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機:默克爾的聖母心,江統的《徙戎論》
10-15
人口危機:默克爾的聖母心,江統的《徙戎論》
申喻發遣,還其本域。慰彼羈旅懷土之思,釋我華夏纖介之憂。意思就是:晉朝的少數民族太多啦,人口跟漢族相比,也不差多少,既然如此,那這片土地到底算誰的?不如趁兵強馬壯的時候趕他們回老家,既能免除思鄉之苦,又能解除華夏的憂慮。文章發出來之後,大家紛紛轉發、點贊。因為所有人都認為:「江統說的太對了,我就是這麼想的。」
公元156年,漢朝進行過一次人口普查,查到的登記人口有5600萬。經過漢末的戰爭、瘟疫、屠殺、飢餓,到三國時期人口下降到不足1000萬。全國的人口都不如現在上海人多,太荒涼、太可怕。這就導致漢末三國的人口結構出現問題:老齡化嚴重、青壯年不足,關鍵是社保基金的缺口太大啦。荀彧經常拿著賬單去找曹操,可曹操又不會玩大變活人的把戲,這可怎麼辦呢?
於是三國的老闆們就想了個辦法:抓邊疆的胡人來湊數。孫權美滋滋的派人去台灣抓土著,劉備、諸葛亮不停的南征拉壯丁,曹操做的更絕,他把氐、羌放入關中、匈奴安頓在晉南,甚至在河南還有一部分高麗人。經過晉朝的休養生息,人口恢復到3000萬左右,而匈奴、鮮卑、羯、氐、羌就佔500萬人。這樣的人口比例,讓吃瓜群眾很是憂心,每天茶餘飯後都抱著小板凳,聚在一起瞎議論,所以江統的這篇《徙戎論》很的民心。但是皇帝司馬衷是個智障兒童,掌權的賈南風覺得操作有困難,就在文章下面點了個「呸」,駁回江統的意見。
賈南風的這個決定,很快收到回報。12年後匈奴人攻破洛陽,西晉光榮的成為第一個被胡人滅亡的帝國。二、胡人遷徙中原的歷程,已經很漫長了。
公元前121年,國民男神霍去病到河西受降,帶回來渾邪王及其手下的4萬多人,被漢武帝安置到甘肅、陝北、晉北等地,成為漢朝第一批拆遷安置人口。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帶領小弟南下長城,自願成為漢朝的分公司,還順手拐走「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這部分匈奴人就此成為釘子戶,在東漢光武帝時期進一步南下,紮根在晉北、河套一帶,150年後還搶走了大才女蔡文姬......中原同胞真想問問匈奴人:「憑啥跟漢人妹子過不去?」到三國時期,曹操一看這不行啊,於是就把南匈奴分為五部分,依然安置在山西。但他們的位置有些特殊,磨磨嘰嘰的搬家到臨汾、呂梁一帶。
看看地圖就知道了,這地方離長安、洛陽都很近,騎快馬也就一天功夫,現在坐高鐵更快,2、3個小時就到了。匈奴逐漸滲透到北方,西邊也不太平。東漢建立以後,看到關中被打的破破爛爛,就建都洛陽。可關中是個好地方,羊肉泡饃、肉夾饃多好吃啊,羌人、氐人就偷偷摸摸的跑過來,佔據了一大片地方。
這幫人平時沒有正經工作,整天跟二流子似的騎馬亂竄。可漢人要種地、做買賣,哪有這幫人野性大?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來二去羌人就時常搞個大新聞,殺官員、造反都是家常便飯。漢末三國時,關中亂的一塌糊塗。董卓、馬超、劉備、曹操都來這裡刷經驗,人口繼續下降。為了阻攔四川的劉備,曹操就把甘肅的氐人、羌人也遷徙過來,讓新老農民工一起為大漢公司發光發熱。
推薦閱讀:
5 人贊了文章
人口危機:默克爾的聖母心,江統的《徙戎論》
一、
公元299年,一篇雄文《徙戎論》刷爆西晉的朋友圈。它是從「太子秘書」江統的手中發出來的:好了,山西、陝西的土地上遍布胡人,而更北方的草原還有人口眾多的鮮卑人。
戲台已經搭好,就等著敲鑼開唱了。三、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郡縣制都是主流制度。把民間的人口打散,編入政府管理的戶口體系中,收稅、管理、當兵都井然有序。街道的大媽也能按名單找到窩在家裡的二狗子,指著鼻子罵他「為什麼做宅男?」
這套體系叫做「編戶齊民。」可外來的胡人不太認同這套管理體系。除了一些零散的小部落和落單人口,被編入政府管理的戶口本以外,其他大部落依然按照自己的習俗「自治。」比如喜歡吃羊肉、穿長袍,關鍵還有凝聚力很強大的宗教信仰,保持了自己的習俗,就會與漢人有天然的隔閡。在內部,部落有貴族、長老,他們統領著自己麾下的人口、戰馬、糧食,如果當地政府膽敢插手,那就是「干涉少數民族內政」,是要被唾沫噴死的。不僅官員會被免職,甚至還有熱心群眾往他家裡寄噁心東西。在外部,部落之間聯姻、交流,還把貴族子弟送到洛陽去留學,學習漢族先進的政治、經濟經驗,所以有些「胡二代」是很有文化的。比如滅掉西晉的劉淵,不僅熟讀《史記》《春秋》,武功也非常厲害,在洛陽屬於文武雙全的明星人物,粉絲好幾萬呢。劉淵的兒子劉聰更是神童,14歲就考上洛陽大學少年班。小夥子熟讀經史、縱覽百家,還懂書法、會射箭,比洛陽那些只知道請談、扯淡的豪門子弟強多了。「胡二代」們留學以後,就會繼承部落領袖的地位。獨立的部落、繁盛的人口、強壯的戰士,再加上貧窮的地方,讓晉朝的「統戰」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四、我們在路上遇見老外時,可能會熱情的打個招呼。但如果身邊都是老外呢,你會有危機感,還是蜜汁自信?對於西晉人來說,他們根本不會有危機感的。腳下的黃土地可是我們的地盤,那些黃頭髮藍眼睛的老外,不過是仰慕「天朝上國」而已。除了氐人、羯人學會了種地,匈奴、鮮卑、羌人基本以放牧為生。可放牧的主場是在廣闊草原,來到城市中,哪有多餘的草地給你玩?他們不會種地、不會做工,更不會做PPT,甚至連廚師、服務員都不會做,每天就成群結隊到處晃悠,還有人干起了碰瓷的生意。在漢人眼中,他們就是沒有開化的野人。既然是野人,就要有野人的待遇。城市、農村的漢人對待底層的胡人時,特別不友好,打罵、虐待、凌辱,都是家常便飯。貴族們也把胡人抓來當奴隸,甚至做起人口買賣的生意,大發橫財。他們把上級階層欺壓的怨氣,全部發泄到底層胡人身上,卻從來沒有想過:如果自己淪落到這般地步,會怎麼看待社會的冷漠和種族的隔離?五、公元304年,是一個重要年份。連綿數年的「八王之亂」搞的中原一片狼藉,好不容易修復回來的人口又下降一大截,剩下的逃的逃、躲的躲,千里中原再也看不到一絲繁盛景象。可仗還要打、權仍得奪,於是藩王、將軍就吸引胡人加入軍隊,搶錢搶糧一起發財。佔據鄴城的司馬穎壓力最大,匈奴王子劉淵趁機對他說:「不如讓我回去召集匈奴人,一定能幫您成就大業。」司馬穎同意了。其實在劉淵回山西以前,匈奴內部就商量好了,推舉劉淵為大單于,恢復祖先的霸業。有了司馬穎的命令,劉淵就趁機拉虎皮扯大旗,正式集合匈奴五部落,稱大單于,建立漢國。7年後,西晉王公貴族以及十幾萬軍隊,被一個叫石勒的將軍全部圍剿,統治階層和上流社會被一網打盡。洛陽城破,晉懷帝司馬熾成為第一個被胡人俘虜的帝國皇帝。江統在《徙戎論》中的預言,不幸應驗,「五胡亂華」的戲台就此拉開帷幕。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匈奴、鮮卑、羯、氐、羌,先後建立二十幾個國家,比較強勁的有16個,所以統稱「五胡十六國。」而為了恢復安定的局面,則足足用了300年。六、帝國被胡人滅亡的例子,歷史上共有4次。可唯獨西晉這一次,是因為人口數量的差距而引起的。再加上晉朝的內鬥、社會的混亂,終於迎來了偉大的「民族融合。」如果默克爾讀過《徙戎論》,會不會吸取教訓呢?恐怕未必。所以有人說:「人類從歷史中吸取的最大教訓,就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