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為窮,年輕人才不會去上班
2 人贊了文章
今年5月,一篇刷屏朋友圈的文章這樣寫道:生而為人,總是被各種壓力裹挾著拚命加班,不敢休息,手機隨時待命,披星戴月地奮戰。生活不易,繼續努力,在未來的路上,願你步伐堅定且溫柔。
隨後,網路上出現了不少對此表示反對的聲音,澎湃新聞公眾號直接發文懟:「凌晨3點不回家」不該成為生活的普遍現象,更不應該把它當成販賣焦慮的手段。
伴隨著社交媒體深入生活的,還有當代社會附加給人的焦慮。連「加班到凌晨3點」都可以被包裝為成人世界的美德來販賣,當代人在這隨處可見的焦慮面前根本無所遁形。
與爆款文章所灌的雞湯不同,上班給現代都市人,尤其是年輕人帶來了很多焦慮。
年輕人之所以不想上班,是因為上班包含著更多方面的壓力。
上班,掙不到錢還讓人糾結
對於患有起床困難症的修仙黨而言,上班早起已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更別提上班路上要面臨的大城市交通特色之上班高峰期擠地鐵,想想就覺得心累。
若你的公司位於CBD,那中午點個普通外賣最便宜也要二十幾塊;一天下來,算上交通費,幾十一百已經花了出去。若碰上有同事過生日或者聚會聯誼,幾百塊又沒了。再算上房租水電費這些大頭,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只是勉強夠花。
一想到辛辛苦苦上了一個月班只是剛好能養活自己,年輕人心裡不免感到不平衡。
但經濟壓力只是形成焦慮的一小部分,更多的焦慮來自於內心對自己的不滿。
找份工作上班,有時候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熱愛工作,而是因為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在比較中變得越來越焦慮。
當身邊的同齡人都在上班,沒有班上的自己顯得格格不入,就像唯一的廢材;甚至00後一代看上去都在「趕超」自己,而自己卻仍在「原地踏步」。
這時候擁有一份工作變成一種正確。能夠像身旁的人一樣按時打卡上班,似乎就能順理成章地安慰自己:「至少還有工作」、「我還是被人需要的」、「我還是有點用處的」…
上班由此成了一塊掩蓋迷茫現狀的遮布。
明明不想上班只想做個「家裡蹲」,卻無法懶得心安理得,更無法說服自己就這麼過下去,心裡的萬般矛盾糾結,在耗費自己本來就很有限的精神力。
當焦慮模糊了自我認知
在互聯網衝浪的人少不了要往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學習工作經歷,尤其喜歡把取得的成就交待得明明白白。而對屏幕外的人而言,這些別人的成就,樁樁件件都像是自己的「焦慮加速器」。
透過焦慮的濾鏡,眼裡只見別人的優秀,未見別人背後付出的艱辛,只會片面地覺得「別人太優秀」。焦慮的心理,帶來一種極端的對立心態——無限抬高別人與無限貶低自己。
當這種極端的對立心態被帶到職場時,伴隨而來的,往往是更大的挫敗感。
面試時信心滿滿,入職一周後越發覺得同事比自己優秀太多;因為不熟悉業務犯了錯誤被領導指出,本來只是一件小事卻被自己無限放大,甚至腦補到整個辦公室都看自己不順眼;還有的人在公司任勞任怨,戰戰兢兢,心裡卻還隱隱擔心自己隨時會被替換掉...
即便自己可以忍受著這種消極情緒,硬著頭皮幹下去,但緊繃的弦終會面臨斷裂的一刻;沒有興趣和動力驅動的上班,遲早會有疲累的那一天。
等到那一天來臨,年輕人們只能遞上辭呈。
今天的作業如下:
想要神秘代碼的,記得關注wx公眾號:西門町老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