖經》里唯一提到的具有大天使頭銜的天使, 伊甸園守護者。聖經每次提到聖米迦勒,他都是在與魔君爭戰。可以理解為天使中的戰神。

聖瑪格麗特是基督教聖人,傳說中的處女以及烈女,她的事迹在中世紀極為流行。據傳,羅馬長官奧利布里烏斯在安提阿作戰期間向瑪格麗特求婚並要求她放棄基督教信仰,瑪格麗特拒絕了他的求愛,甚至在酷刑之下依然不為所動,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她最神奇的故事是被撒旦化身為龍吞下,但她隨身攜帶的十字架刺激了龍的內臟,因此活著逃了出來。

聖加大肋納,又叫凱瑟琳,是中世紀晚期宗教文化中最有影響力的聖人之一,並被視為最重要的童貞殉道者。傳說她時常勸阻羅馬帝國皇帝迫害基督徒,最後自己也被斬首。凱瑟琳非常擅辯,曾舌戰群儒戰勝了了被派去的50名異教徒。

這三位聖人「戰神」「童貞女」「殉道而死」基本就是貞德的命運塔羅牌。

從13歲起,天使的聲音經常在貞德的耳邊響起,而且越來越急迫,「法蘭西正在遭受苦難」「神的女兒,你必須離開村子去法蘭西」。

直到她16歲時,她請求她的親戚杜蘭德·拉蘇瓦,一起去鄰近的小城沃庫列爾,找該地的要塞軍事指揮官博垂庫爾,宣布了她聽到的神諭:天堂之主降大任於她,讓她成為法蘭西的救星,要求博垂庫爾派人護送她去見查理王子。貞德還告訴指揮官:聖凱薩林以及聖馬格利特每天都和我聊天。博垂庫爾只能表示呵呵了:有病得治。

第二年,也就是1429年的二月,貞德再度前來,這次隨同的還有兩個支持她的貴族:讓·德梅斯和貝爾特朗·德普朗吉。有貴族撐腰,腰自然也粗了些:第二次接見時,貞德直接指責博垂庫爾:由於你的不信,法軍每況愈下,皇太子的軍隊在近日於奧爾良附近大敗,如再拖延,更大的損失還在後頭。博垂庫爾心裡響起了神曲忐忑,當下承諾:如果你說的應驗,我會寫封推薦信,送你去見皇太子。

就在會面的同一天,鯡魚之戰法軍戰敗,所謂鯡魚之戰就是在奧爾良圍城期間,法軍去搶英軍的補給,包括幾桶鯡魚,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魚沒搶到,人員還傷亡400多人,法軍此時真是晚清的八旗子弟啊,太不成器了。後來著名的為法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迪努瓦公爵(奧爾良私生子)也在此戰中負傷並死裡逃生。

鯡魚之戰法軍戰敗的消息傳到被圍幾個月的奧爾良,城內的士氣跌到谷底,甚至幾乎要開城投降。

九日後,消息才傳到沃庫勒爾,證實了貞德的「神預言」,博垂科特目瞪口呆。在蕭伯納的著名戲劇《聖女貞德》中,博垂科特不合作時,家裡的雞都不生蛋,牛都不產奶了。為了繼續吃蛋喝奶補充高蛋白,他只好同意派兵護送貞德前往希農。而後,母雞開始瘋狂地下蛋…….

先別嘲笑這些為了慶祝貞德將見皇太子而瘋狂下蛋的母雞,《聖女貞德》可是被公認為是蕭伯納的最佳劇作之一,是「詩人創作的藝術最高峰」, 並於1925年為他贏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1429年2月23日,貞德離開沃庫勒爾,女扮男裝,帶領一隊人馬,開始了歷時十來天的小長征,每夜行軍一百三十里路,穿越了廣闊的敵占區勃艮第領土,最後有驚無險地到達王太子查理在希農的城堡。

查理七世和他的智囊團決定先對貞德進行政審,他們派出了神父調查團去洛林調查貞德的身世背景和人品。幾個星期過後,查理七世決定接見貞德。但是考驗還在繼續,查理讓手下扮成他,而自己藏到了朝臣們中間。雖然貞德從來沒有見過查理,但還是一眼看穿了御座上的A貨,並從一長串朝臣中很快就認出了王太子。

《世說新語·容止》也記載了類似的故事: 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只能說明,都不是一般人啊,憂鬱的眼神,王的氣質,都深深地出賣了你。

隨後,查理七世與貞德兩人進行了一次秘密的會談,會談內容,無人知曉,但談話過後王太子顯得「容光煥發」,貞德給查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使如此,考驗還得繼續,在普瓦捷,一大群神學博士開始每天給貞德面試:

比如這類問題:神學博士問「上帝無所不能,上帝想幫助法蘭西,為什麼上帝還需要士兵呢?

貞德回答:「上帝幫助那些自助的人,法蘭西的兒女將去參戰,但是上帝將賜予勝利」

又比如:神學博士:「上帝不會不顯示任何神跡讓人們相信你,你的神跡呢?」

貞德回答: 「我不是到這來顯示神跡的,派我到奧爾良去吧,那時你們就會看到足夠的神跡。」

………

最後,經過三個星期的質問和糾纏,這些神學博士得出一個結論「這孩子是上帝派來的。」

1429年4月27日,王太子授予貞德「戰爭總指揮」,「 法蘭西武裝力量總司令」的頭銜。

不瘋魔不成活,一個比麻雀變鳳凰更勵志百倍的傳奇就此誕生了: 一位出身平庸的文盲村姑一步登天成為法蘭西武裝力量總司令,這一年,她僅僅17歲。

(敬請期待聖女貞德中篇。關注公眾號朱八八先睹為快)


推薦閱讀:

TAG:英國 | 法國 | 歐洲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