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功揭秘:你不知道的「樂感」

唱功揭秘:你不知道的「樂感」

來自專欄唱功大學11 人贊了文章

唱歌沒有味道,

KTV沒有存在感?

朋友唱歌婉轉悠揚,

自己唱歌卻像念經?

同學,是時候了解一下樂感啦。

什麼是樂感

廣義上來說,樂感,是指每個人對於音樂的感知能力,適用面包括歌唱、樂器、創作,等等。不過,實際生活之中,這個辭彙往往出現於歌唱領域,即便樂器及創作所需要的樂感一點也不比演唱少,可是,相關專業人士卻很少有人提及。

對很多人來說,更重要的似乎還是絕對客觀的技術參數。想來原因恐怕是樂器也好,創作也好,即便缺少樂感,也能夠使用現已存在的方法或套路,給予普通人還算不錯的聽感。

歌唱卻並非如此,你的方法套路掌握得再好,如果沒有樂感加持,即便是完全沒有音樂基礎的業餘人士聽來,也會覺得寡淡無味

醬醬是一名歌唱研究者,本文所論述的,僅涉及歌唱層面的樂感。通過上文描述,相信你一定已經知道樂感對於歌唱的重要性,那麼,樂感的體現又是什麼呢?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的兩位朋友,都沒有系統學習過唱歌,音域都有限,高音都上不去,可是在同樣的音域範圍內,朋友A就是比朋友B唱得更令人覺得好聽和專業,覺得不一樣。這就是因為,朋友A擁有更好的樂感。

樂感,就是我們唱歌時的一種意識,具備了這樣的意識,我們的聲音才會有一個方向感。實際演唱的時候才不會覺得照著歌詞把音唱准就萬事皆休了,同時潛意識還會告訴自己,怎樣才能夠把每一個句子唱得好聽,唱得有味道。

樂感是天生的嗎

不論聲樂老師,還是樂評人,包括學習者,都無比強調樂感的重要性,甚至將樂感放在了發聲方法之上,這自然無可厚非。以電影為例,發聲技術就像電影的畫面,樂感就像電影的故事,對於用戶體驗而言,故事的重要性一定遠遠高於畫面。

不過,令醬醬深感不解的是,許多聲樂老師、樂評人、包括學習者,如此推崇樂感的重要性,當被問及樂感應該如何訓練的時候,又會無奈地告訴學習者:抱歉,樂感無法訓練。然而,事實的真相當真如此嗎?

醬醬認為,支撐一切絕對論點的論據,都應該是有科學的論證,而不是流傳的經驗。這麼多人都說樂感是天生的,無法訓練,可是又有幾個人試圖去訓練過樂感呢?對於他們來說,樂感是先天屬性這一論點,論據不外乎來自於傳言,久而久之,他們便也相信了這個觀點,並在為人師後繼續將這個觀點傳播給下一代。

樂感二字,成為了一個符號,沒有具體的解釋,沒有完備的邏輯,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因此,當一位本身不具備樂感,卻又熱衷於唱歌的同學,表述了自己的歌唱願望,往往會被旁觀者潑上一盆冷水。更是還有不少身居高位的聲樂教授,在「面試」新生的時候,直言不諱地表示:「你樂感太差,不是唱歌這塊料,另謀他業吧。」

這些現狀令醬醬感到心寒的同時,也不禁懷疑,樂感當真是天生的嗎?在沒有混聲練習的時代,大家認為高音是天生的;在沒有哨音練習的時代,大家認為海豚音是天生的。所以,「樂感是天生的」這種說法,會不會也是絕大多數朋友的誤解呢。醬醬覺得,恐怕是的。

樂感與發聲技巧的關係

這裡先要闡述醬醬個人對於發聲技巧的看法。醬醬將唱歌劃分為「發聲方法」「發聲技巧」兩大板塊:

發聲方法也就是各種聲樂書及各位聲樂老師所強調的聲帶能力共鳴能力氣息能力。相關技術有:胸聲混聲頭聲咽音邊緣化,等等。

發聲技巧指唱歌的裝飾音訓練。相關技術有:輕重控制強弱控制顫音怒音哭腔,等等。

以上論述,便也延伸出了醬醬接下來將要陳述的觀點,即樂感=發聲技巧的熟練度。

大家仔細去思考一下專業歌手與普通人唱歌的最大區別是什麼,咱們不談高音,就簡單的中低音來說,我們能感覺到專業歌手的聲音有層次,有起伏,有變化;而普通人唱歌,音是唱准了,可是呢,聲音卻始終處於一個音量以及位置上,聽起來彷彿念經一般。

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專業歌手唱歌的時候,有使用到發聲技巧,尤其是輕重控制的技巧。輕重控制,幾乎涵蓋了樂感的一大部分內容,如果唱歌的時候具備了輕重控制的意識,也就相當於具備了一定樂感

強弱控制則是輕重控制的升級版,要求更高難度的混聲控制能力,從這個角度來說,發聲技巧與發聲方法其實也有很大的關聯,當然,這不是本文需要重點討論的內容。

我們只需明白,我們所公認的樂感一流的歌手,譬如鄧麗君,如果她將她聲音之中的輕重控制、強弱控制、顫音,等等,全部抽離掉,那麼,大家還會覺得她唱歌有樂感嗎。

所以,所謂天生樂感超群的朋友,只是天生便掌握了這些發聲技巧而已,正如有些人天生便掌握了高音一般,不具備這些技術的同學,當然可以通過後天的開發來將其攻克。樂感可以訓練這件事可能會令許多人不敢相信,但是,輕重控制、強弱控制、顫音、怒音、哭腔,等等技巧可以訓練,應該不難讓人理解吧。

樂感訓練的方法

醬醬已經說過,輕重控制是樂感最重要的一個部分,能夠制霸KTV,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的業餘人士,其實,往往也不會顫音、怒音、哭腔,等等,僅憑輕重控制一招,就能夠輕鬆撩到人。所以,醬醬接下來將會詳細介紹一下訓練輕重控制的方法。

01

熱愛唱歌

或許會讓許多朋友覺得是廢話了。但是,所謂先天性樂感好的朋友,正是因為他們比常人更為熱愛唱歌,並且這種熱愛,往往是從小就養成的習慣。其實,醬醬一直覺得,之所以這麼多未經訓練的業餘人士能夠這麼熟練的表現自己的樂感,與其說是天生,不如說來自於童年或少年時的模仿。要讓自己的大腦里具備輕重控制的意識,就不能僅僅把唱歌當作一種任務,你必須熱愛它,思維里才會裝滿它。樂感,不單是你對唱歌的感覺,更是你對唱歌的感情

02

人文素養

開發樂感所需要的人文素養,並不是說對於人文學科應該具備多麼寬廣的知識儲備,關鍵在於,我們對世界、對社會、對人情,應有一套自己獨立的看法。樂感好的同學或許不知道他那樣使用聲音其實就是在控制聲音的輕重,但是,他一定知道這樣使用聲音能夠更好地將他的情緒表現出來,而這種情緒,也就是他對於人情的一種見解。所以,醬醬建議,大家可以多讀文學,多看藝術電影,來完善自己的人文素養,這個時候再唱歌一定會有大不同。

03

歌詞注色

以上兩點或許還是會讓朋友們覺得比較虛,沒關係,第三點咱們來點實幹的。注意,這點一定需要對於樂感擁有清晰認知的聲樂老師配合,才能夠完成。如果聲樂老師知道形成樂感的一個最大因素是聲音的輕重控制,那麼,他也一定知道樂感好的歌手演唱的時候,哪些字輕,哪些字重;哪些字多輕,哪些字多重。接下來就好辦啦,將歌詞原封不動抄下來,根據歌手的演唱,把歌詞的每一個字根據不同程度的輕重註上不同顏色,並告訴學生不同顏色所代表的意思,學生照此練習。久而久之,便會習慣如何去控制。


「樂感」這兩個字,真的扼殺了許多歌唱學習者的願望,我們太喜歡遵照固有的經驗解決問題,卻從未思考問題。

唱歌這件事情,還有太多迷團至今沒有解開,未來的日子裡,或許還會出現更多革命性的聲樂觀點。醬醬也將承擔起這份打破固有聲樂觀點的責任,與此同時,也做好了自己的觀點被別人打破的準備。這一切,都是多麼美好,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推薦閱讀:

TAG:聲樂 | 樂感 | 唱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