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嘲笑那些用拼多多的人?
來自專欄識裝189 人贊了文章
你我都是等待收割的韭菜,大可不必生出什麼優越感來。
說來慚愧,我是從世界盃期間輪番轟炸的廣告中才第一次得知了「拼多多」的大名,廣告歌曲實在太過洗腦,以至於那陣子我洗澡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兩句:「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
我也是第一次從廣告中得知,這居然是一個三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突然有點好奇如果手機淘寶打廣告的話會說是幾億人在使用……)
而我竟然完美地避開了這三億用戶,各種群里沒人發過讓我去砍一刀的鏈接。(這也可能跟我長期屏蔽絕大多數群有關。)
所以當拼多多上市之後,出現「三億人在用,十億人在吐槽」的局面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對於長期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經常上的APP是知乎、豆瓣、小紅書的人來說,拼多多簡直是完美劃分中國社會階層的利器。
我們在拼多多上,發現了一個被忽略已久的、沉默的中國中低層消費群體。
拼多多剛上市的那幾天,人們在拼多多上挖掘出了一個又一個超現實的寶藏。
那些消失了20年的、已經只能在偏遠山區苟延殘喘的山寨貨、碰瓷品,居然藉助這樣一個大平台,再次入侵到中小城鎮的家庭生活中去,並被冠以「消費升級」的堂皇名號。
具有黑色幽默意味的是,那個常常被我們嘲笑的鄰國印度,在他們反映社會現實的電影《廁所英雄》中諷刺了一把人們熱衷穿山寨貨的「消費升級」行為。而我們呢?是讓銷售這種山寨貨長達三年之久的網路平台在美國上了市,還險些就要吹捧它為「民族之光」。
即便外界口誅筆伐,我上拼多多溜達一圈,還是能看到大批「李鬼」在拼團銷售中,業績火爆。
感謝拼多多,治好了我多年的視力障礙,讓我知道除了「回」字有四種寫法之外,「三星」也有那麼多種寫法:
在vivi,vivk、VOTO的包圍圈下,vivo瑟瑟發抖:
洗衣液類目下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超熊和月亮之上:
寫「假一賠十」也不在怕的,因為人家本來賣的就是「超熊」,不是超能,你眼神不好怪誰!
你以為這就是最騷的了嗎?那是你還沒見過起能、趈能和趏熊!
32斤洗衣液才19.3了解一下!看完它們我覺得我已經不認識「超」和「能」這兩個字了……
??這個一定是「雕牌」的孿生兄弟吧,而且還是珍稀品種,我都是查了字典才知道這個字念翢(zhōu)……
相比起來,「立日」這個品牌真是照顧了我等文盲的自尊心,終於會讀了!
這些李鬼們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件的銷量,讓在天貓京東等平台開設旗艦店的李逵們也自愧不如。
由此可見,十億人吐槽的口水被堅固的階級壁壘擋住,完全無法影響拼多多的目標客戶群體繼續消費的決心。
對於拼多多引發的爭議,此前輿論有兩個批判方向:
一是譴責縱容山寨貨泛濫的平台,這個毋庸置疑,拼多多難辭其咎,不是用「拼多多才三歲大還是個孩子」這種借口就能掩飾過去的;
二是批評消費者們貪小便宜的心理,並進一步引申到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上。
第二點,我不能同意。
今天,我要為拼多多的用戶說幾句公道話。
我在前文中以戲謔的語氣提到「超能」的孿生兄弟的時候,其實是帶著一種隱形的優越感的,這也是我們嘲笑拼多多用戶的心理基礎。
在我們看來,分辨李逵和李鬼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那些明知道自己買的不是真的「超能」的用戶,不是貪小便宜是什麼?
但我想說一個被大家一直忽略的真相:很多人可能真的以為自己用優惠的價格買到了超能、藍月亮、雕牌、三星、小米……
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辨別真假的能力。
我們以為分辨真假是人人都該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對大部分人來說,這道題超綱了。
年輕人眼中很多簡單的不得了的騙局,例如電信欺詐、山寨品牌、保健品促銷、民間老鼠會、莆田系醫院等,很多中老年人和沒有大學教育經歷的人,並不能容易地分辨出來。
例如電信詐騙,之前很多高級知識分子和大學生也上過當,還有應屆高中畢業生被騙走大學學費而不幸死亡的案例,甚至連湯唯都被騙過20多萬元。
有很多鄉鎮消費者,他們可能是在中央電視台等渠道知道了超能等品牌的名字,知道那是大品牌,但是可能以前他們一直沒有在實體渠道看到過真的超能是什麼樣的,或者看到過,但是覺得價格過於昂貴而沒有購買。
而這時候,拼多多出現了,將山寨貨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和與正品極其相似的包裝堂而皇之地推送到了他們眼前,還加之以鄉鎮包郵到戶的便利條件及「假一賠十」的正品承諾。
央視黃金時間段的廣告還在一遍又一遍地告訴他們,這是一個「三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憑著對央視和大平台的信任,他們不會質疑為什麼拼多多上的東西那麼便宜,他們以為那正是網購帶來的優勢。
於是他們愉快地下了單,愉快地收到了與自己記憶中包裝類似的「超熊」,獲得了與正品相差較大但是他們根本無從對比的使用體驗。
他們整體的購物體驗,還是愉悅的。
你能說他們被騙是因為貪小便宜嗎?
不,他們被騙是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被騙了,他們以為自己花的錢會購買到他們所需的商品和服務。
說到底,拼多多的三億用戶里,「知假買假」的人可能存在,但不會是大多數。
他們中的大多數,不過是可憐的受害者而已,且不自知。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即便是我,一個擁有大學本科學歷、多年工作經驗、家裡有好幾位醫務工作者的人,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被騙。
6月份因為得了耳廓軟骨膜炎,之前從未在北京有就醫經歷的我,根本不知道用京醫通這個APP可以在市內三甲醫院挂號。
我在百度上搜了下耳鼻喉醫院就去了所謂的「首大耳鼻喉醫院」就診,儘管我以為自己躲過百度的廣告位就不會被莆田系醫院騙,誰知道現在的莆田系醫院無論從名稱還是合作單位都已經半官方化,我在被安排做了CT等各種價格不菲的檢查和讓我交了一萬的住院押金之後才意識到有問題。
為此我專門寫過文章敘述了詳細的經歷,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吸取教訓,不要再被騙。然而很多人的評論方向是很奇怪的,他們說對我很失望,看文章以為我很厲害很專業的,怎麼還能被騙,看來還是我太蠢了之類的……
這種論調簡直太熟悉了,「受害者有罪論」不僅在性侵案上大有市場,連兇殺案、詐騙案也是一樣的。
8月1日,一名22歲的女孩在寧波慈溪一商場被一男子割喉,事件真相未明之時,女孩就被網路輿論大潑髒水,認為是她水性楊花導致的情感糾紛……
甚至還有人自以為幽默地在朋友圈開著??的玩笑:
最應被譴責的兇手、強姦犯、騙子彷彿被人們遺忘了,人們只是冷漠地評價受害者太蠢、太騷、太愛貪小便宜,否則怎麼就你倒霉了呢?
要求每個人在所有領域都是全知全能的專家,能識別一切貓膩,這樣的要求實在太過苛刻,也不可能實現。
這大概也是在中國生活最累也最匪夷所思的現狀一種,因為我們永遠無法信任某個人或者某個平台的道德品質,所以我們與這個社會的每一次接觸,都需要打起120萬分的精力去防止自己上當受騙。
我們不敢輕易信任醫生,所以我們一邊依賴專家一邊在百度上求醫問葯,生個病快變成半個專家;買個房要深入了解房產、稅法等相關知識;養個孩子更是360行都得學個遍。
因為你一旦輕易付出你的信任,你就可能在被騙之後還要被嘲笑。
我們總是能在銀行大廳里看到公安局和銀行張貼的各種防電信詐騙的提示,但是相對於這種針對潛在受害者的防範措施之外,我們更想看到的是,他們對犯罪團伙的種種行騙手法,有沒有能夠反制和預防的措施,能夠在源頭上打擊和制止犯罪。
就像在這次全民diss拼多多的風潮里,我最想看到的不是大家嘲笑拼多多的用戶,譴責拼多多這個平台,而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嚴厲查處那些給拼多多提供貨源的工廠和經銷商們。
如果不從源頭上進行管控,一個拼多多倒下去又有何懼?多得是看到甜頭想要分一杯羹的拼夕夕、餅多多等網購平台上線撈金。
前幾天抖音上有個「20歐元可以在德國超市買那麼多東西!」的視頻火了,即使把1歐元=7.5RMB的匯率考慮進去,150元人民幣如果能在國內超市裡能買那麼多東西也已經非常划算了。
針對這個視頻,大家更多討論的是國內的物價是不是比國外還高了的問題,但是我更想討論的是消費者所處的大環境問題。
視頻里的UP主逛的是Lidl是德國比較出名的廉價超市,隨便看看人家日用品的價格是這樣的:
500G的奶粉3.45歐
500ml的洗潔精0.7歐
一提衛生紙2.15歐
一升的鮮牛奶0.68歐
一升非轉基因食用油1.09歐
礦泉水1.5L裝0.19歐
麵粉2kg0.65歐
如果這些商品以這樣低廉的價格出現在我國的超市和網購平台,估計很多人都會疑慮是假貨而不敢輕易購買。
看看德國超市裡的日用品價格,大家還會覺得拼多多上的東西便宜嗎?
人家售賣的正品也可以達到那麼便宜的價格,而我在淘寶上搜了一下,在網上能買到的品牌洗潔精500ml裝的最便宜也要4.9,德國超市裡賣的洗潔精換算下來雖然也要5.25。但是德國人均月收入2000多歐元,而我們人均月收入是2000多人民幣,人家是我們的7.5倍收入。
也就是說,即使收入差距到了7.5倍,買一瓶最便宜的洗潔精,中德兩國消費者花的錢卻幾乎相等。
所以嘲笑拼多多的用戶想用一點點錢就完成消費升級夢想的人,其實比拼多多的用戶更可笑。
因為他們默認了消費升級就要伴隨著物價的飛漲,消費升級就該將低收入群體甩在身後,而且認為便宜就該無好貨。
問題是,這樣的「認為」,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嗎?
你我都是等待收割的韭菜,大可不必因此生出什麼優越感來。
德國超市裡三歐多就可以買到的奶粉,媽媽們可以放心沖給寶寶喝而不用擔心會像三鹿奶粉那樣將孩子喝成大頭寶寶……
?消費者不用修鍊成火眼金睛,挨個學習辨認貨物真假的本事,也可以放心地購買廉價的貨物,這才是一個正常的消費環境,而我們現在的消費環境,相比太過畸形。
拼多多事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我們的市場應該保證消費者對合法的購物渠道,有這樣的信任:無論我花了多少錢,我都能買到非山寨非假冒質量信得過的商品。
不能因為我花的錢少,或者我文化水平低、信息閉塞,你就心安理得地鑽空子把劣質商品以「扶貧」的名義低價傾銷給我。
只有做到這點,才是真正的消費升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