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節目洶湧而至,文化名人不夠用了
5 人贊了文章
文|一炸整理(珞思影視研究組)
進入到2017年以來,文化節目脫離小眾範圍,走到大眾面前。在一連串文化節目逆生長的同時,有一群人也漸漸成為綜藝熒屏的常客:繼《百家講壇》捧紅于丹、易中天等文化名人之後,伴隨《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中華好詩詞》等一批文化綜藝的集體復興,又一批文化學者以繁忙的姿態重新在熒屏活躍起來。
紀連海、酈波、康震、蒙曼、張大春、楊雨……一大波具有教育、文化研究背景的學者、導師進入大眾視野,文化節目對這一批文化名人的消費,真的是好事嗎?
你可能不知道他們的學術成就
但一定看過有他們露臉的文化節目
上一輪文化節目與文化名人的集中亮相,或許要追溯到《百家講壇》,當時,伴隨節目內容備受觀眾青睞,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一批文化名人第一次較為集中地走入觀眾的視線。
今年年初,一系列文化節目突然「回潮」,以大範圍的姿勢為大眾重啟這座「文化名人庫」。一方面,康震、酈波、蒙曼、楊雨、錢文忠等已經在《百家講壇》上拋頭露面過的文化專家再度大規模「復出」;與此同時,紀連海、蔣方舟、余世存、張大春、劉震雲、張一清等各界文化名人也集中爆發——你可能不知道這些專家們的學術成就或者專業著作,但一定看過有他們坐鎮的文化節目。
引入傳媒獨家一篇文章的統計數據,從2015年至今,以下為部分文化名人上綜藝「打卡」的出鏡記錄:
酈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5年任《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嘉賓
2015-2016年《中國成語大會》嘉賓
2016年任《最愛是中華》導師
2016-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評委
2017年任《耳畔中國》嘉賓
2017年任《中華好詩詞》嘉賓
2017年任《國學小名士》嘉賓
康震,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5年任《最愛是中華》導師
2015年任《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嘉賓
2016年任《最愛是中華》導師
2016-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評委
2017年任《魅力中國城》嘉賓
2017年任《向上吧!詩詞》主考官
蒙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5年任《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嘉賓
2015-2016年《中國成語大會》嘉賓
2016年任《中國詩詞大會》評委
2016年任《中國謎語大會》嘉賓
2017年任《中國詩詞大會》評委
2017年任《魅力中國城》嘉賓
楊雨,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2016年任《見字如面》點評嘉賓
2017年任《一站到底》出題嘉賓
王立群,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
2015年任《中華百家姓》評委
2016-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評委
蔣方舟,中國青年作家、《新周刊》雜誌副主編。
2015年任《中華百家姓》評委
2015-2016年《中國成語大會》嘉賓
2017年任《向上吧!詩詞》嘉賓
張大春,輔大中文系講師、華語小說家。
2017年任《詩書中華》嘉賓
紀連海,中國民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北京師大二附中教師。
2015-2016年任《最愛是中華》導師
2017年任《向上吧!詩詞》嘉賓
劉震雲,著名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茅盾文學獎得主。
2017年任《向上吧!詩詞》嘉賓
文化名人資源頻繁被消費
文化類節目嬗變之路還有待摸索
2006年,隨著《百家講壇》的勢起,易中天和于丹的走紅,形成中國文化界一大現象。兩人的成功,被更多的視作是一種市場效應:據當年的數據顯示,易中天《品三國》和于丹《論語心得》的發行量都超過百萬,他們成功找到聯繫高深學問與平民百姓的一條快速通道。
有意思的是,近兩年,新一輪文化節目熱潮席捲而來,以嘉賓、評委、導師等身份,高密度引入文化名人。藉助這一波文化節目的東風,文化名人和專家們似乎重新迎來「破土」的上佳機遇。
然而,細看下來便會發現,今年以來,嵌入了明星效應的《朗讀者》《見字如面》等文化節目,與《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這類伴有競賽機制的節目還不盡相同。
眼下文化類節目的內容生產比較倚重於不同機制的搭建,這意味著,節目形態不能在曲高和寡或曲意逢迎之間作簡單取捨。《朗讀者》也好,《見字如面》也罷,二者的相似之處在於:除了文章與信件這一素材來源,選擇具有光環效應的朗讀嘉賓,是這類節目吸引更廣泛受眾的一條渠道。文化名人僅僅作為銜接節目內容推進的環節之一而存在。
即便是《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這類帶有知識科普和推廣功能的文化節目,文化名人在其中所能發揮的學術價值依然有限;《見字如面》中,作為點評嘉賓出現的楊雨和許子東,所能帶動的學術研究和討論更為微小。這與主推于丹、易中天等一批文化名人走紅的《百家講壇》有著本質性的模式差異。
所以,我們看到,幫助《朗讀者》從「無名」走向「現象級」的第一條傳播通道,仍然是擁有明星效應的董卿「首任節目製作人」的吸睛效果。《見字如面》《朗讀者》等節目熱播期間,明星朗讀人的名人效應也被高頻率地用在傳播推廣之中。
對於大多數文化節目來說,想要獲得市場關注,依舊逃不開名人效應,不管是觀眾還是廣告客戶。眼下這波文化節目熱,重新帶動了文化名人的出鏡,但值得注意的是,諸如酈波、蒙曼、康震等,都是已經上過《百家講壇》的老熟人。
縱觀這幾年的文化節目,文化名家的邀請也基本離不開這個已知範圍。這類節目以特約文化學者進行現場點評或評審的方式,依靠電視文藝產品來傳播文化。從成語到詩詞,從誦詩到讀信,回應的都是人們對「文化知識」的傳統守望。而節目對文化名人的引入,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從內容上尋求嚴謹的把關和學術權威的支撐。
而文化名人的「不夠用」,頗有些類似於去明星化的另一種演變形態。與文化學者一起,頻頻在文化類節目中「打卡」的明星,成為除知識以外,連接這類節目與觀眾情感勾連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新一季《看字如面》啟動在即,周迅讀信落淚的相關詞條便登上熱搜。
目前來說,文化節目還是離不開文化名人。與此同時,文化類節目在嬗變過程中要令觀眾欣然接受其新的形態,也同樣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驚喜於文化節目的全新嘗試,但要真正通過節目拉動大眾對文化產品的持久關注,仍有更多路要走。
編輯|廠長
推薦閱讀: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