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五年,你已經被淘汰
看了期訪談節目,講到人工智慧的發展。
以前覺得這些只存在於歐美大片里,可現在人工智慧離我們越來越近。
像一些重複性的工作已經慢慢被替代了。
比如醫療影像,已經可以用系統替代人工,基礎崗位的醫生可能會被替代。
財務系統也替代了財務的審核處理工作,初級的審計也面臨失業。
一
李開復說:未來十年,AI能在任何任務導向的客觀領域超越人類。
可能會取代人類50%左右的工作。
比如工廠的工人、建築工人、分析師、操作員、司機、醫療師、律師、助理等。
本質上這些工作是沒有多大的創作力,比較偏執行的崗位。
未來不容易被替代的,應該是有創作性,承載著個人品牌的工作。
這麼說吧:
趨勢比能力重要 ,方向比努力重要。
受人工智慧和時代發展的影響,個人職業的規劃也該跟上時代的節奏。
不管什麼時候你都要靠自己,提升自己的技能,積累資源,掌握核心競爭力。
別把所有希望都託付給公司,以前輝煌一時的諾基亞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而今天華為裁掉34歲以上的員工也是血淋淋的教訓。
機器取代人工,價值代替勞動,很多中年朋友遇到事業上的天花板,上升不了更高的職位,也不敢離開所在的平台。
如果有自己的品牌,那麼事業現在開始也不晚。
二
說了這麼多也許你會問,那打造個人品牌有什麼用呢?
個人品牌能增加職場的影響力。
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有位做ppt很厲害的朋友,一次公司年會,策劃組的同事請他幫忙製作年會ppt,他用心做了份炫酷的ppt。
那次年會讓全公司的人記住了他,還得到了老闆的誇讚。
對他來說,ppt就是他的品牌標籤。
未來決定你職場價值的不再是公司,而是你個人的品牌。
創造個人商業模式 。
美國管理學家湯姆·彼得斯說的,21世紀的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
打造個人品牌不是打造一個明星或是一個網紅,而是打造你個人獨一無二的影響力。
個人品牌就是你的標價牌,你的價值越大,越會有機會主動找上門。
這裡舉個經典的例子,羅振宇。
在央視幹了10年的羅振宇,發現行業的瓶頸,於是創業打造個人品牌。
起初羅振宇憑藉自己的能力,打造了「羅輯思維」。
憑著大家對他的認可,在網上銷售自己的課程,只有2萬粉絲,卻賺了960萬元。
他的成功,也讓更多身懷才藝的人開始複製他的路。
像我們在網上看到一些領域的老師,做自己的課程來銷售都是一樣的道理。
三
對於個人品牌可以借鑒微信的一句話: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羅振宇提出過一個概念,叫信息過載。
意思是在互聯網爆炸的時代,大家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也沒有耐心和時間去尋找有價值的信息。
人人可以發聲,但更容易淹沒在人海里。
公司+組織的形式逐漸消亡,平台+個人的形式成為主流。
人生是見招拆招的過程,遇到問題,就想另一個解決的方案。
如果你有了品牌價值,依然會被大家發現和認可。
打造自我的品牌價值前,要先對自己定位,確定好核心的方向,再提升自己的能力。
提升自我。
個人品牌其實是成就自我的過程。
首先要明確自身的優勢,通過各種方法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或者是自己感興趣的領域。
工作以後,拉開彼此距離的是下班後的努力。
不要等準備好了再出發,也許等我們準備就緒了,機會就錯過了。
可以把自己本職的專業細分,做到更加極致;或者花大量時間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比如購買書籍閱讀,增加知識儲備,鍛煉思考能力,花錢去不同的地方旅行提升眼界,堅持鍛煉收穫健康的身體。
或者買一門專家的課程,聽別人思想的聲音。
這些消費其實是另一種有價值的探索,也是對自己打造個人品牌的助力。
學會推廣。
傳統紙媒被新媒體取代,微博、微信、公眾號,其他網站,都是很好的平台。
以前默默努力的人會在這些平台里被發現。
通過多個渠道幫你推波助瀾,自己的品牌價值更容易被大家看到。
網路推廣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讓你的品牌效應成倍增長。
用結果和作品說話。
你創造的結果代表你的品牌高度,價值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青睞。
羅振宇的邏輯思維也不是一兩天就做成的,他堅持每天6點半推送一條60秒的高質量語音,用實際行動圈了一票粉絲。
咪蒙出名前,也經歷了很多年的努力,後來寫出了爆款文章才被大家認識。
個人品牌的發展,離不開自我積累的努力,這個世界不會虧待用心努力的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