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的焦慮,源於慾望太多,志氣太小

自打路上讀書開了【問編輯】的欄目之後,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如同雪崩一樣淹沒了編輯部。

路sir我偶爾會過去瞄一眼問題,發現這裡面還是有不少關於求知的困惑。

為了幫編輯大大們分擔一下解答壓力,路sir翻出了思想家梁漱溟的幾篇小文,也許就能幫你找到多年未解的答案哦。

如果你有更多苦思不解或天馬行空的問題,歡迎加讀小妹的微信:duxiaomei01,入群一起探討~

《求學與不老》

我常說一個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時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因青年比較有勇氣,喜奔赴理想,天真未失,衝動頗強,煞是可愛也。然此不過以血氣方盛,故暫得如此。及其血氣漸衰,世故日深,慣於作偽,習於奸巧,則無復足取而大可哀已!往往青年時不大見銳氣的,到後來亦不大變;愈是青年見英銳豪俠氣的,到老來愈變化得利害,前後可判若兩人。我眼中所見的許多革命家都是如此。

然則,吾人如何方能常保其可愛者而不落於可哀耶?此為可能否耶?依我說,是可能的。我們知道,每一生物,幾乎是一副能自動轉的機器。但按人類生命之本質言,他是能超過於此一步的「機械性」;因人有自覺,有反省,能了解自己,——其他生物則不能。血氣之勇的所以不可靠,正因其是機械的;這裡的所謂機械,即指血氣而言。說人能超機械,即謂其能超血氣。所以人的神明意志不隨血氣之衰而衰,原有可能的:——那就在增進自覺,增進對自己的了解上求之。

中國古人的學問,正是一種求能了解自己且對自己有辦法的學問;與西洋學問在求了解外界而對外界有辦法者,其方向正好不同。程明道先生常說「不學便老而衰」。他這裡之所謂學,很明白的是讓人生命力高強活潑,讓人在生活上能隨時去真正了解自己;如此,人自己就有意志,亦就有辦法。如果想免掉「初意不錯,越作越錯,青年時還不錯,越老越衰越錯,」就得留意於此,就得求學。近幾十年來的青年,的確是有許多好的;只因不知在這種學問上體會、用工夫,以致卒不能保持其可愛的精神,而不免落於可哀也。惜哉!

右為

梁漱溟

《慾望與志氣》

在這個時代的青年,能夠把自己安排對了的很少。在這時代,有一個大的欺騙他,或耽誤他,容易讓他誤會,或讓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慾望當志氣。這樣的用功,自然不得其方。也許他很賣力氣,因為背後存個貪的心,不能不如此。

 

可是他這樣賣力氣,卻很不自然,很苦,且難以長進。雖有時也會起一個大的反動,覺得我這樣是幹什麼?甚或會完全不幹,也許勉強幹。但當自己勉強自己時,讀書做事均難入,無法全副精神放在事情上。甚且會自己搪塞自己。

 

越聰明的人,越容易有慾望,越不知應在哪個地方擱下那個心。心實在應該擱在當下的。可是聰明的人,老是擱不在當下,老往遠處跑,煩躁而不寧。所以沒有志氣的固不用說,就是自以為有志氣的,往往不是志氣而是慾望。彷彿他期望自己能有成就,要成功怎麼個樣子,這樣不很好嗎?無奈在這裡常藏著不合適的地方,自己不知道。自己越不寬鬆,越不能耐,病就越大。

所以前人講學,志氣慾望之辨很嚴,必須不是從自己軀殼動念,而念頭真切,才是真志氣。張橫渠先生頗反對慾望,謂民胞物與之心,時刻不能離的。自西洋風氣進來,反對慾望的話沒人講,不似從前的嚴格;殊不知正在這些地方,是自己騙自己害自己。

《心理的調整》

大家來到此地,都抱有求學研究之志,但我懇切的告訴大家說:單是求知識,沒有用處,除非趕緊注意自己的缺欠,調理自己才行。要回頭看自己,從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這才算是真學問,在這裡能有一點,才算是真進步。

 

調理自己要注意心思與心情兩面。

心思方面最要緊的是要條理清楚。凡說一句話,或寫一段文字,或作一篇文章,總要使其清楚明白。一篇東西,得要讓它有總有分,對一個問題也要能仔細分辨。如缺乏條理,徒增多知識是無用的,因為知識是要用條理來駕馭的。

至心思之清楚有條理,是與心情有關係的。在心情不平時,心思不會清楚,所以調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對心情應注意的有兩點:一是懈,一是亂。懈或散懈,是一種頂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則這人一毫用處沒有。社會上也不會有人去理他,在寫日記時的苟且潦草敷衍對付,都是從懈來。日記寫得短不要緊,最不好是存苟偷心理。一有這心理,便字不成字,話不成話,文不成文。苟且隨便從散懈心理來,幹什麼事都不成不像,這就完了。

 

亂或暴亂,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點激動,內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與自己衝突,容易與旁人衝突,使自己與環境總得不到一個合適。暴亂或偏激,與散懈相反;散懈無力,暴亂初看似乎有力,其實一樣的不行。因其都是一種機械性,都無能力對付外面變化,改造環境。這種無能的陷於機械性的人是可憐的。然則如何可不陷於機械而變成一個有能力的人?

 

這是要在能自覺,不散懈,亦不暴亂,要調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這就是改變氣質的根本功夫。

調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夠時,可以休息。在我們尋常言動時,絕不可有苟且隨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時候,尤須集中精力。除非不說不做,一說一做,就必須集中精力,心氣平穩地去說去做。

譬如寫一篇文章,初上來心很亂,或初上來心氣尚好,這時最好平心靜氣去想,不要苟且從事,如果一隨便,就很難得成為一氣。所以我們的東西不拿出則已,拿出來就要使他有力量。諸同學中有的卻肯用心思,但在寫文章時,條理上還是不夠,有隨便苟且之意,字句讓人不易看清楚。有的同學還更差些。這不是一件小事體,這是一個很要緊的根本所在。

 

所以大家要常常回頭看,發見自己的缺欠,注意去調理。做事則要集中精力去做,一面須從容安詳,一面還要挺然。挺然是有精神,站立得起。安詳則隨時可以吸收新的材料,因為在安詳悠閑時,心境才會寬舒;心境寬舒,才可以吸收外面材料而運用融會貫通。否則讀書愈多愈無用。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0.18-1988.06.23),蒙古族,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原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開封。中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國最後一位大儒家」之稱。

梁漱溟受泰州學派的影響,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取得可以借鑒的經驗。一生著述頗豐,存有《中國文化要義》、《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唯識述義》、《中國人》、《讀書與做人》與《人心與人生》等。

熱文閱讀推薦

戳圖片進入閱讀

責編|Hedwig

封面|梁漱溟

-

看文章

微信公眾號|一點資訊|今日頭條|知乎|網易蝸牛讀書|搜狐|企鵝號

聽音頻

路上讀書app&小程序|微信讀書|喜馬拉雅|十點讀書|蜻蜓FM|鳳凰FM|華為音樂|網易雲音樂|今日頭條|噹噹雲閱讀|百度閱讀|百度傳課|百度愛聽

|小米音箱|小米電台|多看閱讀|有書共讀

加讀小妹

微信:

duxiaomei01

參與話題討論,提前獲取福利信息,

一起玩耍~

???

路上讀書長期對外徵集作者

一經選用 稿酬優厚

請將個人簡歷及作品投遞至

郵箱

lushangdushu@auto-learning.com


推薦閱讀:

TAG:焦慮 | 慾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