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里河水讓人懷孕的秘密:是寄生蟲!我往河裡放了寄生蟲!

西遊記里河水讓人懷孕的秘密:是寄生蟲!我往河裡放了寄生蟲!

來自專欄 Dizzy In Science1,154 人贊了文章

上個世紀中期,我國南方的很多鄉村都呈現出無限生機。一到播種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會到水裡幹活謀生。

儘管條件艱苦,但大家能有說有笑,鄰裡間其樂融融。然而突然有一天,一種被稱為「瘟神」的怪病降臨,打破了這片安逸。很多村民迅速消瘦下來,身子只剩下一張皮和骨頭。他們個子也越發矮小,看上去像侏儒一樣,逐漸失去了勞動力。

可同時,他們的肚子卻像懷孕似的在不斷變大,甚至大到能將肚臍眼往外翻了。當時只要在肚子上輕輕扎一針,就會腹水從針眼裡出來,十分駭人。

更可怕的是,每天都有人被它奪去的性命,籠罩著一股令人窒息的絕望。未患病的村民只好在慌亂中收拾行李,離開家鄉,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沒過多久,原本欣欣向榮的村子就變得一片荒涼,讓人不敢踏足。

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一種令人聞風喪膽的血吸蟲病。它是危害我國乃至全世界人民身體健康的重大傳染病之一。據統計,上世紀50年代血吸蟲病流行區遍布我國大江南北。患者將近1000萬人,其中晚期病人60萬人,約有1億多人口受到威脅。*

*註:數據來源當代中國國史研究.

慶幸的是,經過我國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全國有200多個縣區達到了消滅血吸蟲病的標準。我國血吸蟲病流行區內的人口血吸蟲的平均感染率由1957年的11.37%下降到目前的3.67%以下。

由於血吸蟲獨特的生活習性,隨時都有捲土重來的可能。所以迄今為止,仍有許多血防人員一刻都不敢鬆懈,奮戰在防治血吸蟲的前線。

血吸蟲,又稱為裂體吸蟲,隸屬於扁體動物門,其下面包含了19個屬。它們的成蟲大多呈圓柱狀,有雄有雌,但兩者體型相差甚遠。

雌蟲較為細長,雄蟲則短小卻粗壯得多些。之所以也稱為裂體吸蟲,則是因為雄蟲的腹部上有一條深溝,就像還未包裹上肉塊的漢堡包。

可別小看這溝,它能將比雄蟲細長的雌蟲全部包裹住。幾乎每個雄蟲都懷裡抱著一條雌蟲,通常這一抱就是一輩子。

就算雌雄合體,血吸蟲還是能輕易將頭部的吸盤吸附在宿主血管壁,吸取宿主的血液。在雄蟲吸取血液後,還得不斷地給懷裡的雌蟲喂血,共同成長。

當它們發育成熟之後,雄蟲和雌蟲就會不斷地進行交配、排卵。看起來這些成蟲的生活單調簡單,但是要順利發育為成蟲卻相當複雜。它需要經歷了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蟲等形態和生理改變後,才能最後發育為成蟲。

更為奇特的是,血吸蟲在進行有性繁殖之前,還會進行無性繁殖。當然,不同類型的血吸蟲發生的改變也會有所差異。比如埃及血吸蟲會從尿液排出,而日本和曼氏血吸蟲則會從糞便中排出。

不過,它們都必須要經歷中間宿主和終宿主才能順利走完一生。中間宿主一般為淡水螺類,終宿主則通常是哺乳類動物。

具體來說,它們的幼體會先在淡水螺類體內棲身。淡水螺的種類和地理分布也成為區分不同血吸蟲的重要依據。

要想發育為成蟲就還必須找哺乳動物做終宿主。而寄生在人體內的血吸蟲的主要有三種,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日本血吸蟲、曼氏血吸蟲和埃及血吸蟲。

此外,在部分地區還分布有間插血吸蟲、湄公血吸蟲和馬來血吸蟲等。

這當中,日本血吸蟲導致的疾病是所有人類血吸蟲病中唯一的人畜共患病。除了人類之外,像牛、豬、貓、鼠等都是它們的終宿主,分布非常廣泛。

而上個世紀在我國廣泛肆虐的正是日本血吸蟲。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宿主就是釘螺,也是它唯一的中間宿主它的外表十分堅硬,就像一顆顆小螺絲,呈尖圓錐形狀。跟我們熟悉的田螺一樣,它同屬於腹足類貝類,喜歡棲息於淡水水域。

我們不禁要想,為什麼它的中間寄主單一卻能成為危害最嚴重的寄生蟲呢?接下來,我們就來重點聊聊日本血吸蟲的生命周期以及它在我們人體內寄生的全過程。

通常而言,日本血吸蟲的成蟲寄生於我們人體的門脈-腸系膜靜脈系統。雌蟲會在我們腸粘膜下層靜脈末梢內進行產卵。

產下的蟲卵會通過腸壁進入腸腔,隨我們的糞便一起排出體外。不能排出的卵則很快就死亡了。而順利排出體外的蟲卵則必需入水才能進一步發育成毛蚴。

不過,毛蚴只會在水裡游來游去,還不會覓食。它們需要靠體內存儲的糖原提供能量,並四處尋找中間宿主的釘螺。據估計,它們要是10小時之內找不到釘螺,就會活生生餓死。但一旦發現釘螺之後,毛蚴就會迅速通過釘螺的足部鑽入釘螺體內,發育成母胞蚴。

之所以稱為母胞蚴,是因為它們擁有強大的無性繁殖能力。無需進行交配,就能複製出很多自身的副本,這些副本就叫做子胞蚴。

當子胞蚴再進行多一次無性繁殖,又演變成大量的尾蚴了。儘管被感染之後的釘螺也活不久了,但在它死亡之前,就已養成上萬條尾蚴了。

尾蚴

而這些尾蚴大部分會從釘螺體中逸出,並漂浮在水的表層遊動,尋找終宿主。這時,當人或其它哺乳動物與含有尾蚴的水(疫水)接觸時,尾蚴就會迅速鑽入我們的皮膚。

對我們人類而言,有尾蚴這樣的外敵入侵時,免疫大軍也立馬出動攻擊。在廝殺的過程中,便會引起尾蚴性皮炎,主要表現為癢、紅斑、丘疹等癥狀。

可即便再彪悍的免疫大軍,也難免會有漏網的尾蚴。之後,尾蚴將尾巴扔掉之後,就化身為童蟲,潛入人體的靜膜或淋巴管中。緊接著,童蟲就會尋找機會,進入血流或淋巴液到右心、肺、再到左心等,在人體內四處移行。

直到抵達肝部的門靜脈時,它們才會停下腳步,在那裡發育,成長。大約兩個月之後就進入成蟲階段,進行雌雄合體,不斷進行交配和排卵。

在這期間,它們會大量吸取人體內的血,誘發人體的免疫性疾病,使人日漸消瘦。當蟲卵大量在肝臟內聚集,則會嚴重損傷我們的肝功能;

而我們的肚子里會出現積水,再加上脾臟不斷膨大,看上去就像孕婦;所以,這也會出現民謠說的那樣:「女子肚大不生仔,男子也成大肚娘。」

此外,它可能會引發消化道出血、闌尾炎等一系列併發症,將人折磨地痛不欲生。

同時,蟲卵會在人的結腸內形成肉芽腫,當肉芽腫增生時,可轉化為結腸的癌前病變甚至結腸癌。但一般而言,血吸蟲致癌的惡性程度較低,發生率也較低。

當卵順著患者的大便排出,流入周邊水源,又可以啟動下一個生命周期。只要人們的皮膚接觸到疫水,無論男女老幼都可能會發病。因此每個人都是血吸蟲病的易感者,令人防不勝防。

像喜歡玩水游泳的少年兒童,靠水謀生的漁船民、農民等接觸疫水的幾率很高,都屬於高危人群。只是不同的人群感染髮病情況會有所不同。臨床上主要將血吸蟲病分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蟲病。

如今隨著醫學的發展,針對這些血吸蟲病都有相應藥物進行救治了。其中,治療血吸蟲病的首選藥物是吡喹酮,副作用小,療效好,對血吸蟲的幼蟲、童蟲及成蟲均有殺滅作用。

在那個醫療水平還十分落後的年代,人們對血吸蟲病並不了解,導致了其泛濫。據統計,當時全國共有13個省、378個縣的1000多萬人患此病,血吸蟲病由此被稱為「瘟神」。

不過,從50年代開始我國就掀起了浩浩蕩蕩的防治血吸蟲行動。與大多數寄生蟲傳染病類似,防治的方法無外乎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實際上,只要有一個生活環節出了問題,血吸蟲就會死亡,無法感染人類了。所以,當時人們採用的方法主要是消滅釘螺、糞便管理以及對患者進行隔離。

可由於當時經濟不發達,這些方法實施起來可謂是異常艱辛。就拿滅螺來說吧,人們最初採用的是人工撿螺法。

當時各地政府動員幾千甚至是上萬人,手裡拿筷子和紙袋。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將釘螺一個個捉起來裝入袋中。由於效率實在太低了,專家們之後才想出了築壩、圍墾、土埋法等物理滅螺法等。

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還採用氯硝硫胺等滅螺藥物,延長滅螺的效果。

除了滅螺之外,還要對糞便管理,達到消滅從人體內排出的蟲卵的目的。他們要求糞便先灑砒酸鈣,然後做堆漚處理,之後才可以做農家肥。

當時村民不懂如何操作,血防人員就挨家挨戶上門指導操作。

但這也時常遇到堅持不願意合作的人,他們只好上門收集糞便,親自幫村民處理。

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血防站通知村民把糞便樣本送到血防站查蟲卵,避免糞便排出水中。

可惡的是,還有人造謠稱血防站收集人糞是要做妖術,決不能讓他們進門。

血防站的人只好挨家挨戶上門進行解釋,懇求他們進行糞檢。一個檢查站通常要負責幾千甚至上萬村民的糞檢。不少護士因夜以繼日地檢查糞便,連續幾日都吃不下飯。但他們默默忍受著這一切,只為早日能消滅血吸蟲病。

經過幾十年的奮戰之後,目前全國有200 多個縣區達到了消滅血吸蟲病的標準。但迄今為止,生活在我國帶蟲釘螺並沒有完全滅絕。釘螺的繁殖能力很強。

據估計,只要有三、五隻母螺殘留,來年它們就能繁衍出千萬個子孫後代,讓水體再次布滿血吸蟲尾蚴。儘管目前血吸蟲病已經較為罕見了,但仍有無數血防人員持續進行著消除血吸蟲病攻堅戰。

因為一旦稍作鬆懈,血吸蟲病就可能死灰復燃、捲土重來。

科學家也不斷對血吸蟲以及蟲卵進行研究,爭取早日研製出能夠防禦血吸蟲病的疫苗。目前看來最有希望,是一種叫SM-p80的鈣蛋白酶,其在動物實驗取得了不錯的結果。但現代藥物研究必須非常謹慎,預計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才可能真正用到人類身上。

而對我們這代人來說,血吸蟲病似乎是相當陌生的疾病了。但其實,國內還存在不少血吸蟲流行的地區,只是血防人員早就身先士卒排查好了,並在其疫區豎立了警示牌來提醒我們。

可總有那麼幾個人會因為好奇,無視警告跑去接觸疫水,從而給自己帶來疾病。這不僅害苦了自己,也浪費了奮戰多年的醫護人員的心血了。

*參考資料

Schistosoma.Wikipedia. 14 September 2018, at 16:42 (UTC).

"Schistosomiasis Fact Shee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trieved 10 August 2011.

血吸蟲.世界衛生組織

尋古識今|血吸蟲防治運動與人口增長 作者:李楠/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20世紀50年代「防治血吸蟲病」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

我國血吸蟲病傳播阻斷實現路徑的探討.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誌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寄生蟲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