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聖母視角,設計中的同情心與同理心

拒絕聖母視角,設計中的同情心與同理心

來自專欄藝術留學作品集4 人贊了文章

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從小被灌輸對小動物、花花草草、弱勢群體要有同情心,愛護老奶奶關愛小朋友。然而,在當今的設計語境下,同情心越來越被視作一種低劣的設計視角。所以,今天的教程我們來聊一聊設計中的 sympathy和 empathy.

理解 Sympathy 和 Empathy

首先,簡單的兩張圖理解 sympathy 和 empathy 就是:

同情心 / Sympathy

同理心 / Empathy

同情心就是:I』m sorry this happened to YOU.

同理心就是:來,別縮話,抱抱!

從這兩張圖看得到,同情心的視角是面對面的視角,「我」站在優勢的一方,對於「你」的不幸有自上而下的安慰;同理心的視角則是肩並肩的視角,「我」站在你的旁邊,和你肩並肩,去感同身受你的感受,與你產生情感的共鳴。

設計語境下的 Sympathy

相比之下,我們自然能夠看得出「同理心視角」在設計中的重要性。那麼,不如找個大神站台:

深澤直人在2018UCAN大會上作題為「Design Ambience and Nuance」的主題演講

圖片出處:zcool.com.cn/article/ZN

深澤直人在2018阿里巴巴UCAN用戶體驗設計論壇中的演講提到:Design is to sympathize from his/her feeling and mood. 簡單翻譯之下就是:設計就是對目標用戶的感受和心情的同理化。

概念一些來說,Sympathy 的洞察視角,能夠站在體察用戶行為背後的思維和感受的層面展開,以此來達到我們看到的是用戶背後的情緒與情感,我們的設計是能夠直接洞穿用戶行為達到用戶內心的(理想狀態下),即讓用戶驚嘆 「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嗎?」這樣的設計。

我們經常會說起同理心與同理心設計,或者「移情設計」。大家也經常會用無印良品或者深澤直人的「無意識設計」作為一種典型的「同理心設計」案例。這方面大家可以自行擴展,去感受其中玄妙。

案例

在這篇教程里我們弱化全面的同理心設計概念講解,強化一下從案例上的理解與體驗,以下是2018Fall 一屆優秀案例小夥伴,這個項目是為自閉症兒童進行的設計,這裡我們看如下幾頁:

設計中期偏早期,利用 Empathy Map 對自閉症兒童進行感同身受的分析,以嘗試站在自閉症兒童的視角之下進行需求的探索。

跳過若干頁後:

設計的成果除了 App(這篇教程里沒有展示),還有一個線下的展覽,讓自閉症兒童展出自己的畫作、分享自己的畫作,並提倡其他人以平視視角去欣賞和分享自閉症兒童的成果。自然,自閉症兒童也能夠從中感受到交流與分享的快樂。

下面,我們簡單做個對比:

想像一下,如果是站在 Sympathy 同情心視角,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可能是這樣的:

新聞標題:(西雙版納)州委 Dang 校向州社會福利院獻愛心

圖片出處:xsbnzwdx.cn/53.news.det

領導與福利院老師共同欣賞嶄新的床鋪,相信孩子們一定會開心快樂。當然,任何積極正向的努力都值得鼓勵,只是真的需要用戶體驗的 與 Empathy 的思維方式,才能將效果做的更好。

總結

當我們回顧設計史上的經典,他們不乏給人情感關懷,而無論是什麼樣的情感,一定是附身下去、弄髒雙手,真正與目標用戶在一起的設計。而貫穿始終,我們要記得,在我們失落與難過的時候,我們要的並不是別人的兩句同情,而是默默的一個擁抱。

文章作者:Natt

教學總監

拉夫堡大學碩士

輔導學生多次錄取倫藝/羅德島/帕森斯/愛丁堡/米理等名校

任何關於院校和作品集的問題

歡迎隨時和馬克君溝通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歡迎關注公眾號:馬克筆設計留學,更多院校信息以及作品集攻略都在這裡哦!

原文鏈接:makebi.net/28704.html


推薦閱讀:

TAG:同理心 | 同情心 | 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