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聊聊諸葛亮司馬懿相關若干
22 人贊了文章
這兩天一個老問題突然又火了起來。
為什麼司馬懿對諸葛亮北伐只是防守而不主動出擊拿下成都?感覺是楊嘟先上去吹了一波,然後張佳瑋又上去吹了一波,然後就一堆開始尬吹的了。感覺在知乎上,論軍事才能,司馬懿給諸葛亮提鞋都不配的樣子。而張佳瑋吹的內容,我感覺我已經看到過三四次了。當然了,楊嘟是網路三國圈的大牛,張佳瑋是知乎第一大V,但是作為一個人微言輕的小亮迷,還是想簡單說一說,畢竟我這個人不太喜歡尬吹,而且好像還有人把我當成亮黑。
首先,諸葛亮北伐難不難?當然是非常困難,甚至可以說只要北方政權不起內亂,想要還於舊都好像是沒太大希望的。雖然說蘇沉船好像覺得只要蜀吳+曹魏周邊勢力能夠配合得當諸葛亮是很有機會的,但是我感覺這個前提好像有點強,畢竟歷史上就連蜀吳之間配合得當都做的很爛,配合的最好的第五次北伐,孫權那邊也沒折騰兩下就撤了,留下諸葛亮一個人在這邊撐著。古代那種通訊技術外加各個勢力心懷鬼胎,哪有那麼理想的大家并力攻魏的情況?至於諸葛亮是不是個優秀的統帥,這也不成為一個問題;諸葛亮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統帥,在某些方面比同時代的任何其他統帥都做得出色。但是我看現在知乎的輿論,好像諸葛亮的治軍用兵基本上就是沒有缺點的,即使是弱項好像也能吊打司馬懿,感覺很刺激。比如我已經不止一次看到有人說下面這句話
治戎為長,奇謀為短
是指諸葛亮自己跟自己比,治戎100分,奇謀95分,同時其他人最高90分什麼的。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從這句話讀出上面的比喻的,陳壽這段話明明就是在分析諸葛亮北伐不成功的原因,自然說的就是諸葛亮的劣勢,後面那句理民之干優於將略還可以說是自己和自己比,前面這句話怎麼就成了自己和自己比,而且還腦補出奇謀也比司馬懿高一個檔次?
對諸葛亮的質疑,並不是說諸葛亮沒能滅魏斬睿所以應變將略不行,而是說諸葛亮沒有取得足夠有戰略意義的成果。當然了,諸葛亮每次北伐都要翻越秦嶺、後勤極度困難,即使要取得有意義的戰略成果也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沒有取得成果是既成事實,又何必在此基礎上給諸葛亮邀功呢?就拿第五次北伐來說,五伐前期有一次諸葛亮渡河攻原的戰役,
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並田於蘭坑。是時司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多謂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暫壘末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
雖說諸葛亮是渡河發動攻擊,郭淮可能是半渡而擊;然而從這裡也能看出,諸葛亮渡渭的時機和郭淮修壘的時機幾乎重合了。設使諸葛亮反應更迅速一些,能夠提前一兩天渡河攻北原,那麼北原是不是就能被諸葛亮佔下來呢?如果北原被佔下來了,諸葛亮在渭北有了立足之地,司馬懿或許只能和諸葛亮東西對峙,諸葛亮所能做的戰術動作是不是就要大得多呢?指不定真能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誰能說得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司馬懿還能不能心安理得地跟諸葛亮玩龜縮,恐怕就是未知數了。
當然了,我並不是說諸葛亮反應迅速一些就一定能佔據北原,也不是說諸葛亮沒搶下來就一定是因為他的反應比較慢(這不是沒可能,諸葛亮用兵謹慎,其優點是難有破綻,缺點則是可能錯失不少機會),但是這種事情既然缺乏史料,那就是有可能的事情,畢竟北原最後還是沒能搶下來(後面的陽燧也是同樣的情況)。而且諸葛亮於應變非其所長也不是陳壽一個人的結論,對諸葛亮推崇備至的袁子同樣也認為諸葛亮不擅長應變。既有北伐不克的事實,又有不止一個同時代的人持此論,那麼說諸葛亮用兵有短板又有何不妥?
當然,你也可以說,諸葛亮雖沒能打垮司馬懿,但是司馬懿同樣也沒能打垮諸葛亮,而且和諸葛亮對峙過程中還不止一次吃癟。這點沒什麼問題,諸葛亮治軍、行軍與武備均受推崇,詞直理正的東晉史書《晉陽秋》也認為亮善撫御,又戎政嚴明,一點也不給曹魏君臣面子;諸葛亮作為一個大軍統帥的基本功非常強,司馬懿遇到這樣的對手,作戰失利後堅壁不出,好像是很合乎邏輯的。場面上諸葛亮或許要威武一些,但是司馬懿一沒丟地二沒像王經于禁那樣大送經驗,你當然可以說諸葛亮壓制司馬懿,但是你要說諸葛亮這就吊打司馬懿了--那歷史上那麼多一邊倒的戰役叫啥?
至於那些什麼一州打九州,什麼司馬懿入不了武廟,什麼曹魏被諸葛亮北伐打得經濟崩潰之類的,我實在不想提了,簡直比三國演義吹得還要猛。就算是後世名將推崇諸葛亮,那也是推崇諸葛亮的正兵能力與八陣圖吧?有誰推崇諸葛亮奇謀百出、用兵如神的?楊嘟是三國高手,都免不了偶爾吹過了留下口實,更不用說知乎上一堆人云亦云的尬吹,完全把諸葛亮吹得神乎其神。
最後,有人可能會問我怎麼看諸葛亮與司馬懿。我這個人也在網路三國圈混過幾年,這點自信還是有的,就算把所謂的軍事能力拿掉,我也可以引用裴松之的一句話。
誠非司馬仲達所能頡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