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雨辰」式的中國親子家庭「坑」,看看你家中了幾條?
4 人贊了文章
朱雨辰事件越看越覺得,家庭教育坑太多。分享一篇文章,時時給自己做個警醒吧。
近期,湖南衛視一檔新節目《我家那小子》,一經播出引發眾議,節目採取明星媽媽團們在演播廳內觀看自己兒子獨居時的狀態,窺探兒子私下自己不知道的一面。演員朱雨辰和自己的媽媽作為嘉賓出演,母子倆的相處模式引髮網友們的熱議。
世上沒有天生的父母,也沒有標準的育兒方法。即使是新時代的父母,在育兒路上漸漸走出了自己的風格,但也難免會帶有「老一輩」的烙印,把自己從父輩那裡接受到的教育方式,實施在下一代身上,呈現出鮮明的「中國式育兒」特色。
今天小編盤點的是其中幾個「中國式育兒」坑,大家看看自己中招沒?
一、母親過於強勢
朱雨辰的媽媽,71歲,用她自己的話說,「我在用整個生命對待我的兒子。」,「我沒有自我,完全沒有自我」,還自稱 「在家裡頂兩個菲佣」。維嘉聽完她的話後總結說,「她自己的生活就是幫子女打理一切。」
從2011年的一個採訪可以看到朱雨辰和媽媽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琴要是沒練好,我媽就掐我,掐得我胳膊都紫了。還試過自殘,就是淋雨啊,吃生豆角什麼的,常常在想如果生病不用練琴就好。
當年考中戲不考上戲,也是因為想有一天能夠離開媽媽,自己一個人生活。 剛上大學那會,我還挺尷尬的,我媽送我來學校的時候,幫我鋪床,還問跟我同個宿舍的同學們打不打呼嚕。 我每部電視劇、電影我媽都會看。她最怕看我被打的戲。(這時朱媽媽在旁邊說,「所以我就求他,我說兒子媽媽求你,以後別再接這種被人揍你的戲了」)還會上網看一些網友給我的評論,看到不好的帖子就會生氣。 自從有了微博之後,我媽常常就是坐在電腦前面抄我的微博,每條都抄。老人家在電腦前面經常坐好幾個小時,之前我都打算再也不寫微博了,結果我媽說不寫微博就抄我博客去……
似乎在朱媽媽眼裡,讓全世界都圍著兒子運轉,就是愛。
可實際上,兒子的意願又是什麼呢?她似乎也不在意,只想讓兒子以她的方式去生活。
朱雨辰在節目中廚藝不錯,也很愛收拾家裡,看起來是節目里唯一一個懂生活的男藝人。這在他媽媽眼裡卻是:兒子太能幹說明自己沒盡到照顧兒子的責任,於是專門搬到北京照顧他。
堅持十年每天4點起床熬梨湯,也逼著兒子每天喝。讓朱雨辰忍不住說出這樣的話:「我在你眼裡還是個人嗎,我怎麼覺得我就是個桶,你有什麼就往裡面倒。」
說實話,朱雨辰媽媽只不過我們中國式父母一個縮影罷了。在現實生活中,又太多的父母時時刻刻都插手者孩子的人生,恨不得每一件事都在自己監控範圍。
「假如媽媽比較富於權威性,整天對著家人嘮叨,女孩子們可能會模仿她,變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則始終站著防禦的地位,害怕受批評,盡量尋找機會表現他們的恭順。」
心理學家阿德勒
無論怎樣,可以肯定的是,強勢的父母,在孩子的社會交往中,以及在孩子的婚姻選擇中,都給出了非常負面的影響。
二、父親角色缺失
在看朱雨辰各類的採訪的時候,幾乎沒有看到過,朱雨辰父親的出現。
付出和犧牲太多的時候,才知道原來在這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被嚴重的弱化了。
這是一個挺值得注意的現象,身邊的很多強勢家庭長大的孩子,都是父母中的一方忙於賺錢養家,或者在孩子教育過程中處於撒手不管的位置,而由一方對孩子的吃喝拉撒大包大攬。
這樣的做有個很大的弊端就是,當一方對孩子承擔了所有的責任,很容易就會把生活的重心,全部轉移到孩子身上,強勢也就難以避免。
父母一定要意識到,處在家庭中第一位的,永遠不應該是孩子。
父母彼此的關愛和扶持,才是穩定的溫馨的家庭的核心,其次才是對孩子的哺育和培養。
三、為孩子做所有的決定
在我國的傳統觀念里,「聽話」是一種優良品質,「聽話的孩子」也成為「好孩子」的代名詞。孰不知,過分聽話的孩子背後,往往隱藏著沒有主見、心理脆弱、缺乏自信心等問題。2-3歲的孩子處於自我意識的敏感期,他們開始形成「自我」概念,喜歡說「不」,拒絕「喂飯」,強烈要求「自己走」……開始了各種冒險嘗試。其實,孩子這些「不聽話」的表現,恰恰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正在發展,是成長的標誌,而不是在挑戰家長的「權威」。
心理學家認為,能夠同父母進行爭辯的孩子,長大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爭辯有助於孩子形成意志力,學到爭辯的藝術,得到應付衝突的訓練;有助於其明白是非曲直,與父母的觀點進行碰撞,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如果家長管束太多,孩子變得越來越聽話,就會逐漸失去獨立思考和行動的習慣與能力。
四、孩子無法學會「自律」
中國式親子關係里講究的「孝順」,這個「順」字卻來源於父母無上的權威,當高喊著「我是你爸(媽)!」時,父母那個溫暖的形象給孩子已經蕩然無存,剩下卻只是一個嚴厲冷酷的命令者。
也許有人會覺得,孩子我供吃供喝,那他就必須付服從我的命令!
但你有沒有仔細想想,這不正是馴化動物的邏輯么?
所謂的「我是為了你好」只不過是家長以愛之名束縛孩子的「牢籠」罷了。
對於父母來說,這種施加於子女身上的極度控制,其實是自我價值的實現與延伸,但同時卻抹殺了子女自身價值的實現為代價。
不要以家長的思想去限制孩子的子的想法,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真正的無私,應該是給孩子良好的教育,又給他自由。
所以,當下次再面對「我是為了你好」時,不妨試著「你開心就好」,也許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五、陪伴孩子,不走心
孩子天生就需要父母的陪伴,要是父母的陪伴不足,孩子的智力發育、情緒情感發育都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但是,很多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時候,走形不走心,人在心不在,以「陪伴之名」在干自己的事。
龍應台在《做父母也有「有效期」,最不該偷懶那十年》中提到: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實際上我們能陪孩子的時間真的非常有限,別等ta不需要你了,你才來後悔「為什麼孩子和我一點都不親?」
六、喜歡橫向比較
很多家長很喜歡對孩子進行橫向比較,最經典的就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橫向比較不是不可以,但這個「度」把握起來難度很大。
很多家長,從來不會吝惜在教育上費口舌,但許多時候只是在重複嘮叨,或者單純地比較評價卻從不分析,孩子根本不明白這樣的比較究竟對自己有什麼意義,這樣一來,他們就很難信服,至少不能理性地對待評價,甚至會覺得父母的評價是一種「精神暴力」,進而產生逆反心理。
七、不重視品格培養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似乎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股潮流,在生存壓力下掙扎的父母們,將這份焦慮投注到了下一代的教育上。於是,孩子還未出生就產前焦慮:還不會走路就送去各種早教,培養情商、記憶力等抽象學識;沒有形成數字概念便開始學數學,死記硬背也要讓孩子識字讀書……從表面上看寶寶能背會說,但過早學習知識不僅影響想像力的發展,降低孩子的可塑性,而且忽視了孩子身心成長的正常規律,對其長遠發展弊大於利。
對於2-6歲的幼兒來說,比起學習多少科學知識,他們更傾向於用看、聽、嗅、觸摸等感官運動來探索周圍環境。如果在這一階段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感覺統合刺激,很容易出現大腦和身體不協調的「感統失調」問題,為今後的健康成長留下隱患。「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嬰幼兒時期的發展不能不重視,但也別揠苗助長,反受其害。與其「望子成龍」不如「望子成人」,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性格和素養,而不是過早學習各種早教知識。
八、以孩子為生活唯一重心,沒有自我
在節目現場,朱媽媽一臉自豪的說自己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自己這一輩子都是為兒子而活,全部的世界只有兒子。現場的嘉賓和主持人都一臉不可思議,世界上怎麼會有這樣完全沒有自我的人存在。
70歲的年紀還要跟隨兒子一起生活,跑劇組,一日三餐盯著兒子吃,無論在哪裡都隨身帶著鍋,任何地方都可以變成朱媽媽的廚房。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大多數母親都能給孩子「牛奶」,但能給予孩子「蜂蜜」的母親並不多。
所謂「牛奶」,就是對孩子的照顧和關心。所謂「蜂蜜」,就是對生活的熱愛。
為什麼大部分媽媽給不了孩子對生活的熱愛?
答案說出來可能很殘忍——大概是因為絕大多數母親自己就不快樂吧!
媽媽以為自己的付出、隱忍能夠換來孩子的幸福和快樂,但是這種假象早就被聰明的孩子一眼看穿了。
曾經看到一個女孩說:「我不允許自己感到快樂。因為每次看到憂傷的媽媽,我就覺得我的快樂像個小偷!」
母親的哀傷、焦慮無形中傳遞給了孩子,也讓孩子不敢快樂、羞於快樂!
所以39歲的朱雨辰,直到今天也沒有辦法讓自己真正快樂起來。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最樸素、最深刻的願景,為了孩子不被落下,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沒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哪怕錢賺的不多,日子過得也並不豐裕,也要給孩子最好的一切,無限滿足孩子的諸多需求。父母能有意識地學會放手、不干涉兒女的生活。兒女能擺脫原生家庭的陰霾,勇於突破自己的舒適區,支持父母追求自我、找到精神慰藉。這大概才是「中國式親子」關係的最終解決之道吧。
反思自己,八條里大概中了四條吧。感覺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我家不是「喪偶式育兒」,父親有好好承擔起他的那份責任。關於孩子教育,真的一點不能放鬆,當然,也一點不能焦慮,我的焦慮,肯定會反射到孩子身上。
希望所有的寶寶都能無憂無慮地長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