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用深度工作的方法,找回你應有的專註力

讀書 | 用深度工作的方法,找回你應有的專註力

來自專欄 C語言菜鳥

前言

我以前也讀過一些書,但往往讀完了感覺收穫頗豐,過段時間之後就會忘掉不少。很多人可能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最後書確實是讀完了,但好像也沒有什麼改變。

有一句話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這件事,不應僅僅是看過一遍那麼簡單。我們還缺少一個總結的過程,一個把零散的收穫匯總成體系的過程。

所以我想,如果能夠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把讀書時的收穫和想法記錄下來,然後在寫作過程中進行梳理,提高知識的轉化率,那也就不白費為了讀書而擠出來的這點時間了。

下面就是我的第一篇讀書筆記,希望它能夠達到濃縮知識、擷取精華的目標,並且給你帶來一些收穫。

(全文較長,內容有點干,可以邊吃點零食邊看~)


《深度工作》,單從書名來看,像是一本普通的成功學雞湯。但把它通讀一遍後才會發現,它的內容並不是空洞無物的成功學,而是有著較強實操性的工作方法論。作者沒有簡單地堆砌道理,而通過各種事實和科學證據來論證其正確性。語言連貫,可讀性很強。

作者按照內容的邏輯關係將此書分成兩部分,分別介紹為什麼要深度工作,以及如何做到深度工作。他將前者稱為「理論」,而把後者稱為「準則」。

理論的力量在於指引和說服。只有先了解理論,並且產生深刻的認同,我們才能去遵從它行事,而不總是憂心忡忡、充滿懷疑。相應地,準則就是讓理論落地的具體行動,是我們能夠使用的技巧。知行合一,則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第一部分:理論

1. 深度工作能帶來經濟價值和個人優勢

當今世界,數字科技的快速發展導致了經濟世界的巨大重組,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在進行著重大變革。許多職業在這種新經濟形勢下逐漸式微,但仍有一些工作能夠繼續存在,並且更有價值。

作者指出,有三類人會獲得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獲得優勢:能夠利用智能機器進行創造性工作的「高級技術工人」,在所處行業中達到頂尖水平的「超級明星」,以及擁有資本的「所有者」。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前兩類是可以借鑒和學習的。

為了成為這兩類人,我們需要培養兩種核心能力。一是迅速學習掌握複雜工具的能力,二是在工作質量和速度方面都達到精英層次的能力。而這兩種能力,本質上都依賴於進行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能幫助我們更快掌握困難的事物。學習需要深度專註。事實上,科學家在神經學的研究中發現,專註於某一項特定技能,會迫使某一特定大腦迴路持續工作,並促使在神經元周圍包裹髓磷脂,從而有效地固化技能。而其他干擾會打斷這個過程,使效率降低。

深度工作有助於優質產出。高質量工作產出 = 時間 × 專註度。多任務處理會導致「注意力殘留」效應——在進行任務切換時,注意力並沒有隨之即時切換,而仍在思考先前的任務,從而對當前任務造成負面影響。要達到較高的產出效率,我們需要長時間、無干擾地高度專註於單一任務。

2. 為什麼深度工作並不多見

知識工作者的工作複雜性更高,更難衡量個體努力帶來的價值。各種行為對工作效果的影響也不易察覺,無法簡單度量。作者把這種現象稱為「度量黑洞」。度量黑洞的存在使得很多思維定式和工作方法對工作效果產生的危害難以清晰化。

我們往往選擇去做更簡單的工作。作者總結出一個「最小阻力原則」——在工作環境下,若各種行為對於工作效果的影響不夠明確,那麼我們傾向於採用當下最簡單易行的行為。最小阻力原則受到度量黑洞的保護,驅使我們流於浮淺工作。在這種原則的支配下,我們避免了短期內對保持專註和做計劃的憂慮,但犧牲了長期滿足感和真實價值的產出。

我們習慣用忙碌代表生產能力。大多數知識工作者的工作難以衡量,也就使得他們難以找到自身價值的證據。於是他們轉而使用傳統生產力的概念,用忙碌程度代表生產力。但事實上,知識工作的真正價值根本無法用刻意忙碌取得。用忙碌來評價工作效果,是一種過時的方式,而且會將人們推向浮淺工作。

我們對互聯網頂禮膜拜。在我們的文化中已經形成一種信念,認為與網路相關的一切行為都是好的。我們對於網路已經產生迷戀,而不再考慮它是否會對工作效果產生不利影響。網路使那些與它無關的工作隱形,顯得無關緊要。深度工作因此逐漸讓位於那些分散精力的浮淺高科技行為。

度量黑洞使這些對工作效果有害的潮流得到保護,並在當今社會大行其道。但如果你相信深度工作的價值,那你就會在這種大環境下儘可能地規避浮淺,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從而創造出豐富的成果。

3. 深度工作有助於提高幸福感

你的世界是你所關注事物的產物。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了哪些事物上,哪些事物就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和感受,儘管外部環境都是一樣的。「你的為人、你的思考、你的感受和所做之事,以及你的喜好,恰是你所關注事物的概括。」如果我們全情投入在重要的事情上,並因此忽略浮淺的負面事物,我們就會感覺工作生活變得更加重要和積極。

「遊手好閒是萬惡之源。」當你失去關注點時,大腦就會糾纏於生活瑣事。靠浮淺工作度過的一天,往往是枯燥而乏味的。如果增加深度工作的時間,做到全神貫注,那麼大腦會更加愉悅,從而提高生活滿意度。人們在深度沉浸於某項挑戰時,才是最好的自己。

深度工作產生的神聖感能夠抵禦虛無主義。啟蒙運動帶來了個體的覺醒,救人於壓迫之中,但也讓人們失去了神聖感。人們隨意地判斷事物是否有意義,從而陷入無聊之中。而工匠能夠通過培養內在技藝,獲得崇敬精神和神聖感。深度工作則是獲得這種匠心的關鍵。

第二部分:準則

準則一:工作要深入

1. 選定一種適合你自己的深度工作安排

(1) 禁欲主義哲學

將浮淺工作最小化,從而實現深度工作的最大化;這種方法的實踐者往往有明確且價值極高的職業目標追求;他們的貢獻是實在的、清晰的、個人化的。

(2) 雙峰哲學

將個人時間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深度工作,另一部分做其他事情;在深度時間裡追求高強度無干擾的專註,在浮淺時間裡則不強求;深度工作的單位時間至少是一整天;適合不得不在非深度事件中進行一定投入的人;對時間的靈活性有一定要求。

(3) 節奏哲學

將啟動深度工作轉化為一種簡單的每日常規習慣,可以使用視覺輔助工具時時提醒,也可以固定一個每日啟動時間;可能難以達到最高強度深度思考,但更符合人類天性。

(4) 新聞記者哲學

在日程安排中隨時可以插入深度工作;迅速轉入深度模式的能力需要訓練,不適用於深度工作的新手;需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堅信自己所做之事是重要的且將會成功;很難做到,但在有一定基礎後是一種極好的辦法。

2. 養成一套嚴格遵守的工作作息習慣

要想使深度工作的效果最大化,就需要養成特定的工作習慣。習慣把過渡到深度工作狀態的阻力壓縮到最小,從而能夠更輕鬆地進入深度狀態並保持更長時間。

習慣因人而異,但是所有的高效習慣都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

(1) 指定一個適合深度工作的場所,並設定一個具體的時間框架,而不是永不停止。

(2) 設定一個簡單合適的小階段目標以保持持續專註,不要不停審視自己的工作,造成意志力的不必要浪費。

(3) 創造一定的系統化外部條件支持自己的深度工作,例如以一杯咖啡開始工作、將工作原材料整理好等等。

在找到屬於自己的習慣之前,要多加嘗試,並且要樂意去做。

3. 要在深度工作之外安排休息時光

(1) 定期休息大腦可以提升深度工作的質量

在需要應用嚴格規則進行決策時,必須採用有意識思維;而對於涉及大量信息和模糊、甚至存在矛盾和約束的決策,無意識思維或許更適合。給頭腦休息的時間有助於激活無意識頭腦,提升洞察力。

保持專註需要自主性注意力,而這種資源是有限的。只要能停下相應的活動一段時間,做一些自然的放鬆精神的事情,自主性引導注意力的能力可以得到復原。例如在做晚飯時聽聽音樂,跑跑步等等。

晚間安逸時光放下的工作往往沒有那麼重要。如果日程安排足夠合理,那麼工作時間就已經達到了每日深度工作的極限。

(2) 使用停工儀式結束工作

一旦工作結束,就不能讓任何職業相關的事情侵擾你的注意力。在工作結束時,要有一套嚴格的停工流程,確保每一項未完成的任務都得到回顧和確認,要麼是有計劃確信可以完成,要麼是保存在一個地方以後處理。完工儀式通過制定計劃,把大腦從追蹤工作中解放出來。完工習慣的固化需要一到兩周的時間,直到大腦足夠信任這種模式。

4. 有助於深度工作的四條原則

(1) 把關注點放在少量極端重要的明確目標上。

(2) 用短期內可以直接控制的行為作為指標判斷成功程度。如,專註於重要目標的工作時間可以用來衡量深度工作的效果。

(3) 把指標寫在一個醒目的計分板上,以吸引注意力或強化動機。

(4) 定期回顧計分板,進行總結反思。

5. 在深度工作之中的協作

對於許多類型的工作,尤其是創新性工作,合作可以產出更好的效果,思維的碰撞有利於產生意外的發現。但我們也不必強求交流和偶遇,因為專註才能將有用的東西提取出來。採用這種深度工作方式需要注意兩點:將深度思考與互相討論嚴格分開;在深度思考時,同時也要充分利用白板協作的方式互相推動。

準則二:擁抱無聊

高度集中注意力是一種需要訓練的技能。但如果不減少對分心事物的依賴,增強專註度的努力可能就會白費。如果有一點無聊就去打發時間,讓大腦習慣隨時分心,那麼你將很難實現最大程度的專註。我們的訓練必須堅持兩個目標:高強度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以及克服分心的慾望。

1. 不要不斷分心,而要不斷專註

與其從分心中拿出部分時間來專註,不如從專註中規划出偶爾的分心。下面暫且把使用網路看作尋求使人分心的刺激,而把沒有網路的工作看成更專註的工作。我們要做的是,預先計劃好使用網路的時間,然後在這些時間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網路。

實際上,不是使用令人分心的網路工具這件事本身,而是稍有無聊或者遭遇一點挑戰就從低刺激高價值的活動轉向高刺激低價值的活動的行為,損害了我們專註的能力。通過分割網路的使用,減少這種經常性轉換的次數,我們就能夠增強自己控制注意力的力量。

在使用這個策略時,需要注意考慮下面三點:

(1) 即使你的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網路,這個策略也適用。只需要注意保證離線時段的完整性。

(2) 不論你怎麼計劃網路時段,都必須保證在這些時段外徹底屏蔽網路。如果在離線時段中需要上網檢索信息來繼續工作,也不要馬上放棄離線時段,而是選擇更換離線活動。在不得不上網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改變時間安排,在至少5分鐘之後開始網路時段。

(3) 在工作以外的時間也最好按計劃使用網路,抵擋隨時切換到分心活動的誘惑。

2. 像羅斯福一樣衝鋒

作者介紹了羅斯福在大學時期使用的一種深度工作方式。找出一項優先順序很高的深度任務。估算通常所需的完成時間,然後設定硬性截止期限,使得留出的時間遠小於估算時間。設置倒計時,並使其無法忽略。此時,要做的只有進行深度工作,直到完成任務。

開始時,這種實驗的頻率不超過一周一次,在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可以提高頻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幾乎不可能的時間期限,你應該總是可以在最後期限前或接近最後期限完成任務。

這種衝鋒為大腦控制注意力提供了反覆的訓練,可以系統性地提昇平時的成就水平。每一次衝鋒,都是一次抵抗分心衝動的實踐。

準則三:遠離社交媒體

1. 認清當前的現實形勢

如今,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網路社交工具把我們的時間碎片化,削弱了我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而我們明知道這些工具在壓榨自己的時間,卻不知所措。有些人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完全戒掉網路,但這種方法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可行。我們應該接受現實:目前我們注意力被分散的狀態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些網路社交工具並不完全是邪惡的,有些甚至對成功和幸福非常重要。但同時,我們應該對那些經常佔用時間和注意力的工具設立一個嚴格的限制標準。網路的使用應處於一種中庸狀態,而我們應該努力爭取達到這種中庸狀態。

2. 改變自己的決策機制

作者指出,許多人選擇網路工具,是基於一種「任何益處方法」——一旦發現使用某一款網路工具有任何可能的益處,或者不使用就可能錯過某些事,你就會覺得有足夠理由使用這款網路工具。

顯然,這種方式忽視了伴隨網路工具而來的各種弊端,而我們大多數人已經習慣了這種思維定式。如果我們放寬眼界,我們就會發現這是一種目光短淺的工具選擇方法論。我們需要對各種工具進行更加謹慎的管理。

作者總結了一種更加有效的工具選擇方法,「手藝人方法」——明確在你的職業和個人生活中決定成功與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當一種工具對這些因素的實際益處大於實際害處時,才選擇這種工具。

3. 使用「手藝人方法」進行決策

(1) 明確個人職業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層次長遠目標。

(2) 明確目標後,列出為實現每個目標所需的二至三個具體而宏觀的關鍵行動。

(3) 用關鍵行動審查你的每一種工具,認真思考它對順利進行該活動是有實質的積極影響、有實質的消極影響還是無影響。

(4) 只有你認為一種工具會帶來實質的積極影響且這些積極影響大於消極影響後,才繼續使用這種工具。

4. 「手藝人方法」的合理之處

「手藝人方法」背後所體現的是一個在多個領域得到驗證的理念:「關鍵少數法則」——在許多情境中,80% 的已知效果源自 20% 的可能原因。

許多不同的活動都可能有助於我們實現目標,無論重要與否,它們都會消耗你相同的時間和注意力,但只有其中最重要的 20% 左右的活動做出了大部分貢獻。如果我們把精力用在那些低影響力的事情上,就相當於我們減少了本可以用在高影響力上的時間。放棄使用一款網路工具的邏輯就是:放棄它所能帶來的小益處,轉而去做你已經知道的可能帶來更大益處的活動。

5. 如何戒掉一個社交媒體

(1) 在 30 天內不使用網路服務。不必刪掉它們,也不必在網上說你將註銷它們,更不必主動透露這樣做的原因。只是停止使用,突然停止。

(2) 經過這段自我孤立的時間,針對當前戒掉每個服務,問自己兩個問題:如果我一直在使用這種服務,過去 30 天會過得更好嗎?人們是否關心我有沒有在用這種服務?

(3) 如果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是「否」,那就永久戒掉這項服務。如果答案是很確定的「是」,那就重新啟用這項服務。如果你的答案不太肯定或模糊不清,那就自行決定是否重新啟用,但往往鼓勵你選擇戒掉。

6. 不要用網路來消遣

要主動利用工作外的時間和精力,減少網路工具對深度工作能力的干擾。消遣並不意味著毫無計劃,對娛樂時間做更多的主動思考,安排一些高質量的事情去做。

如果在全部的清醒時間,都能給大腦找到有意義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漫無目的的瀏覽幾個小時的網頁,那麼在一天結束時會感到更加充實,第二天開始時更加輕鬆。

準則四:摒棄浮淺

1. 把一天的每一分鐘都做好計劃

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建立一個工作日程表,每頁記錄一個工作日。在頁面的左側,每隔一行寫下這一天的每個小時。把每天劃成方格,活動放在這些方格中,每個方格最短半小時。

我們的目標並不是竭力維持既定的計劃,而是應該時常拿出一點時間問自己「在今天剩下的時間裡,我做什麼最有道理」。制定日程表是一個讓你思考如何產出最大化的習慣,而不是讓你對自己的答案保持忠貞。

當創新性的想法出現時,可以盡量推掉計劃好的浮淺工作,專註於當前的深度工作,完成後再重新安排剩下的時間。

2. 固定日程生產力

嘗試給自己的工作時間設定上限,然後去尋找能夠幫助自己完成這個目標的規則和習慣。給工作中的浮淺行為設立嚴格的配額,堅決減少浮淺工作,保護深度工作。固定日程生產力可以使你對工作時間產生稀缺感,從而對潛在的浮淺工作保持默認的拒絕。

3. 重新掌握對電子郵箱的控制權

(1) 設置「發件人過濾器」,讓試圖聯繫的人首先自我過濾一遍。降低發件人的期望,讓他們意識到可能不會有回信。這種方法能夠大大減少花在處理收件箱上的時間。

(2) 使用流程導向方法收發電子郵件。在回復或起草電子郵件時,思考這個問題:「這條信息指向哪一個項目,成功完成項目的最有效流程是什麼?」使用這個問題的答案組織郵件的回復。這種方法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郵件往來,降低其帶來的注意力干擾。

(3) 對滿足下面三條規則的某些郵件,採用不回復的處理辦法:

  • 郵件內容相當含混模糊,很難給一個合理的回復。
  • 你對這個問題或提議不感興趣。
  • 如果你回復了,不會有好結果;如果你不回復,也不會有壞結果。

後記

事實上,在整理這本書的內容時,我是有所刪減的。我剔除了那些目前對我來說有些不切實際的內容,例如為了完成工作花大手筆、定量地判斷工作的深淺程度等等。我在正文總結的方法,需要一段時間去實踐。而這本書,我還會找機會重新閱讀。這篇讀書筆記到此就要結束了,希望讀到這裡的人都能有所收穫。如果有興趣的話,建議你們閱讀一下原書,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感受。


推薦閱讀:

TAG:深度工作書籍 | 高效工作 | 時間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