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種「燒壞了」的茶器,居然意外地成了貴族!

一種「燒壞了」的茶器,居然意外地成了貴族!

來自專欄懂茶帝5 人贊了文章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無茶不成席,無席不成茶

茶具是茶席風格最主要的載體,我們從對茶的追求,到對茶器的收集,黑陶的古風、紫砂的溫潤、粗陶的真摯、白瓷的細膩,均可為一方茶的天地,使我們沉醉其中。

小懂最近發現一個很特別的茶器材質,如果你用膩了紫砂、白瓷、建盞等茶器,不如和小懂一起了解一下吧!(先賣個關子^_^)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發明瓷器的國度,最初的它就像一個五感全部打開的孩子,好奇心充沛,樂意從「每一個意外」當中吸取經驗,反覆實驗,將「意外」變成作品。

而今天小懂要說的這個材質,就是一個「意外驚喜」——茶葉末釉

▲清乾隆茶葉末釉瓷筆洗

美麗的「意外」

唐代,在中國北方的一些燒造黑釉的窯場,窯工們因燒黑釉瓷過火而無意中燒出了茶葉末釉,一種特殊的釉色從此誕生,茶葉末釉也被認為是從黑釉基礎上發展來的。

這種深沉古樸中又蘊含著無數變幻的釉色,因其好似新春的碧茶細末,所以被稱作「茶葉末釉」。

「茶葉末,黃雜綠色,嬌嫩而不俗,艷於花,美如玉,最美目。」

上好的茶葉末釉,就像茶葉末似的呈灰綠色,暗綠的底色中密密麻麻的摻雜著黃褐色的細點,非常古樸耐看。

「茶葉末釉」的釉色色調的深淺有別(偏黃或偏綠)、年代不同,又有鱔魚黃、蛇皮綠、蟹甲青、老僧衣、黃斑點、油綠釉等等不同的稱呼。

「意外」的秘密

茶葉末釉是高溫結晶釉的一種,我們一起看看它的「秘密」成份吧!

它的化學組成與黑釉相似,也是一種石灰釉。其配方為:寒水石7.5%、赭石5.8%、白土7.5%、滑石子7.5%、二灰11.32%、釉果 37.74%、紫金土 22.64%。

說這麼多數據,咱們也做不出來,傷心……簡單來說,它的化學組成特點就是鐵高、鈣高、鎂高,鎂的含量必須在2%以上。

在釉層表面,奇妙地分布著茶葉細末,並不是人工撒或點上去的,它是在燒制過程中自動從釉中析出的晶體。

這種晶體是一種屬於輝石類型的結晶,其分子式為[Ca(Mg,Al,Fe)(Si,Al)2O6],如果配方中鎂含量太低,就達不到這種效果。

茶葉末釉的製作要求除了配方要符合要求外,釉料還不宜過細,燒成溫度必須控制在1250℃~1280℃之間,以還原氣為主,並且冷卻速度要慢。

在古代,由於精確的配方和工藝控制很難掌握,就造成了茶葉末釉色調的多樣性,故有蟹甲青、鱔魚黃、蛇皮綠、老僧衣等品種,但這種不確定的效果給人以無盡的幻想。

從「意外」成作品

《陶雅》稱:「鱔魚皮以成化仿宋者為上。」

在明代御窯廠所生產的茶葉末釉,因其釉色黃潤,帶黑色或黑褐色斑點,像鱔魚的皮色,而被稱為「鱔魚黃」。然而,至今沒有被確認的明代廠官窯傳世品,非常遺憾。

同樣,康熙年間臧應選督造景德鎮御窯廠,其產品特徵為胎釉精緻。茶葉末釉品種有:鱔魚黃、蛇皮綠、黃斑點,而且均為臧窯著名釉色。也因缺乏底款,沒有被確認成傳世品。

直到雍正、乾隆年間,唐英督陶景德鎮御窯廠,注重陶瓷工藝的開發和研究——對原料精選細淘;反覆試驗,掌握了制坯胎、釉汁的合理配方和燒成條件。

所以,雍正、乾隆兩朝的茶葉末釉器瓷胎精細純凈,釉色溫潤純正,代表了茶葉末釉器製作技術的最高水平。

茶葉末釉也就成為顏色釉瓷中的貴族,完美出道了!

▲唐 耀州窯茶葉末釉注子

茶葉末釉屬於無光釉,釉面平和,它的魅力在於不喧鬧、不張揚,如同玉給人以強烈的溫潤之感。

釉色介於黃色與綠色之間,這種顏色加上無光釉的朦朧,那份神秘、那份柔和是怎麼也說不明、道不白的。

而茶葉末釉原是燒成缺陷,但古人卻將這份缺陷變成了藝術。

有時,生活中的意外和缺陷不可避免,不如換個角度看,它也是另一種美。

原創聲明:本文由「懂茶帝」獨家原創。如需轉載,不得刪減,並請註明出處。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眾號(hcyd321),或小懂個人號(hyn361),隨時隨地提問哦!


推薦閱讀:

TAG:貴族 | | 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