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亦始於友誼
很喜歡一句話:
和愛情始於愛情一樣,友誼亦始於友誼。
友誼是某種神秘的東西,和愛情同等珍貴。
「凡是尚未憎惡人類的人,凡相信人群中還散處著若干偉大的靈魂,若干領袖的人才,若干可愛的心靈,而孜孜不倦地去尋訪,且在訪著之先便已愛著這些人的人,才配享受友誼。」
這段話是我在年紀不大時讀到的,卻一直記得,當年還特意把它摘錄在本子上。
這似乎表示,在那時,我便覺得它寫的很好。哪裡好,不知道。
現在想來,我認為它隱約中觸及了友誼的某種真相。
什麼真相?
真正的友誼,它是獨立人格之間的呼應和確認。
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生在兩個好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重。
深入了解和認識一個人是需要時間的,因此,友誼是時間沉澱的結果。
找尋友誼
以前有雅士以文會友,他們透過對方以坦誠態度寫出來的文章抵達彼此的內心世界,確認過了,雖不曾謀面,卻性靈相通。此生如有照面,便是相見恨晚。
這種交友方式也有無法避免的缺陷。照面之後,一段時間過去,一個人突然發現他對這個朋友其實很陌生,他驚覺這段友誼並不牢靠。說白了,他對他靠文章結識下來的這個朋友並不真正了解,要麼對方落筆不夠誠懇,在文章中虛構了自己的人設,要麼他誤判了對方的人格或靈魂。
寫作很難是全然誠懇的,特別是內容關乎自己時,執筆人很難將一個絕對真實的自己描摹下來。也許絕對真實根本不存在,它本身是虛妄的;也許文字本身具有欺騙性。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人不願全然的袒露自己,他願意展示的是一個經過修改、夾著虛構、部分真實的自己。
虛構和偽裝在所難免,是人性,誤判卻是可規避的。
誤判了什麼?怎樣算是對的判斷?
有一種誤判是你看到了他願意展示的那個自己,那個帶有虛構色彩的靈魂,可他隱藏了的那部分真實恰好是你沒法接受和認同的。另一種,我更想說的,是你在他虛構人設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次虛構,這種機制往往是下意識的、盲目的,根源在於你對真摯友誼的迫切渴求,你急於得到這種美好情感,給了自己虛妄的想像。
交友大抵都是如此,所有真摯友誼的破碎都是由於它們本身並不真摯。
普通人的生活中,友誼的破碎機制也是如此,以互聯網為媒介交友,就是一個很好的類比。接觸性交友更為普遍,但你看到的這個人也不真切,你對他也會有不同程度的誤判。
判斷力是抵達真正意義上的友誼的基礎,這一點深諳人性的藝術家做得更好,他們洞悉人心,更易接近人的本來面目,也更易抵達真相。
但無論如何,好的友誼需要歷經時間的考驗,時間能讓事物更接近它的本來面目。
倘若它有倖存留下來了,剔盡雜質,變得如紅酒般醇厚,跟血緣親情也就沒什麼差別。
友誼陷阱
1
把感情投資當做真摯友誼
畢業前夕,我正整理書籍,收拾行李,同窗四年的一個室友從後頭拍了拍我的肩膀,說:「苟富貴,勿相忘。」
我和他相識四年,數不清一起吃了多少頓飯,該聊的不該聊的話題都聊了。我生性敏感,那一刻,我對兩人的關係有些存疑,它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友誼么?我感到遺憾,從內心深處,我希望它是。
我能承認的,只是我們的朋友關係,我和他是很要好的朋友,世俗意義上很要好的朋友。
因為這段關係中摻雜了不純粹的東西,或者說,我室友對友情的期許和我不同。也許他這句話也就隨便一說,不宜深究,但我分明看到了兩人之間內質上的不同、屬性上的差異。我們之間,缺乏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這個默契我認為該有,但他可能不太在乎。這便構成了橫亘在我倆之間的一道天塹,阻隔了精神交流。我們終究只能做普通朋友。
為何如此?
「苟富貴,勿相忘」,「患難見知己」,這些話,乍一聽沒毛病,推而敲之,它們都在強調友情關係中的實用原則和交換原則。
把這些話當口頭禪的人,對友誼有太多的利益訴求。
我想說,這沒什麼不對,但請別把這種利益的捆綁關係稱之為「友誼」,我能接受用「普通朋友」這個詞,反正這個詞早就不乾不淨了。
真正意義上的友誼,它不依賴事功、權力、身份和境遇;它從屬性上拒絕功利,拒絕歸屬;拒絕契約;它是獨立人格之間的呼應和確認。
那個故事中,我遺憾的,是我和他之間終究不能抵達友誼的最佳狀態。
從本質上來說,任何將利益訴求同友誼捆綁的行為都叫感情投資,所謂友誼只是一件華麗的嫁妝,但或許我比較誠實,還願意把友情分個三六九等。
2
破碎與重建
言至於此,我們都知道,友誼難尋。普通朋友可找一大堆,兩千個人的微信朋友圈,普通朋友怎麼說也有一百個,即便沒有,五十個總是有的,但真正意義上的友誼卻少之又少,能彼此呼應和確認的兩個靈魂,實屬難得。
因此,人總是不願看到友情的破碎。
這種傾向性造成了另一個友誼陷阱:為了挽救友情而強行改變自我。
通俗點說,就是被友情拖下了水。
當一段友情面臨決裂的危險時,當事雙方是很敏感的。他們越是在乎這段感情,越是患得患失。為了穩住友誼的小船,更敏感的那一方會選擇委曲求全,改變自己的本質,放棄自己內心原本堅持的東西。它可能是某個品質,如誠實,可能是一種信仰,可能是某種你之為你的一些本真的質素。
我相信,在找尋友誼的歷程中,誰都有過委曲求全的體驗,回過頭來想,大多都不值得。
也有例外,這段友誼如果暴露了你自身的劣根性,你改了,那便是成長。《追風箏的人》講的便是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阿米爾以數十載光陰為自己贖罪,他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可大多數時候,友誼的破碎危機,反應了你和對方本源性的差異,你們不適合做朋友,你們的獨立人格不對付,呼應不起來,更別提確認。
這種情況,該破碎還得破碎。
在時間軸上,伴隨著不斷成長,友誼本質上便是不斷破碎和重建的,這才是友誼本來的樣子。只不過,友誼的曲線越到生命後期擺幅越小,逐漸趨於穩定,那是因為人對自我和環境的認知固化下來了。
過往不戀,既往不咎,才是對待破碎友情的最好態度。
破碎,也許意味著成長。
抵達最佳狀態的友誼的共同特質
一是欣賞
獨立人格之間的呼應和確認本質上就是欣賞,欣賞並認同對方存在的價值,惺惺相惜或衷心傾慕。
二是默契
它是一種靈魂深處的契合,和愛情有點像,雙方已跨越了磨合階段,對彼此的了解和認同使得溝通變得簡單和直白,這不代表抹殺了溝通的藝術性。
三是寬容
寬容是建立在欣賞和默契之上的,最好的寬容是把對方的缺點當成了可愛之處,這應該是由衷的,而非自我欺騙。
如果要靠自我欺騙,那便說明欣賞和默契也是假的。
這裡所說的寬容是更高層次的包容,我們對待所有人都有包容之心,但對待摯友,應該有更高級更細膩的情感表達。
兩個層次的友情
用了大量篇幅講述真正意義上的友誼,它是珍貴的,是我們一生的訴求。
同時,生而為人,我們也不該太過拘謹,筆者認為,對於寬泛意義的友情,我們也不該排斥。我樂於稱之為「感情投資」,因而在經營感情時也多了幾分坦蕩。
結語說什麼呢?
周國平說,朋友是那少數幾件捨不得換掉的舊衣服。新衣服當然不妨穿一穿,但是,能不能成為朋友,不到穿舊之時是不知道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