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黑格爾對孔子的評價
來自專欄知白文化雜談15 人贊了文章
以下是德國黑格爾對孔子的評價:
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其他民族裡也能找得到。
孔子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上的訓誡,除此我們不能獲得任何特殊意義上的東西。
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也是一本道德教育的書,這本書內容要豐富了,也更為好看些。
我們根據孔子的原著可以斷言,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
我不得不佩服黑格爾的尖銳而直白,簡短而精鍊。他在閱讀了經過翻譯的《論語》以後給予了孔子批判性的結論。拋開種種排外情緒,他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以哲學的角度,作出自己的評價,雖然很尖刻,我們甚至懷疑他有排外性,但我認為,從哲學角度來說,基本是客觀的。誠然,我們現在認識的孔子或許是已經經過了兩千年的不斷的優化過程的孔子。這一點可能黑格爾是想不到的。因為這是我們中國所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就是把一個公眾人物不斷打造成為一個神聖以達到榜樣的作用,把他身上所有的缺點都掩蓋了,把不是他的優點加上了,於是我們成了我們今天頂禮膜拜的神聖。如果我們要說些不是或事實可能就會面臨著統治者或公眾的批評、謾罵甚至是打擊或傷害,因為他們會覺得你是跟他們在作對,破壞公眾的信仰,敗壞了風氣,甚至。。。而西方卻能保持一種該是怎樣就是怎樣的哲學批判的態度去評價任何一個人,他們也不會因為一個人有缺點就不是值得尊敬或者不再偉大。反之認為,再偉大的人都會有種種缺點和不足,所以聖經中許多的神都是有缺點的,但他們依然惠敬重和熱愛這些神。這就是東西方文化觀點的重要差異。但黑格爾並沒有對中國文化觀念的深入了解,當然,不可能作出那麼符合我們國情的評價。能了解這些差異,你就能明白他的評價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排外的情緒的表達。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