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行遊記(一):我們為什麼越來越喜歡沒有王子的公主?
1 人贊了文章
作者丨周梵
配圖丨來自迪士尼電影
Part 1
結束了三天的《能量躍遷》課程的第二模塊,次日凌晨5點,我們一家四口去機場踏上了去往美國的航班。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美國時間9月11號上午9點到達舊金山。
這次來美國的主要行程是帶孩子們一起搭乘為期7天7夜的迪斯尼郵輪。
很多朋友關心我們家的孩子們怎麼不用上學。在這件事上,我和先生都認同在學校的學習,只是眾多學習方式的一種。
出門遊歷,看看更廣闊的世界,接觸不同的文化,如何看待這些差異,又如何從中學習。在旅途中會遇到諸多不可控的狀況,如何應對如何化解。
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學習。所以在我們家,幾乎每年都會專程給孩子請假出去玩。
在舊金山和奧馬哈這兩個城市分別待了兩天之後,9月14號晚飛到了佛羅里達的奧蘭多市,次天中午從迪士尼的專有港口登船。
迪斯尼一共有四艘郵輪,分別是DREAM,MAGIC,WONDER和FANTACY,我們這次乘坐的是FANTACY號,也是迪士尼最新最大最豪華的一艘。
說迪斯尼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絕對不會過譽,從在港口登記登船到郵輪上的各種服務,絕對是一流水平。
整船的工作人員從客房服務員到兒童中心工作人員,從甲板水手到餐廳領班,你能從每個人身上感受到他們到專業和熱情。
更不要提各種時刻的小驚喜和超出預期的暖心服務了。
讓幾十個部門的巨大團隊完美協作,而且每個工作人員呈現在客戶面前都是最好的狀態,沒有卓越的管理能力和企業深厚的文化沉澱是絕對不可能做到。
最近才知道迪斯尼在很多歐美的旅遊地區例如夏威夷還有自己的度假酒店,從影視文化到旅遊、娛樂實業、地產……
一家文化公司在幾十年的時間做到今天的成就實在令人讚歎。而且更讓我驚訝的是我很喜歡的另一家好萊塢電影公司漫威影業竟然也是迪斯尼投資的。
迪斯尼出品的電影更多是給女孩兒看的,總是離不開公主和魔法。而漫威的超級英雄則滿足的是男孩們的夢想。
Part 02
說到公主,縱觀迪斯尼數十年呈現在銀幕上的公主形象,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集體意識的進程。
最早一批的《白雪公主》《灰姑娘》還是《睡美人》,女主角總是被動的且逆來順受的角色,總會被另一個壞人所迫害。
而且這些壞人都極具臉譜化,女人,而且是老女人,要麼是後媽要麼是巫婆,或者這兩者合二為一。
這類形象的反覆呈現,不僅讓全世界的後媽都很難做,只要接下這個身份,什麼都不用做,其他人里就會假設你會對孩子不好。
而且這種形象設定,對於身為長輩的女性也多少有點不友善,似乎年長的女性天然就會嫉妒年輕的女性。
這些故事既是集體意識的呈現,也會反過來加強這種刻板印象。
在六、七十年代的第一代公主角色也是極其扁平單一的,她們統統都是善良和美麗的,然後也再無其他。
她們反抗命運的唯一出路就是愛情:等待一個王子來拯救她們——這,就是唯一的目標。
那個時代整個集體意識都相信,對女人來說,愛情可以幫助她們解決一切問題,所以每個給女孩子看的童話故事結局就是王子和公主結婚,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好像公主只要找到白馬王子結婚了,她們生命中就再無別的夢想值得追尋了。
然後女人們對愛情和婚姻會有著極高的期待,期待找到一個白馬王子就可以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每個男人理想的妻子也必須是溫柔、善良、勤快、美麗的,而且這種服務必須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全程在線。
物化永遠是雙向的,當女性被物化時,男性必然也同時被物化,反之亦然。
Part 03
隨著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集體意識也開始變得更加成熟和多元。迂腐陳舊的刻板印象開始鬆動,社會更有包容性,也更有活力了。
迪士尼在八、九十年代呈現的公主形象開始有了全新的變化。
《阿拉丁》里的茉莉,《泰山》里的珍,《美女與野獸》里的貝爾,《風中奇緣》的寶嘉康蒂,《花木蘭》里的木蘭以及《長發公主》里的樂佩...
這些公主開始有了一些鮮明的性格,而且形象更為立體和複雜。
茉莉公主開始反抗父權的控制,有了獨立意識,想要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
珍是個科學研究者,有自己的專業及學術理想。
而貝爾喜歡閱讀,在書里開闊了眼界,她不甘於一生留在小鎮里,而嚮往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寶嘉康蒂和木蘭都有濃濃的民族風,迪斯尼深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個道理,隔斷時間就會來次民族風。
雖然茉莉也是異域公主,但更多隻體現在服飾等背景上,劇情方面的民族特色呈現很少。
寶嘉康蒂和木蘭的核心性格更為特立獨行和勇敢,從《風中奇緣》寶嘉康蒂出場沒幾分鐘就從山頂的岩石上縱身一躍,從高空中優雅嫻熟的跳入水中的畫面就知道這個公主不一般。
而木蘭則是對著鏡子眼神凌厲的把自己的長髮割斷,毅然決然的離家代父從軍。
這兩個公主都攜帶了一個更為宏大的背景,她們面臨自己族人生死存亡的歷史時刻,一個是印第安原住民被英國人殖民,一個是漢族被外族人進攻,且局勢危險。
而她們都卷進入到事件的核心,處在最風口浪尖處正面迎敵。並且她們都用自己的機智擊退了侵略者,平息了戰亂。
這兩位公主都在不同程度上成為了自己民族的英雄。
Part 04
到了《長發公主》這兒,迪士尼有點回歸傳統風格的意思,故事再一次來到被迫害的公主和後媽/巫婆,以及拯救公主的王子的套路。
但《長發公主》依然大獲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雖然是舊套路,但裝的卻是新酒。
首先男性角色的顛覆,搭救公主的男主角不再是風度翩翩的白馬王子,而是個小混混,擅長偷偷摸摸坑蒙拐騙,最初帶樂佩出塔也是動機不純。
兩個人一起經歷各種冒險,經歷了欺騙、背叛、而後又重建信任、彼此更深的了解和共同成長,然後才走到一起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愛情不再是夢幻完美的,而是真的會經歷各種挑戰,需要兩人都有成長才能突破這些挑戰。
雖然套路老,但是卻用童話的外衣講了一個極具現實意義的故事。所以依然是巨大的突破。
公主的演變來到這裡已經有了巨大的進步,傳統童話中女性角色溫柔、美麗、善良、勤勞的特質不再是迪士尼呈現的重點。
第二代公主們,她們開始呈現出更多豐富的面向,獨立、勇敢、反叛、好學、聰慧……
但我們依然看到,在這個時期所有故事中公主的情節主線依然是圍繞愛情展開的,即使女性可以呈現更多元的特質,但整個集體意識依然認同,婚姻依然應該是女性唯一且最好的歸宿和夢想。
這其實極具現實意義,在中國,相比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受高等教育的女性越來越多,這是巨大的進步,但很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依然被不斷告知,拿個好文憑才能「嫁個好人家」。
Part 05
接下來2000年之後和2010年之後迪士尼呈現的幾位公主開始有了真正獨立的精神世界,她們關注更多元的關係。
《勇敢傳說》是迪士尼一次大膽的嘗試,這是第一部公主完全不談戀愛的迪士尼動畫長片,整個故事圍繞的是梅琳達和媽媽的關係展開的。
這是一個講母女如何面對對方的失望,如何不小心傷害了對方,最後又如何和對方和解的。
但是這部片子的情節連貫性太弱,劇情呈現有比較多的漏洞,所以票房口碑都反響平平。
接下來迪士尼打了個漂亮的公主翻身仗,《冰雪奇緣》這部動畫長片獲得了全球範圍的空前成功,從音樂版權到周邊產品,讓迪士尼名利雙收。
我們家兩個妞是這部片子忠實的擁躉,有一段時間,不停的重複看《冰雪奇緣》,熟練的台詞都能背下來了。
這次迪士尼的自我顛覆做的非常成功。整個故事主線圍繞的是艾爾莎和安娜的姐妹情展開的,安娜和王子的愛情,最初是因為在原生家庭亦姐亦母的艾爾莎那裡感受到拒絕,才到王子那裡尋求慰藉。
而且白馬王子是個極具野心的陰謀家,直到最後才露出真面目,讓觀眾們大跌眼鏡。
而最後安娜救了整個王國,救了姐姐也完成自我救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王子,也不是來自於任何別人,而是源自自己內心對姐姐純粹的愛。
這部片子里,迪士尼試圖表達的東西很多,姐妹的親情、如何原諒自己,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如何正確使用自己的天賦和力量,愛和信任的力量可以創造奇蹟…每一個都是不小的主題,而在這部片子里,迪士尼完成的相當不錯。
最近一部公主就是《海洋奇緣》了,這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一位公主。
莫安娜極具冒險精神,而且對自己的使命擁有發自內心的熱情,忠於自我也願意承擔責任。
這也是迪士尼少有的公主不談戀愛的動畫長片,男主角毛伊和莫安娜的角色更像導師和學生的關係,而且是互為導師和學生,毛伊最後也從莫安娜那裡學習到面對自己的錯誤和承擔責任。
同時,作為公主發源地的迪士尼極具自嘲精神,最初毛伊很輕視莫安娜的時候,用一句話來取笑她,「那不是適合你這種公主來的地方」,莫安娜辯駁「我不是公主」。
毛伊說「你是酋長的女兒,而且還帶著寵物,你就是公主」 ,百口莫辯的莫安娜急的就差說「你才是公主,你全家都是公主」了。
Part 06
迪士尼親手打造出各個深入人心的公主形象,然後又不斷顛覆她。
到如今成為公主不再是小女孩唯一的夢想,或者女孩子們知道了即使做公主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縱觀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程度越高的國家和地區,對女性的尊重也就越高。
事實上女人擁有多少自由和力量,相應的男人就擁有多少自由和力量。當集體意識在裹挾女人的時候,男人同樣被裹挾。
整個社會是否鼓勵女性可以有更多選擇,可以活出更多元的生命形態,女性是否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方式,而不會被要求必須要遵從社會或家族的統一標準。
迪士尼的公主進化史,其實就是一部人類的女性進化史,女性力量感和自由度的提升也代表這個整個社會的進步。
迪士尼通過自己的商業作品的極具魅力的呈現出現代文明中女性進化的不同階段。
一家偉大的公司之所以偉大必須有兩個維度的成功,商業的成功和教育的成功。
它即能代表那個時代集體所認同的,遵循商業規則創造商業價值,但又不是無底線的討好和迎合,同時又能呈現更高意識,引領時代的進遷。
我很高興能有迪士尼這樣的公司,以如此甜美夢幻的方式,傳遞關於成長和自由的夢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