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大意自救指南》

《粗心大意自救指南》

每次考試成績出爐的時候都有同學跟我說「老師,我這次只是粗心啊,下次就不會了!」

我說:對啊,你值得更高的分數,不過你哪兒粗心了?跟我說說。

可愛的同學回答我:「哪哪都粗心,老師你救救我唄」

1:要「解決粗心」,同學們卻不知道「粗心」是什麼

在考試後,我問了班上的同學,「你們都說自己粗心,那粗心在哪兒啊?」

按理說大家天天講「粗心」,應該很容易回答才對,結果大家像看著外星人一樣看著我,彷彿我提了一個世紀難題。

「解決粗心」這個問題最困難的地方就在這,並不是「怎麼解決?」,而是「它是什麼意思」。有人說,它是態度不端正;有人說,它是學習方法不對;還有人說,它是個無解的問題...

眾說紛紜,不過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可以先從「粗心」的表現入手:

想一下,每當出現以上「粗心」表現,我們是怎麼解決的呢?

有同學跟我說,在他家裡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第一步,家長腎上腺激素猛增:

「怎麼這種地方都會錯!」

第二步,這位同學趕緊承認錯誤:

「下次絕對!絕對不會錯了!!!」

這樣的對話結果自然是對「解決粗心」沒有幫助的,因為我們把重點放在了「因粗心做錯」,而不是「因什麼而粗心」上。

2:「粗心」的原因

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造成同學們「粗心」的原因也不止一個,在一次大測後我找了幾個同學聊聊「粗心的原因」,談話結果令我大吃一驚。

初一的A同學說:「老師,實不相瞞,那題我是亂寫的,怕同學笑我所以才說粗心錯的」

B同學說:「我在考試的時候突然就忘記去括弧的法則了,導致扣了那麼多分」

C同學說:「我看卷子這麼簡單,就寫快了,結果不知道為什麼就錯了」

D同學說:老師我肚子疼先走了...

在廁所門口等了半小時,終於等到以為我已經走了的D同學,他攤了攤手,說:「老師,我還是招了吧,昨晚凌晨才睡覺,今天考試時整個人懵懵的,智商估計為0」

放走D同學後,我意識到「粗心的原因」這個問題比想像中還要複雜,於是又問了十多個平時容易「粗心」的同學,決定用「來自試題的影響/來自試題外的影響」兩個角度,把「粗心的原因」分成了兩類:

「來自試題的影響」造成的粗心可以通過正確的學習方法解決,這也是「粗心」問題最關鍵的部分。

3:解決「來自試題的影響」

3.1知識掌握不牢固

我把考試時「突然就忘記了」的B同學叫到辦公室,告訴他嚴格來說這不是「粗心」,而是「知識掌握不牢固」的一種表現,他是這樣錯的:

我先給他講解這道題的原理:

「第一題:原題沒有「+」號,所以你應該不是粗心把「+」抄成「-」的。你的問題是不了解「去括弧」的運演算法則,沒有意識到括弧里的式子是一個整體,應該在求其相反數的時候,記得把式子里的每一個部分都變號。

第二題:題目中的數字3在右上角,這個你總不會看錯了吧?你的問題是沒有理解乘方的基本概念啊同學,錯把二的三次方當做二乘以三,導致計算結果出錯了!」

B同學聽完,表示自己要回去再看一下書才行。

走起之前他問我「老師啊,對於我這樣的情況,有沒有永遠杜絕掉這個問題的好辦法呢?」

我想了想,「老師方法有很多,怕你聽不進去而已,做好筆記啊!」

「同學們以為只有語文要認真看詞語解釋,只有英語要背單詞,恰恰忘了學習數學也是需要用心理解的。

例如你錯的第一題是「去括弧法則」的定義沒有記熟,你看,了解清楚運算符號法則能夠讓我們提高計算的正確率。第二題的「乘方」定義在你腦海里不清晰,所以啊,對數學名詞定義的理解能夠讓我們在讀題時迅速抓住重點。

準備個漂亮的筆記本,把之前沒用心記的定義、法則按照自己的思路重新梳理一遍,把同一章節的相關數學名詞和符號概念用專門的筆記本記錄下來,當你把「加法」、「減法」這類基礎定義重新抄一遍的時候,你會在基礎計算中發現一個新的世界!」

3.2分類討論不完全

寫數學總是免不了遇到分類討論問題的,班上有個K同學一遇到分類討論的題目就會寫一個答案漏一個答案,每次我都會痛心疾首地大喊「又漏啊?!抓緊啊!分都漏完啦!」,

在「老師三連」的進攻下,K同學的同桌開始叫他Mr.Low…

一段時間後,為了不再被同桌取笑他很LOW,K同學在午休時間找到了我,「大哥,我的大腦處理不了分類討論這種高難度的題目,經常粗心漏掉,快幫我升級一下!」

「寫出來」

「啊?」

「我說寫出來就會輕鬆很多,沒讓你在腦海里完成整個過程啊,把昨天的錯題拿出來我看看」

「這是一個常見的分類討論問題,你填空的時候一味的追求快,沒有畫圖分類討論,只是在腦海中簡單想像了△ABC的圖像導致出錯,這個嚴格來說不能算粗心的。

那這題怎麼做呢?首先題目沒有說∠A是頂角或者底角對吧~對於這種找等腰三角形的題目,此時應該列出的規範分類步驟是「1.∠A為頂點、2.∠B為頂點、3.∠C為頂點」,你現在在草稿紙上寫一下,把這三種情況都列出來。」

K同學按要求用2分鐘認認真真寫完這題,拿著規範步驟和答案給我檢查,我拍了拍他肩膀,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啊?這麼簡單?」K同學不相信困擾了他很久,而且一直都做不對的「粗心」漏答案問題就這樣被解決。

「之後不想再被這種題目欺負,按大哥說的來准沒錯。

我們學到現在需要分類的情況其實不多,你可以將常見的分類討論條件進行歸納整理。像出現「絕對值」、「動點」、「等腰三角形」、「方案問題」等關鍵詞的題目,就要考慮分類的情況,然後根據每個分類後的情況來解題,完整的步驟是確保正確的關鍵環節,不能忽視。

另外記得準備好數學筆記本,為每個類型的題目留幾頁,選幾個經典題型做筆記、反覆理解、熟記。」

K同學眼裡閃過一道光,說「啊!懂了,謝謝老師!那我經常錯的「取值範圍」問題也是這樣注意對吧!」

3.3漏取值範圍

「是的,我拿一道你之前錯過的「取值範圍」問題考考你,看你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我教給你的數學思維」

K同學拿起紙和筆,說「好,我當時好像粗心錯了這個題。」

「首先這個題是意義類問題,我當時看到題目中的「有意義」就寫下令二次根式有意義的答案,不知道分母也要有意義,其實不算粗心,正確的做法是像分類討論那樣,要分別考慮分子和分母的意義!」

雖然沒有把題目完全分析透徹,但是K同學的進步讓我非常感慨,一旦掌握數學思維,看不同的數學題,眼裡卻能找到其中共通的原理,這才是高效的學習。

「講得很好,我再補充一點,在我們之後還會學到關於生活實際的應用題,在討論長度或者數量類題目時,長度和數量就不可能出現負數,或者做銷售類題目的時候,題目說明總共有50件商品的話,算出來的商品取值範圍就不能超過50,這些都是要注意的

對於取值範圍的問題,核心還是要養成檢查習慣,你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檢查,一方面是檢查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另一方面是檢查結果是否讓式子有意義。」

K同學眼裡又閃過一道光,說「啊!懂了,謝謝老師!那...」

「等等,讓為師休息一下好吧,我知道你要問什麼,我們下次再說」

以上是教學生活中同學們暴露出來的各種問題的冰山一角,找我談話的學生也各有特色,幫助同學梳理思路、解決問題的過程讓我感受到許多樂趣。

最後做個總結,在學習過程中,我經常跟同學們強調應該重視每次考試反映出來的問題,而不是僅僅關注它的分數,然後用粗心解釋自己的錯誤。因為通過科學理性的分析,加上持續的訓練,學習中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是能得到解決的。

我們需要讓孩子意識到,命運之神掌握在自己手裡。

了解更多學習方法,關注公眾號——爻象

推薦閱讀:

TAG:粗心 | 教育 | 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