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4500餘人的華為武漢研究所,究竟是做什麼的?

4500餘人的華為武漢研究所,究竟是做什麼的?

來自專欄荊楚連線1 人贊了文章

從2007年入駐光谷軟體園,至如今未來科技城華為武漢基地啟用在即,華為武漢研究所成立已有十年。十年間,雖然華為武漢研究所在武漢行業內極具影響力,但外界對其的了解仍然有限。

為此,值此華為研漢研究所成立十年及華為武漢基地紮根未來科技城之際,荊楚連線(ID:jclx831)特根據公開資料、與業內人士和內部員工的交流所了解的信息,對華為武漢研究所的業務布局、運作形態、未來規劃等進行簡單的梳理,以供各方參考!

具體業務布局

據了解,華為武研所當前分布的業務有光電子領域、終端類及晶元產品的研發。其中,光電子領域主要是固網及傳輸類的產品的研發,終端類產品主要是家庭終端類產品的研發、手機產品的固件優化工作及筆記本研發,而晶元則主要是光通信方向晶元的相關研發工作。

在光電子領域,得益於光谷的產業基礎與科教等配套資源,華為武研的配置基本上還算強大的。無論是在固網還是傳輸類產品上,華為武研擁有從研發至應用等研發相關流程的配置與功能,並與武漢本地的光通信器件廠商結成了相應的合作關係。

華為武研基地一期大樓/圖片源於公眾號「中國光谷」

終端類產品領域,據業內人士透露,華為手機業務的重點主要還是由華為上海研究所承擔。在筆記本電腦(MateBook)產品上,華為武研所是主力負責單位,擁有從研發、設計及產品等全流程的功用與配置,並已開發出兩代的產品投入市場。

組織運作形態

華為特定基地並不必然負責特定產品的全部研發工作,這源於華為的資源是全球調配與共享的,關鍵則是與華為的組織與運作形態密切相關。基於華為獨特的組織與運作形態,武研所現有4500(另有中軟等合作方外包人員約1500人)餘人的工作組合併不完全固定。

有業內人士透露,華為實行的是通過研究所與基地等空間聚集全球優勢資源,通過BG、產品與解決方案、產品線、產品管理部、項目組等虛實相間的矩陣式組織運作模式調配資源的組織與運作模式。

華為官網,對華為人數及研發機構等的介紹

其中,BG相當於同類產品的業務集團,產品線相當於同方向產品的公司,產品管理部則相當於具體的事業部,產品與解決方案單元則是基層業務導向的全球資源調配的虛擬組織,而項目組則是具體項目或產品落地的資源組合。

在實際中,研究所或基地等物理空間主要負責人員的聚集、安置、管理匯總及新人培訓,還有本研究所主導業務的規劃與推進等工作;BU則負責本領域業務的規劃,而各BU下屬的產品線與產品管理部則負責具體的推進;項目組則負責業務推動及業務實施期間人員的日常業務考核。

所以,華為武研所分布不同的業務其實是十分正常的,而武研所人員外派支持其他研究所或海外機構則同樣不時產生。但在華為內部,主導業務的類型與規模決定著每個研究所在集團內的資源聚集能力,還會間接決定著每個基地對所在地產業發展的推動力度。

未來業務規劃

目前,通訊領域的建設總體已接近穩定,縱使5G商業化啟動對行業整體狀況的改變仍然有限。並且,華為部分其他研究所仍然分擔了光電子領域相關產品研發的重任。所以,武研所光電類產品規模擴大的機會不大。

筆記本電腦(MateBook)是華為內部的新興項目,未來如果能做大武研自然是該項目與業務的主導者之一,而智慧城市領域類的相關產品與業務未來則極有可能布局於武研所。事實上,據「中國光谷」公眾號透露,武研所未來的重點是智能家居領域,以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畢竟,通信領域增長已進入穩定期之後,華為等通信巨頭紛紛開拓雲計算、智慧城市等業務。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初,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密集拜會湖北、浙江等十數個省份的主要領導,並洽談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等領域展開合作。

湖北省政府官網,關於2017年3月18日,湖北省委主要領導會見任正非的相關內容

按照華為「客戶在哪裡,資源就在哪裡」的原則,未來華為武研所布局智慧城市等類相關業務是可以預見的,但具體業務的類型與級別則不得而知。畢竟,據華為內部人士透露,「華為內部同樣存在資源競爭的」。

◤聲明:任何單位或個人,非經許可不得對文章進行轉載、摘抄、整合及鏡像等侵權行為。如需轉載,請在本公眾號後台提出授權申請。否則,必追究相應責任◢


推薦閱讀:

TAG:華為 | 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