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場生活實驗看中國人的價值觀
4 人贊了文章
文 / 藍一薰
為期一年的騰訊視頻·大型生活實驗節目《我們15個》即將如期結束。這個真人實景直播的節目,一年中,來來去去的居民有五十多位,性別不同,性格各異,職業技能各不相同,在平頂的相聚別離,就像一段濃縮的人生,喜怒哀樂盡顯其中;這個節目,看上去是一場生活實驗,但在我看來,這更是一場關於人性的實驗,關於價值觀的實驗。
做為一個觀察者,我與眾多粉絲一樣,曾經在無數個黎明、深夜跟著這流水一樣的居民哭哭笑笑,跟著一起感受投票的緊張,跟著感受離別的淚水,跟著感受迎接新人的喜悅,也為他們一次次實現新的小目標而激動,更為他們一次次顯示著人性的優點與弱點而不斷進行思考。
在我看來,這檔節目是成功的。成功之處在於,它通過一小撮人的集合表現,展現了大多數人內心深處的希望與矛盾之處,至少,平頂之上的居民們做為一個小團體的代表,充分展示出了國人在情感表達中不夠明朗的隱忍與含蓄,正是這種希望與矛盾的情感混合所在。
具體表現是:
一、一言不合就分道揚鑣。
我所指的這個分道揚鑣,在現實生活中,指戀人之間的分手,還有婚姻中的離婚,職場上的辭職,人際關係中的拉黑。
之前認識的一對戀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男生堅持婚後一定要和父母一起住,女生堅持不願意一起住,就為了這件事,婚事黃了。其實兩個人後來都不約而同的表達過,並不是非得要一起住,或者也並不是非得不能一起住,而是對方說話的語氣太強硬了,態度上受不了。言語上的堅持己見和情感上的獨立,在多數人看來是一致的,但實際上這種通過語言來堅持自己觀點的情感獨立,卻往往會影響情感的融合。
就像平頂居民的相處中,我所看見的,多部分時候,如果對某人有了不滿,往往不是當面說出自己的不滿,表達自己希望對方怎麼做,而是背地裡找第三人傾訴自己的苦惱。我當時觀察這些現象時,特別心疼鴿子,鴿子做為一名心理學博士,這個身份會讓居民們無形中形成情感傾訴的依賴性,所以每個人都會在自己情感上有傾訴慾望時,都來找鴿子。但鴿子畢竟是一位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應對這種需要做「傳話筒」的工作時,會感覺非常吃力。於是我們就會看到一個現象,很多網友會說鴿子不能協調人際關係,反而放大了大家的情緒。這種評價對於鴿子本人來說是不公平的,她進入平頂的身份,的確會令人產生情緒上的依賴,但她畢竟只是15位居民中的其中一位,而且,她的工作也沒有明確規定是為了疏導大家的情緒。
我記得當時有朋友詢問我說,假設我是鴿子,在這樣的一個環境,我會做的怎麼樣?我說:我不一定會比鴿子做的更好。因為在那樣的一個環境中,人性的變化是無法掌控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張,每個人都在竭力證明自己的「對」,他人的「不對」,在這樣的小環境中,協調起來反而會更難。
在職場上,一言不合就辭職的現象更多,大多數出現在剛踏入社會才幾年的人身上。跟主管一句話說不好,要辭職;感覺工作辛苦,要辭職;感覺受了委屈,要辭職。總之,感覺到不稱心了,就辭職,反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這種因為選擇很多而隨心所欲變換工作的做法,對個人的職業成長卻毫無好處。
短短一年的時間,在平頂,發生過無數次「我退出」「我不幹了」這樣的情況。
要麼是違反規則深夜翻牆而出,要麼是因為工作理念不同而脫口而出「大不了我離開」,要麼是各成一派「你干你的,我干我的」等等現象。我相信這其中有很多節目組無法控制的因素存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這並不是個別存在的現象,只是通過這一群人的行為,縮小了我們看待人的言行、性格、習慣、價值理念的距離,其實同樣的現象,在平頂之外的泱泱世界也依然存在;不同之處只是在於,在這個較為封閉的空間中,一言一行都會被放大;而在平頂之外,許多個人的行為會瞬間被新事物淹沒而已。但行為的共同性,無論在平頂之上,還是平頂之外,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
人際關係更甚,和誰一個觀點不融合,一句話不對口,立刻拉黑對方。而且被拉黑的那個也難以啟齒問清楚為什麼,所以一段關係,往往就在這種互不理會的拉黑中淡漠了。而事後說起來,也都是各有各的理。其實,到最後不就是為了說明「我才是對的」嘛。
二、言語上喜歡爭高下,私下裡喜歡論短長。
平頂的人際關係的確很複雜:表面上要保持彬彬有禮,但是私下裡又各種抱怨。這種複雜的情況,我相信並不是節目組人為可以做到的,而是每個個體的人性都是完全暴露在鏡頭下,這來來往往的15個,不就是一部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大戲嗎?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導演選人沒選對啊,為什麼不選一些更有代表性的人進入平頂啊?八個月都造不好一個廁所,是不是丟了中國人的臉啊?
我倒不認為這是丟中國人的臉,反而,我們需要藉此反思:在平頂八個月都建不好的廁所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不也照樣存在嗎?
領導讓做個事,心裡不樂意,嘴裡抱怨個不停,手裡的工作就拖著了,今天看明天,明天看後天,被問將起來,還嫌別人催的急。今天下定決心說要學個什麼,結果三天就沒熱情了,找個完美的「借口」讓自己改變初衷。這些,不都是在拖延嗎?
朋友托你辦個事,你明明辦不了,卻不明說,拖著,表面上有情有義,實際上可能會壞了事;或者你完成了朋友托你辦的事,朋友說謝謝你,你還要客氣一兩句:不客氣,應該的。客氣話說多了,朋友說:那我就真的不客氣了啊,你又覺得朋友不應該了。可是,這些「不客氣,應該的」話不都是你自己說出來的嗎?
我們總是在比較,哪一種教育方式更先進,哪一種管理方法更科學,哪一類溝通方式更人性化,但是說歸說,我們自己卻做不到身體力行。我們讀了無數的書,懂得了無數的道理,但是我們依舊過不好自己這一生。
不要比較,直接去做,做成了再說,行嗎?
任何時候,換個位置:如果這事換了我來做,我真的可以做的比現在更好嗎?
三、指責他人很容易,但是反思自己太難。
中國人在表達中有一個普遍現象:不擅長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期望,而更習慣指責對方,首先來說明一下,什麼是表達感受與期望呢?就是通過描述事實,把內心的感受真實的表達出來,並準確說明自己期待對方怎麼做更好。3個步驟:我聽見你說了什麼(我看見你做了什麼)+我內心的感受+我的具體期望。
句式:1、我聽到你說了XX話(我看見你做了XX事)+2、我的感受(很開心、愉快、歡喜、高興,或者我很難過、尷尬、傷心、驚訝)+3、我希望你可以怎麼做,我會更開心。
為什麼這麼表達更好呢?當人在溝通時,可以向對方真實的描述自己所聽見、看見的事實時,對方反而會更冷靜,而當可以準確描述內心感受時,對方才會了解到自己哪些話可以鼓舞你、哪些話傷害了你;而表達具體的期望,則可以讓對方清楚的知道怎麼對待你,是你喜歡的。如果我們說不出自己喜歡怎麼被對待,那麼同樣的,對方也將不知道該如何對待我們。
但在平頂居民的溝通中,大部分的時候並沒有在表達感受,而是在相互指責。比如:『你說的話是不對的』、『我就不喜歡你這樣說』、『你做的事情是不對的(完全不可能實現)』、『我就想這麼做』、『我不管你們怎麼想』、『某某是個什麼樣的人,』這些類似的句式,無論是在面對面的場合,還是在私下裡交流時,這種指責的言語經常會出現。
從心理上來說,負面的評價往往會將人性的陰暗面放大,而這種私下裡的討論他人的行為中,其實是顯示了人性的陰暗面的;人性的陰暗面顯示的越多,人的關注聚焦點就只會令人更加關注情緒的變化,而不是關注共同目標。其實做為一個觀察者,每每到了這種時刻,我都有些感受不愉快。
所以說,人在指責他人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時候,都是特別容易的,但反思自己卻特別難。
我們或許該反思:為什麼我們一邊要迫不及待的尋求他人認可自己,一邊卻又急不可耐地否定他人?
對待事情的態度,遠比事情本身更重要。在生活之外,我們不必神話任何人;在生活之中,我們也不必神話自己;每個人都無法單獨存在,在個人的普遍價值與大眾的普世價值之間,不要存在鴻溝,而要建立互通的橋樑。我想,這就是節目本身之於我的意義。
也許,做為一檔生活實驗,我們所看到的,也只是我們自己想看到的事實。就像前兩天剩餘的七位居民在溝通時所說的:外面的人只是看到我們的某一面,這一段生活,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這為期一年的生活實驗直播即將結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實驗在平頂之外還將繼續。
人生的每一天,未嘗不就是生活實驗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