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態農業 確保農業安全
4 人贊了文章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同時農業安全也是國家安全的基礎。近來,工業污染大量滲透到農業產業的各個鏈節,對我國農業安全產生新的威脅,潤緣化工產業鏈生態圈認為要高度認識工業(化工)污染對我國農業安全的衝擊,高度重視農業安全問題,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的安全係數。
耕地是農業生命線,保護耕地保持水土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命線。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過分依賴化肥。過度施肥已經造成我們耕地的貧瘠化。作物產量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基礎地力,一個是水肥管理。國外農業產量中,基礎地力(土壤本身肥力)貢獻率可達70%左右,而我國平均只能達到50%左右。我國土地瘠薄化的態勢可見一斑。地力不足,肥力來補。每到春耕時節,各地農資市場的化肥都堆得一座座小山似的。我國耕地不足世界的10%,卻使用了全世界1/3還要多的化肥。過量施肥進一步惡化了耕地質量,據潤緣化工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一些地方肥料、糧食投入產出比例已經降到1:1甚至更低,投入1塊錢的肥料只能增產1塊錢的糧食。這說明,單純依靠化肥增產的路子正越走越窄。
水資源瓶頸日益凸顯,地下水超采,導致一些地區產生地下水漏斗區,打井灌溉越來越來難,加上粗放的灌溉模式,極大造成水資源浪費,進一步加劇水資源短缺。
工業污染增多,毒地上的農業,食品安全的陰霾不散。所謂毒地,是指曾從事生產、貯存、堆放過有毒有害物質,或者因其遷移、突發事故等,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併產生人體健康、生態風險或危害的地塊。
緊鄰化工區或重工業區的農業,鄉鎮一些高污染企業對工業殘渣等有害化學殘留物,工業廢水的處理方式,基本是就地排放掩埋,或者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導致地下水嚴重污染,周邊農作物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這些存在巨大隱患的農作物又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造成惡性疾病集中式爆發,而長期在毒地上生活、工作更是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比如轟動世界的日本水俁病事件,水俁灣由於常年的工業廢水排放而被嚴重污染,水俁灣里的魚蝦類也由此被污染。甲基汞通過人們食用或接觸的魚蝦進入人體,被腸胃吸收,侵害腦部和身體其他部分。進入腦部的甲基汞會使腦萎縮,侵害神經細胞,破壞掌握身體平衡的小腦和知覺系統,重者神經失常,或酣睡,或興奮,身體彎弓高叫,直至死亡。
地力下降,農產品在色、味、形方面不如從前,已經很難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品質消費的需要,造成我國農業產品大量的積壓,農戶直接蒙受巨大的損失。
發展生態農業,是保證農業可持續化發展的必經之路,最終實現農村富裕繁榮。
農業供給側改革必須從農產品供應端的源頭髮力,扭轉農業頹勢,捍衛我們的十分珍貴的農業生產基礎資源。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改革創新和發展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後過剩產能上做「減法」,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
發展生態農業,保持生態環境,向環境要經濟效益。政府做好規劃,因地制宜提出「宜業、宜居、宜游」並重策略,讓創業生態與自然生態、文化生態和諧互動,傾力打造生態農業生態小鎮,通過農業生產結構、技術、裝備、標準等供給側改革,把生態優勢變為發展優勢,發揮最大產出效益,不僅賣出農產品,也將蘊含其中的生態環境價值和文化價值體現出來,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實現讓小鎮和產業、人才共生交融。
目前,浙江正規劃建設的特色生態小鎮,它們作為金融、科研、創意、休閑、養生等新興產業培育的新載體而欣欣向榮。這些立足於創業創新的特色小鎮,跟傳統工業園區、文化商業街區、休閑旅遊區大有不同。小鎮擁有青山綠水,講究環境保護,追求產業集聚;小鎮還設有接待中心、休閑場所、購物商場等設施,追求生活品質和人文情懷。
精緻農業成為石門休閑宜居小鎮敲門磚。浙江桐鄉的石門古鎮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石門灣現代農業示範區教授工作站」,交通大學農業專家教授在石門實地研究種植;同時設立種植基地,作為農業研究成果的展示與推廣平台,引進新型種子種苗工程、中試後的優良品種、畝均投資強度4萬元以上的設施農業以及家庭農場等,力求多管齊下,重點突破。
石門鎮堅持貫徹精緻農業開發的道路,提升農產品品質,同時加大農業基礎建設投入,接駁高速公路,實現石門鎮農業示範區三橫三縱的道路框架,為優質農產品走出小鎮提供交通快速通道。
同時依託石門的明清明居古建築,發展休閑旅遊業,而農業成為石門打造休閑宜居小鎮的敲門磚,進步一發展農村電商,農戶觸網,打造成農副產品集散地和鄉村旅遊點。
石門通過加快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打造綜合服務產業,農業園區變景區,把產品變精品,把農戶變成商戶,從而實現農產品增值、農業高效、農民增收。
農業生態小鎮多功能大循環農業的重要節點項目,降低成本、提升質量,還能養地,實現「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保持環境,創新要素集聚,將特色生態小鎮打造成為產、鎮、人三者有機融合的眾創空間。
——————————————————
2016農業投資機會
1)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除實施化肥零增長計劃外,還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肥料產品。有機水溶性功能性肥料,得到國家政策引導和市場青睞。發展有機水溶性功能性肥料,已成為行業共識。
打造綠色農資黃金組合,儘快擺脫我國農業長期依賴化肥種植的局面,必須讓生物肥與有機肥完美融合,生物有機肥與化肥完美融合,生物農藥與生物肥、有機肥完美融合。
2)土壤修復,千億的市場,2016土壤修復業務維持高速增長且有望進入發展空間大的危廢處置領域,垃圾焚燒和工業固廢僅在手訂單釋放將大幅增厚運營收入,兼具爆發性和穩定性。
3)農業產前的資源數據、土地流轉、農資供給;產中的智能生產、技術服務;產後的物流銷售、信息服務蘊含千億甚至萬億的市場空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