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的休金——記阿倫戴爾唯一的噴氣戰鬥機項目

翱翔的休金——記阿倫戴爾唯一的噴氣戰鬥機項目

來自專欄阿倫戴爾指南15 人贊了文章

在坐落在斯塔萬格的衛星城,羅加蘭郡郡治桑內斯市區旁邊的愛德華.科本空軍基地附屬博物館二戰區的一個角落裡,停放著一架漆著金屬原色塗裝,機尾上塗著黑白格子條的兩側進氣噴氣戰鬥機。這架戰鬥機放出伸長的前起落架,抬起機首,彷彿隨時要飛上天空一般。而一側的展板上只有兩句話:「空軍航空技術廠JA6戰鬥機,生產編號52801,代號『休金』。1945年首飛,1948年初服役,在1950年代初曾裝備空軍9個戰術戰鬥機中隊,1962年最後一架退出現役。」

這架孤單的噴氣機,就是阿倫戴爾對噴氣時代的航空工業桂冠的第一次衝鋒,可惜在這一次翱翔於天空的飛行之後,就此成為絕唱,再無下文。

夢想的開始

1942年,由空軍航空技術廠負責設計製造的JA5戰鬥機第一次飛上了天空,使用一台1475馬力戴姆勒賓士DB605 V12發動機的它在裝備2門20毫米MG151航炮和2挺12.7毫米M2重機槍的同時,也擁有633千米/時的平飛極速,1100千米的航程和5000米/5分53秒的爬升速度,在當時的非列強航空工業界可算是一流的產品。對於急急盼望替換火力動力在當時已經算得上貧弱的JM2(僅有4挺M2 12.7毫米機槍)的空軍飛行員們,對於此事可謂是喜上眉梢。而國防部的官僚和軍工複合體的大資本家也急於將其投入量產,各取所需。不過很明顯,他們的眼光不會僅止於此。1940年,就在德國第一台噴氣發動機Jumo 004首次試車之後,阿倫戴爾空軍也開始考慮研製噴氣發動機了。作為在燃氣輪機製造上有一定技術積累的國家,看起來製造一台渦噴發動機不是什麼難如登天的事情。到1942年中期,時任空軍作戰部長的愛德華.福克中將提出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研製一種噴氣戰鬥機來取代截擊機部隊的JK3截擊機(2台DB601/605,武裝和極速視型號不同從2門MG FF+4挺M2HB到6門Mk 42 20毫米機炮/545千米時到615千米時不等),與國土防空預警雷達系統形成「二位一體」,優勢互補。在次年1月,代號「甜卷餅」(Krumkake)的噴氣戰鬥機預研項目正式開始。

「甜卷餅」項目在早期研究中探索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布局形式,其中一個概念重達4.4噸,機翼兩側安裝有裝載燃油的水滴形「一次性翼尖」以提高續航力,每塊水滴形翼尖長2.8米,各自內裝680升燃油,在飛機進入交戰之前被拋棄;不過這個極具前瞻性但太過超前的設想很快被比較保守、但技術風險可控的翼下拋棄式副油箱所代替。到1943年11月,空軍航空技術廠,麥克米蘭工業航空分部和科本飛機公司的聯合設計團隊提出了大致的定型方案:兩台機身兩側進氣的德國容克斯Jumo 004軸流式渦噴發動機(由麥克米蘭機電分部許可證生產)或者一台麥克米蘭機電自行開發的NT-45離心式渦噴發動機布置在後機身內部,機翼為前緣帶12度後掠角後緣前掠5度的半平直翼型;滿內油航程1300千米,巡航速度/極速分別為770/850千米時;武備則為6門Mk 42 20毫米航炮,射速每分鐘700發,4門布置在機首,另外2門布置在翼根。

1944年2月,阿倫戴爾國防部正式批准了已經被賦予軍械編號JV-216的「甜卷餅」項目的設計,整個工程進入工程研發和原型機製造階段,預計在1945年可以首飛,1946或者1947年正式裝備部隊。

晦暗與希望

到目前為止,整個項目至少看上去都挺順利的——如果不考慮一直讓工程管理人員犯愁的「心臟病」的話。1944年年中,德國向阿倫戴爾交付了四台容克斯Jumo 004渦噴發動機,在50小時的試車後它們全部......趴窩了。後來在化驗中,航空技術廠的工程師們驚訝地發現,這批Jumo 004的壓氣機葉片居然是純鋼的。由此可見,當時德國的戰略資源匱乏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外援靠不住,同時自己人也碰了硬釘子。麥克米蘭工業在開發軸流式的NT-45渦噴發動機的過程中,碰到了難以解決的壓氣機失速問題,工程師們嘗試了很多種辦法,但卻始終難以解決發動機停機階段的無法受控的喘振。於是聯合設計團隊準備兩條腿走路,製造兩種原型機,一架安裝兩台作為備份仿製生產的Jumo 004,另一架則安裝一台型號未定的進口渦噴。

但到了當年11月,德國通過駐阿倫戴爾大使館表示,德國已經沒有餘力出口任何噴氣發動機,也無力幫助阿倫戴爾企業自行生產。當初計劃的短平快路線至此徹底走不通了,事到如今只有另想辦法,經過和英國的磋商,英國提供了一批羅爾斯羅伊斯「尼恩」發動機供阿倫戴爾試用。令人不安的是,整個計劃的主要推動者,此時國防部長蘇斯貝格和空軍作戰部長福克兩人的決心也開始動搖了——納粹德國的失敗與崩潰只是個時間問題,此時阿倫戴爾已經在和英美商談在德國戰敗後派出遠征軍參與對日作戰的事宜;到那時候只要拿的出錢,什麼先進飛機都能買到,何必自己費勁地設法搞出一種噴氣戰鬥機呢?

當然了,航空技術廠,麥克米蘭工業和科本飛機公司的董事還有工程師們暫時還不知道大人物們的這些事。在英國德哈維蘭公司和僱傭的德國飛機設計師亞歷山大.利比什的技術支持下,科本飛機公司的設計師又為JA6-E2原型機更換了前緣帶16度後掠角的主翼,垂尾也帶一定的後掠角,並加裝了前緣縫翼以提高轉彎率。

JA6-E2原型機採用全金屬半硬殼構造,酷似同期美國洛克希德P-80「流星」戰鬥機和日本圖紙戰鬥機「清霜」的混合體:修長的後機身內安裝有一台「尼恩」渦噴發動機,發動機進氣口位於中單翼下方,平尾和垂尾安裝於少許伸出的尾撐上,6門各備彈200發的Mk 42機關炮安裝在機首兩側的「下顎」和翼根上,機翼內部裝有帶自封層的油箱;除了機關炮以外,JA6還能攜帶至多3000磅的炸彈和對地火箭彈,或者72枚用於截擊重型轟炸機的LvR 45 57毫米對空火箭彈。

不確定的未來

1945年9月2日清晨,第二次世界大戰從法理上結束的那一天,一架銀光閃閃的噴氣式飛機從位於格里姆斯塔的科本飛機公司4號機庫中滑出。當它終於出現在在機庫外守候的媒體記者以及受邀前來參與它的亮相儀式的嘉賓的面前時,閃光燈嘩嘩亮作一片,有些激動的廣播播音員甚至在通信里高呼:「這是我國軍事工業所創造的又一個奇蹟!」在場的人群中,有一位穿著灰色西裝的白髮老人,這位老人就是愛德華.科本,他是科本飛機公司的創始人,也是阿倫戴爾航空工業的奠基人;當年拿著父親給他的30萬克朗本金,和幾個同樣從陸軍航空隊退役的夥伴一起建立了科本飛機公司;現在當他看見自己公司製造的飛機從當年簡陋的雙翼機變成了今天這樣的銀白色噴氣機時,一下子竟然不能自已,流下了眼淚。

最初的量產型,JA6 Mk.2的二視線圖

在早些時候,由於預計JA6的工期難以趕上1946年發起的「冠冕」行動,阿倫戴爾國防部先行從英國霍克公司購買了98架「暴風」Mk V用作遠程護航戰鬥機;而JA6-E2原型機的首飛,則要到更晚的1945年11月才開始。不巧的是,在計劃中第一次首飛的11月6號當天突然大雨傾盆,只好等到3天後才進行第一次試飛。

JA6-E2的座艙比較靠前,飛行員有很好的前方視野,座艙蓋向右側打開,風擋配備有防彈玻璃和乙二醇除冰系統,但因為技術障礙,座艙並沒有彈射座椅,直到1950年前阿倫戴爾空軍的所有單座型JA6都沒有彈射座椅,成為一直為人詬病的缺點。其在座椅背後和儀錶板之前安裝有裝甲板,該機的航電非常簡單,僅有敵我識別器,無線電羅盤和4通道無線電,而且一開始甚至都沒有增壓座艙。

1946年2月17日第二架試生產型JA6-E3原型機首飛,第三架JA6-E4雙座原型機換裝了NT-45 Mk.4發動機並增加了真正能夠開火的機炮,Mk.4的壽命和Mk.3相同,但高空推力衰減更小。JA6-E3的試飛和評估進展順利,一名空軍飛行員表示「從未飛過這麼好的飛機」,儘管偏航穩定性問題始終存在,但瑕不掩瑜。阿倫戴爾空軍對JA6-E4的測試表明該機的性能在全部高度上都大大優於JA5和JK3,低速初始加速率和滾轉速率尤為突出。1946年2月14日,第六架原型機JA6-E6測試了全套武器系統;早期原型機安裝的6門20毫米機關炮被更換為2門25毫米Mk 46轉膛炮,這款火炮是海軍的LvK 45 30毫米近防炮的縮小版,發射新的25x133毫米炮彈,炮口初速920米/秒,射速1600發/分。除了新的機炮,這架原型機還測試了新的轟炸瞄準具和重新設計的翼尖副油箱。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太陽並不是圍著阿倫戴爾人轉的。雖說在二戰之後,大英帝國已然日薄西山,經濟又很不景氣——國內的配給制一直到1954年方告終結,而阿倫戴爾又交上了參加對日作戰的投名狀;但英國政府依然抓著阿倫戴爾在二戰中的「親德」行為不放,這些行為可謂汗牛充棟,比如,一直到1944年7月,阿倫戴爾政府一直允許鄧尼茨的U艇在阿倫戴爾的海軍基地進行臨時補給;到1945年1月,阿倫戴爾一直對走北方水道回到德國的德國偷越封鎖船持默許的態度;另外,阿倫戴爾的重工巨頭麥克米蘭工業和幾家較小的企業也在戰時為第三帝國製造精密儀器和重型設備,阿倫戴爾的礦山在戰時一直向德國出口銅礦(英國人這時就「忘」了自己也從阿倫戴爾買了一大堆礦石和機器)。而阿倫戴爾陸軍在二戰中的兩款主力坦克,Mps 41和Tps 44則是許可證生產的德國三號和黑豹中型坦克。至於「海外代購」,那更是數不勝數,多到英國人都懶得一件件統計了。總之,一番折騰下來,「尼恩」發動機的製造許可證引進問題,一直到1946年年初才談出成果。屋漏偏逢連夜雨,政壇的波動卻差點要了這件整個阿倫戴爾航空工業心血的性命。1946年3月,社會黨在戰後第一次大選中大獲全勝,新首相基哈德森是個堅定的裁軍派和社會保障的推動者,他上台後沒幾天就命令海軍停止同美國進行購入一艘「獨立」級或者「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磋商,陸軍的改進型黑豹坦克研發計劃也險些被他槍斃,而全軍編製規模則被限制在了五個旅。

更麻煩的是,早先提到過的動搖情緒此時在阿倫戴爾政壇進一步強化了。作為北歐國家中出盡風頭,又幾乎沒有戰爭損失的唯一戰勝國(芬蘭雖然在1944年棄暗投明,但依然要向蘇聯交付巨額戰爭賠償),戰後的阿倫戴爾國際地位可說是立刻上了一個台階。P-80,「流星」,「吸血鬼」這些美英最新式噴氣戰鬥機只要想買並且拿的出錢,買到可不是什麼難事。受到這些誘惑的首相閣下立刻指示國防部尋求「價格合理的外購高性能戰鬥機」,也就是準備購買一批噴氣戰鬥機。為了保住即將到口的鴨子,愛德華.科本和安德斯.麥克米蘭這兩位工業巨頭立刻聯繫上新任空軍作戰部長摩根和國防部長黑格,四人結成了攻守同盟:兩名工業家保證會在1946年結束前讓「休金」項目通過國家驗收,兩名部長則會在首相和國會面前盡全力不讓這個項目被取消。在部長的堅持下,1946年9月國防部下了第一批30架「休金」的訂單,空軍則在8月賦予了JA6 Mk.1這個制式編號;次年2月法伯少校率6架JA6 Mk.1從桑內斯空軍基地起飛,訪問了哥德堡、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最後飛抵安特衛普與瑞典、丹麥、芬蘭、荷蘭和比利時空軍進行了友好交流,這也表明「休金」具備長時間長航程作戰能力了。而兩名工業家則拿著「保障就業」和「產業升級」這兩塊神主牌,對著國會議員們大吹耳旁風,甚至財政部國家審計局也在這股風潮的影響下,中止了發布一篇不利於「休金」的報告。最終在各方的軟磨硬泡下,1947年4月28日,基哈德森首相簽署了《1947年國防法案》,其中的內容就包括採購六個中隊144架JA6戰鬥機,終於對於所有人來說,一切大局已定!

服役和外售

在正式交付戰鬥部隊前,「休金」的最大用戶是空軍第23訓練中隊,一支OCU部隊,也就是專門負責訓練改飛機型的飛行員作戰轉換單位。這支部隊在整個1947年上半年都在忙於訓練駕駛噴氣機的種子學員,這些學員們回到自己的部隊將成為新的教官,負責傳授經驗給接受過基本轉換訓練的新噴氣機飛行員。第一支接收JA6的作戰部隊是駐地里格空軍基地的第2戰鬥機聯隊第25中隊,在一年的時間裡每個戰鬥機聯隊都有至少一個中隊換裝了噴氣式戰鬥機。與此同時,科本飛機公司也開始交付雙座教練型的JA6 Mk.2L,它保留了Mk.2的機身結構,沒有重大的結構改變,兩者在尺寸上也保持一致。為了容納第二個座椅,拆除了單座型座艙後部的裝甲板和供氧系統,並稍稍降低了油箱容積,改用更大的雙座座艙蓋。JA6 Mk.2/2L具備相同的作戰性能,總體性能也一致,這意味著必要時它也能改為雙座夜間戰鬥機。

JA6 Mk.2/2L的全速生產從1947年4月開始,一直持續到次年11月,平均每月交付7.5架。在1948年,改進過發動機和安裝了彈射座椅的第一架Mk.3L型原型機開始了試飛工作,但在彈射系統的測試中,從美國進口的彈射座椅卻連續兩次啟動失敗,直到換裝了英制馬丁貝克彈射座椅才解決問題;為此整個Mk.3型的生產一直被拖到1949年才開始。除了彈射座椅,「休金」Mk.3標準型還安裝了與反射瞄準具交聯的雷達測距測速器,這樣一來,只要把光圈套在敵機上,火控系統就能確保炮彈或者火箭彈擊中敵機。從8月開始所有已經交付或者正在生產的JA6才換裝了新的英制彈射座椅。

受美國的F-86D夜間戰鬥機的影響,阿倫戴爾空軍也開始要求科本公司研發「休金」的夜戰型。於是在1950年2月,受國防部委託,科本公司開始設計JA6 Mk.3N型夜間戰鬥機。Mk.3N型基本就是在Mk.3L型機首裝上一台美製AN/APG-36全天候搜索火控雷達,翼下各安裝2個保型18聯裝57毫米高速火箭彈發射巢,最後將后座的原先教員位置改為雷達操作員座位,夜戰型在一年多的磨合後,於1951年9月首先裝備了第3戰鬥機聯隊第28夜間戰鬥機中隊,共生產了170架(含34架出口至瑞士,52架出口至瑞典的型號)。

就在為本國空軍的訂單緊鑼密鼓的生產的同時,外國訂單也找上了門來。同樣作為歐戰中立國的瑞士因為自己相比阿倫戴爾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無節操親德政策,在戰後的武器外購上很是受了英美的白眼,在1946年,瑞士空軍的戰鬥機隊還是靠二戰前從德國購買的80架Bf 109E-3挑大樑,而英國在出售「吸血鬼」戰鬥機的問題上又遲遲不鬆口......急紅了眼的瑞士人找上了瑞典,甚至找上了阿根廷,但兩國開發的薩博21R和I.Ae. 27戰鬥機的工程進度和性能,讓瑞士代表團最終只能無功而返。在這種情況下,和他們頗有共同語言的阿倫戴爾慢慢進入了瑞士人的視線......瑞士先是購買了55架阿倫戴爾退下來的二手「暴風」Mk V應急,然後開始謀求進口更先進的戰鬥機。

不過科本公司的生產線在戰後幾年被阿倫戴爾自己的訂單占的滿滿,所以這批訂單採取頭20架提供成品,後90架在阿倫戴爾技術支持下由科本和康特拉夫斯在伯爾尼開設的合資公司製造的形式,按照瑞士的要求,這批飛機更換了4門厄利孔20毫米航炮,2門裝在機首,2門裝在翼根。生產工作從1949年10月開始,持續到1951年3月,稍後瑞士還訂購了總計34架Mk.3NH夜戰型,唯一區別是拆除了內置機炮,改為外掛機炮吊艙。與此同時阿倫戴爾政府也向另一個中立國瑞典推銷過「休金」,但瑞典薩博公司的J 29「圓桶」在最終測試中擊敗了「休金」,於是瑞典只購買了52架Mk.3NS夜戰型,這批飛機在50年代末被薩博J 32「長槍」所替換。

升級和落幕

或許記述「休金」的改進的資料過於瑣碎,以至於很多人不夠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

事實上,按照一些不是很詳細的說法,丹麥和芬蘭也曾經想過訂購「休金」,但戰後元氣大傷的兩國的財力都不足以購買如此昂貴的戰鬥機,而美蘇提供的廉價軍援比如F-84和米格-15則很快佔據了兩國空軍的主力位置。為了維持生產線的運轉,在1953年3月,阿倫戴爾政府依然以1.11億克朗預算批准科本公司再生產60架升級過的JA6 Mk.4。這一批次的「休金」同前一型最大的區別是更換了46度角的後掠翼,同時可以使用康斯堡公司研發中的LsM-1空艦導彈,這種導彈重420千克,戰鬥部為120千克半穿甲彈頭,射程25公里。看起來還湊合,是吧?問題在於這種導彈的制導方式是——飛行員看著導彈尾部的曳光管,用一個獨立搖桿控制導彈飛向目標,也就是說,使用這種武器時是沒法做任何機動的。所以最終這種導彈只能由雙座型Mk.4L使用,可這樣又有了后座飛行員視野不良的新問題,只好在機首裝上一個電視攝像頭為后座提供視野,結果試飛員依然抱怨電視圖像無法有效幫助他們鎖定最大射程上的目標,於是這種腦洞兵器服役才五年,就在1960年全部撤裝,由沿用彈體,在彈頭上安裝電視導引頭的LsM-2代替了。

1953年5月,美國北美公司的F-100「超佩刀」超音速戰鬥機進行了第一次首飛。稍早的當年2月,科本飛機公司與阿倫戴爾政府簽訂了一份可行性研究合同,探討能否在5年內,向阿倫戴爾空軍提供200架超音速戰鬥轟炸機,性能要求有這麼幾點:

極速不低於1.4馬赫,航程不低於1500千米,能夠攜帶8000磅的外掛(炸彈,導彈與火箭或者副油箱),裝備搜索火控雷達。然而,當五個月後科本公司的報告正式放出後,卻引發了軒然大波——面對整份報告中濃濃的「造不如買」悲觀氣氛,不但阿倫戴爾軍方內部發生了嚴重分歧,甚至在政府和民間也吵的熱火朝天。

當然不管怎麼說,對現有戰鬥機的維護升級還是要搞的。從1954年開始,已經服役的所有JA6都換裝了馬丁貝克的新款MK 6彈射座椅,支持零速度彈射,彈射高度限制則是80米,大大提高了飛行員在低空低速發生事故時的生存率。在1956-1957年,總共有72架JA6接受了使用AIM-9B「響尾蛇」空空導彈的改造,這批戰鬥機編號改為JA6 Mk.6以示區別。從1956年開始,由科本公司許可證生產的F-100「超佩刀」開始逐步進入阿倫戴爾空軍服役,「休金」的生命也離盡頭越來越近。1960年,第25戰鬥機中隊參與了聯合國在剛果的維和任務,與他們同行的還有瑞典空軍的薩博29「圓桶」,在行動中兩國的飛行員別起了苗頭,互相競賽起了戰績。在半年的任務期中,兩種使用同一種引擎的戰鬥機使用火箭彈和凝固汽油彈各自消滅了120個左右的目標,誰也證明不了自己比對方更優秀。

1960年,所有平直翼型的JA6全部被F-100所取代;1964年,最後一架由第20中隊使用的「休金」 Mk.4L雙座教練型退出了現役,也是在這一年,美製F-4「鬼怪」重型戰鬥機開始了自己在阿倫戴爾的四十年服役史,對於這位孤單的挑戰者來說,一切終於結束了。大部分的「休金」被拆解以回收鋁材和零部件,只有3架被阿倫戴爾和英國的空軍博物館所收藏,另有兩架在封存了二十五年後被華裔商人張益的「特種軍事道具攝影公司」所收購,用作拍攝空戰片的器材。


推薦閱讀:

TAG:軍事 | 戰鬥機 | 架空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