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華大集團:用高科技造福人類,就是科學的情懷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讀者轉發朋友圈

「基因科技造福人類」,這是華大集團的願景與使命。董事長汪建先生把這個抽象表達翻譯成了最樸實的語言:「未來,人人都可以活到100歲。」 為了理解基因科技將如何造福人類,以及人人活到100歲什麼時候能實現,《國家人文歷史》的記者訪問了深圳華大總部,採訪了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岩梅女士,通過她的講述,逐漸理解什麼是「基因科技造福人類」,也多少了解到人類如何能活到100歲。

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朱岩梅

積極與國際接軌,在艱難地起步的華大

如今,只要提到 「基因」這個話題,立刻將在網路上引發激烈爭論。公眾人物常常會在一些場合針對基因問題大發宏論,以此表達自己對人類前途的憂慮和關心。雖然,大多數人根本無力在技術層面理解基因工作的原理和深遠意義,但大V和大眾對基因問題關切本身,就證明了基因已經成為深刻影響人類的一項高科技「黑技術」了。

20世紀40到50年代人類認識到DNA是遺傳關鍵物質以來,世界主要國家便把基因科學視為下一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方向,投入驚人的資源進行研究,使得基因方面的研究不斷取得重大突破。科學家認為,基因工程是人類認識人類更好的路徑,更是一件能改善人類本身的科學利器。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1990年,一項規模宏大、跨國跨學科的巨型科學探索工程拉開了序幕。這就是人類為探索自身奧秘所走出的最重要一步——人類基因組計劃

(Human Genome Project,HGP)

。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中國,六個國家的科學家們,用了近13年時間,測定人類染色體中所包含的30億個鹼基對組成的核苷酸序列,基本完成了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測序工作。

在這項旨在辨識其載有的基因及其序列,最終嘗試破譯人類遺傳信息的偉大工程中,正是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BGI)

的前身,北京華大基因研究中心承接了工程中中國部分的絕大多數工作。

 「站在今天的視角,我們自然知道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價值。當年的幾個發起人恐怕是不能完全地認識到,參與到這項工程的影響有多重大。」朱岩梅說:「當年只知道這是一個科學界重要的大工程。假設華大當時沒有代表中國加入這個人類基因組計劃,中國在基因科技上便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中國基因產業或許只有現在的1/3。更重要的是,如果當時中國缺席了,在國際上將徹底喪失在這個領域的話語權!」

實際上,只要看看當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時的牽頭國家就能發現,一些科學之外的因素若有若無地存在:美、法、英、德和日,這幾乎就是西方發達國家第一集團的全部,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能擠入這一俱樂部,並且成為牽頭國家之一,除了中國國力上升的背景之外,也有于軍、汪建、楊煥明和劉斯奇幾個創始人的努力。在回憶起這段國際合作項目的往事時,朱岩梅博士頗有感慨,雖說中國部分只佔整個全球項目的1%,但即便是這小小的一點,也不是外國人大發善心,想起來要分給中國科學家一杯羹的,而是中國科學家們主動出擊,自己爭取來的。「沒有像奧運會一樣重在參與,要平分給每大洲每個國家多少份額,在這種國際重大科學問題上也是不可能的,完全都是憑國家硬軟實力說話。」

華大基因四大創始人

當時,于軍和汪建正在華盛頓大學求學。華盛頓大學剛好就是這項計劃的承辦大學之一,因此他們得以對這個問題有了直觀的了解。此時,國內對這項工程的認知還尚有一定局限性,覺得太超前,有的地方連基因組計劃是什麼都不太清楚,在財力和科學家隊伍上準備都略顯欠缺。這幾個人商量了很久,覺得既然在美國人的實驗室里,其實也是他們這些人在實際做,為什麼不拿到中國的實驗室來做呢?加上美國的相關核心決策人實際上就是他們的導師,也是在一起工作的教授,因此就順利地申請下來了。

拿下來並不意味著勝利。1999年,華大加入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最開始的時候還是以科研為主,正如朱岩梅告訴大家的那樣:「這個事情開始就是做科研。因為這個領域太前沿了,整個國內還沒有意識到。但幾位創始人因為接觸國際學術前沿,知道這個是發展方向,就想辦法找國家支持,希望通過說服影響國家科技相關部門進行布局,主動設立一些相關指南和課題。」但這又談何容易?大多數現代科研都是一個燒錢的無底洞,當年華大在做第一個中國人基因組的測序工作時,花費高達3000萬人民幣,卻根本看不到任何產業曙光,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應用於臨床。對於大多數不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競爭的大眾來說,很容易產生質疑。所以,這就迫使華大只能走上一條自己養活自己之路。除了想辦法申請科研經費之外,華大還跟國外大學科研院所合作。這些國外大學申請到科研經費,然後外包給華大做。就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華大慢慢就發展成了全球測序行業的老大,為大學、科研院提供的測序服務總量一度佔到全球40%的份額。

今天,華大在很多領域,特別是對中國至關重要的農作物測序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目前,全球共有188種主要農作物完成基因組測序,其中華大主導和參與了130多種,佔70%;全球海產品基因組測序,中國部分的70%是華大參與完成的。「假如華大沒有參與這個工程,沒有這樣一個重大舉措,對於今天的中國來說,許多科技應用是不可想像的。我想,至少在基因工程的帶動作用方面,華大還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吧。」朱岩梅笑道。

 

用高科技造福人類,就是科學的情懷

2006年下半年,隨著二代測序技術逐漸成熟穩定,華大開始面臨一個如何擴大,將研究成果保持並且深入發展下去的問題。正在汪建考慮找一個地方合作建立科研平台時,深圳市遞來了橄欖枝。

「大家都知道深圳在基礎研究方面是薄弱的,為什麼深圳願意支持華大呢?」朱岩梅解釋道,「正是因為深圳已經在發展中意識到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意識到基礎科研水平不足這個問題,將來一定是企業和產業持續發展的瓶頸。正因為如此,深圳張開懷抱,大力引進一些這樣的研究機構。」

正是借著這個契機,華大來到深圳市,從純科技服務起步,找到第一個臨床應用的項目,開始從純科研真正轉變為有持續收入的組織。不過,在這種轉變中,華大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用基因科技造福人類。「2012年的時候,我們還沒有盈利,測序儀也還沒有完成國產化自主化,但是我們堅信,這個技術不管是用什麼樣的平台,它就是可以造福老百姓的。所以,不管這條造福的路有多麼艱難,我們都會堅持。」朱岩梅這樣說道。

華大深圳總部

「一個民營企業,要將造福人類作為自己的理念,這註定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事情。不僅對企業,對個人來說也是如此。這個過程當中也有很多誘惑,比如說資本的風起了,很多資本追逐著這個風口,應該怎麼辦?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未必是最優秀,看起來最有可能成功的人,或者最聰明的人留下來,真正留下的是一群最堅持的人。我相信,如果一個人活得有精神氣,真正相信他所做的事情的價值,相信它能造福人類,相信它有意義,那他就會堅持到看到的那一天。我想,不管是華大還是其他什麼事業,甚至一個黨派、一個國家都得有這種精神。」

為什麼華大被人戲稱為「四不像」?因為從組織結構上看,華大像學院又像研究所,但同時又是企業和公益組織。「四不像」這個比喻,朱岩梅不排斥。在她看來,這實際上是具有深遠社會意義的探索和創新。在過去,企業就是企業,慈善機構就是慈善機構,NGO就是NGO。人們把盈利和非盈利看得涇渭分明,在潛意識中總認為掙錢的人就沒情懷,有情懷的事情必須要不缺錢的人才能做。但朱岩梅並不這麼認為,她覺得,科學也好藝術也好,永遠都不是單純為了解決眼前問題而服務的,它有著更長遠的意義,就拿科技來說,如果能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社會的進步,比如用基因科技造福人類,這難道不也是用科技的方式在做慈善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科技公司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慈善。就像華大在生命科學領域,能夠通過自己的科技向更多的國人提供便利。同時,對中國人的疾病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帶動新的技術研究,為中國人克服疾病提供更多幫助,實際上也就是為全球人類克服疾病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科學和企業相結合,用科技為人類提供更多福祉,正是科學以及高科技企業最大、最深遠的情懷。

倫理、前景和未來

雖然基因研究已經成為科研前沿風口,但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有不少對人對這項技術提出了質疑。對於這些質疑,朱岩梅自有道理,她告訴我們:「實際上,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牽頭人是全球頂尖的生命科學家,但在宗教信仰上,他同時也是虔誠的基督徒,甚至不少遺傳學家和他一樣,也都是基督徒。但他們在對待基因研究的倫理問題上,反而比那些一知半解的人要開放許多,是真正在用科學辯證方法來看待這些問題。」

華大自主研發的測序儀

朱岩梅指出,從1990年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划起,人們對其中的倫理問題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實際上,科學告訴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甚至有時候有些基因問題就像硬幣的兩面,既存在優勢也存在劣勢。比如說地中海貧血,是因為血液紅細胞呈鐮刀型,這樣的血細胞能有效抗瘧疾,在瘧疾肆虐的過去這是優勢,但今天瘧疾基本上可以遏制住了,而地中海貧血就變成困擾一些人類的疾病。那麼,我們到底是要通過基因技術,將這些問題識別出來,想辦法防止這樣的疾病困擾人類呢,還是說讓大家都不知道,讓受罪的人就在那受罪呢?其實從歷史經驗來看,這種倫理問題是永遠存在的,倫理也是生產關係一部分,也是生產力決定的。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在不斷變化,生產關係也會隨之產生變化,原始社會的倫理就和我們現在的倫理不同。我們所能夠做到的,就是不斷用科學技術的發展來推動社會進步,進而讓倫理產生更符合社會進步的變化。

朱岩梅告訴我們,她曾在諾貝爾博物館買到一把尺子。上面用每一年一個厘米的刻度記錄了那一年最有代表性的重大科學貢獻。這把尺子的前199個刻度,都跟中國毫無關係,日本、南非都有,但中國沒有。只是在最後一個刻度標記著人類基因組計劃,雖然由於參與人數眾多,不符合諾貝爾獎頒獎條件,但它對人類的意義,它的影響力,卻是壓軸的。對此,朱岩梅說:「我相信人類基因組計劃對人類的貢獻,能超過一百年的諾貝爾獎的總和。雖然在這個計劃中,中國只有1%,但這意味著在這把尺子上沒有交白卷,留下了自己的印記。華大能夠參與其中,這是一個很偉大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們不管面臨多少的質疑,多少不理解,我們也把質疑當作常態。我們期望,未來在這把尺子上,中國人能夠留下更多的刻度。只有這樣,中國才能說得上是一個發達國家,中華民族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強盛的民族。在這條道路上,華大將會和中國一起努力,繼續前行!」

喜歡本文的各位,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點擊進入 「果粒時刻」小程序界面


推薦閱讀:

TAG:科學 | 科技 | 人類 | 高科技 | 改革 | 情懷 | 開放 | 高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