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寡民|重解道德經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重解道德經 第八十章

來自專欄星賢論文化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古本合校

小邦寡民。

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遠徙。

有舟車,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

鄰邦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古本注釋

徙:據《康熙字典》所載,其義為避。

古本釋義

小國少民。

致使雖有供十人乃至百人使用的器具卻不必使用,致使人民重視死亡而遠遠躲避。

有舟車,不用乘坐它;有兵器,不用陳列它;讓人民恢復結繩而用它來記事。

使他們的食物美味,使他們的服裝美麗,使他們的風俗歡樂,使他們的居所安穩。

相鄰國家的人們可以相互望見對方的國土,連雞犬的叫聲都能相互聽聞,但人民到老甚至到死也不互相往來。

真經解讀

本章是老子對心目中理想社會的生動描繪,也表達了他的治世主張。老子的「理想國」似乎是一個烏托邦,人們對其所推崇的近乎原始的社會狀態,一直以來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老子所描繪的這幅獨特畫卷。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使民重死而遠徙。

小國寡民,即國家小、人民少,這是老子理想社會的起點。只有以小國寡民為前提,他的治世理想才能得以實現。而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時期的邦國實際上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這種諸侯國的面積一般不會太大,人口也不會太多。當時的華夏大地上分布著大小一百多個諸侯國,各諸侯國的人口最少幾萬人,最多有幾百萬人,一般的也就幾十萬人,相當於現在一個縣的人口。所以小國寡民在當時來看還是很現實的。

如果一個國家領土很小、人民很少,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首先就是可供十人以上同時使用的大型器具沒有了用武之地。因為既沒有遙遠的路途,也沒有那麼多人口,所以像大車大船或大鍋大盆這樣的器具就只能讓它們閑置一邊了。

再有就是由於國民稀少,人們必然就會重視死亡、珍惜生命,因為此時的人力變得很稀缺,每一個人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由於人們對死亡極為重視,因此就會主動遠離戰亂和災禍,躲到遠處的山林之中,或者去到相對安全的地方生活。

有舟車,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老子指出了小國寡民的兩大影響,其一是雖有大型器具卻棄之不用,其二是人民重視死亡,因而遠災避禍。雖有舟車但不用乘坐,體現了人們有大型器具而不用的生活方式。雖有兵器但不用陳列,體現了人們重視死亡而遠災避禍的生活態度。國民返璞歸真,過著不藉助工具的天然生活;人們貴生重死,過著遠離戰亂的平靜日子。老子也許認為,在這種既淳樸自然又平靜和諧的社會氛圍之中,讓人民恢復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狀態是順理成章的事。

當然,回到結繩記事的原始部落生活顯得有些誇張了,除非再發生一次文明毀滅,否則是不太可能實現的。老子此說就算是一種矯枉過正之辭吧,不過從他的字裡行間還是能明顯感到其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排斥。

客觀來說,不乘舟車和不陳甲兵還是可以實現的,即便在現代,世界上也確實存在這種不用現代交通工具且不設軍隊的國家或地區。但不得不承認,老子的「使民復結繩而用之」是把回歸自然絕對化了,這就必然導向了原始社會的生存方式,排斥了文明的發展進化。這種逆文明發展的不切實際的追求,其實是他對自然的執著所造成的局限。

所以說,法執也是執,即便是道也不能太過強求了。正如老子在第一章中所講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回歸自然之道也不是永恆之道,也可以適當包容一些非自然的東西。人類文明發展出先進的器具,是無法迴避的趨勢,無論是舟車、飛機還是宇宙飛船都可以說是人類創造的傑作。只要能夠善用這些器具,而不是將其用於戰爭,對人類來說,就是利大於弊的事情了。

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

接下來老子提出了他對理想社會的四條核心訴求:

第一條,甘其食。民以食為天,理想社會不僅要做到「實其腹」,還得使人們的食物美味才行。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人們吃得好,自然心情好,幸福感就會提高。要讓食物美味可口,首先得從原材料上下功夫,必須是生態食品、無公害食品,而不只是靠調料和化學添加劑來提味。單從食材本身的健康美味來說,現代與古代相比多少是有些退步的,但人們的烹調水平確實提高了。

第二條,美其服。衣食無憂是人類的基本需求,理想社會不僅要做到衣能蔽體,還得使人們的服裝美麗才行。人們衣著漂亮得體,自然感到自信有活力,這當然也能提高幸福指數。雖說美與丑是相對的,但以自然為美總不會有太大爭議,人們只需以貼近自然的風格來穿搭就可以了。在這方面,現代人比起古人還是有一定優勢的,畢竟服裝的款式豐富太多了,想怎麼美就怎麼美。

第三條,樂其俗。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理想社會要摒棄令人煩惱的不良風俗,建立令人歡樂的良好風俗。風俗的優劣會直接影響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些不良風俗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煩惱,比如包辦婚姻、高額彩禮、鋪張浪費、互相攀比等等;而良好的風俗卻能給生活增添很多樂趣,就像中國人張燈結綵過春節那樣,一定會成為人們心中美好的回憶。

第四條,安其居。安居樂業對於中國人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老子的理想社會中,使人們居所安穩這一條是不能少的。人們住得安穩,自然就能安心,不只是有個地方容身,還要住得舒服、住得踏實才好。一般來說,現代人比古人的居住條件還是要好一些的,有自來水、有衛生間,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不用燒柴、做飯方便,冬暖夏涼、堅固安全。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一條算是可以滿足了。

上述四個短語應該都是使動用法,而非意動用法。如果用意動用法來解釋,就變成:以其食為甘,以其服為美,以其俗為樂,以其居為安。試問,如果是茹毛飲血,或者吃草根樹皮,也要當作美味佳肴嗎?如果是樹葉做裙、破布做衣,也要看作華衣美服嗎?如果風俗是活人獻祭或殘害身體,還得強顏歡笑嗎?如果只能住山洞或茅草屋,還能覺得安穩嗎?果真如此的話,那就是在自欺欺人,或是統治者給人民洗了腦。

所以說,甘、美、樂、安這四個字,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達到的,也不能靠欺騙和洗腦來實現,這是要通過實實在在的努力才能做到的。老子對於理想社會的核心訴求放到今天,仍然具有普遍意義。衣食住行是人類的共同需要,老子講到了衣食住三個方面,因為國小,「有舟車,無所乘之」,所以沒有提到「行」。他另外加了一個「俗」,因為這體現的是一個地方的社會風氣。對於一個寡民的小國來說,如能做到食甘、服美、俗樂、居安,那便是人間天堂了。

鄰邦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本句是老子對理想社會的最後一個論斷,也是流傳很廣的一句話。老子心中有這樣一幅理想社會的圖景:鄰國彼此接壤,雙方的國民可以相互眺望對方的國土,也能聽到對方雞鳴犬吠的聲音,但人民從不互相往來,直到永遠。

人們不禁會問,這種鄰國之間彼此隔離的狀態真的好嗎?為何非要讓兩國之民老死不相往來呢?老子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想法,一定是與春秋末期特殊的歷史背景有關,否則他應該不會提出這種不符合人性的主張的。

老子所在的時代正值周朝禮崩樂壞,諸侯爭霸愈演愈烈之際,諸侯國之間的兼并戰爭非常頻繁。春秋時期有一百餘個諸侯國,打到戰國時期就只剩下十幾個了。主要國家的領土面積不斷擴大,形成了戰國七雄的格局。老子看到如此慘烈的戰爭景象,預見到未來的戰爭將更加殘酷,人民將更加痛苦,無奈之下才會出此下策,希望以此來制止諸侯國之間無休止的兼并戰爭。然而,事實顯然會令他失望的。原本相對分散的上百個小國,經過幾百年的戰爭,還是被整合為幾個大國,開啟了更為血腥殘酷的戰國時代。

老子的策略是保持國家相對弱小、分散、均衡的格局,採取保守主義的隔離政策,禁止民間的交流活動,政府之間也減少往來,說白了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各過各的。如此一來,各國就形成了封閉狀態,大家互不了解、互不影響、互不侵犯,都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

願望是美好的,可這僅僅是美好的願望而已,因為統治者的慾望往往都是很強的,不大可能安於現狀,不去窺伺別國的人口和土地。即便是鄰國之間真的不相往來,也無法阻止諸侯之間的爭霸稱雄。所以現實情況就是,歷史並沒有按照老子小國寡民的願望推進,而是走了一條與之相反的大一統之路。因為只有在古中國實現大一統,才能以戰止戰,重歸和平。

本章評述

諸侯之間為了爭奪霸權連年征戰,頻繁的戰爭造成生靈塗炭,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於是老子提出了小國寡民的設想。小國寡民是一種理想社會的外在形式,也是實現這種理想的前提條件。在小國寡民的社會環境下,人們更容易放棄先進的工具,回歸淳樸的生活;人們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從而遠離戰亂和災禍。同時,由於國家小、人民少,政府便於管理,所以更容易讓人們的衣食住行以及社會風俗都愈加優質和安全。這些都是小國寡民的優勢所在。一些北歐小國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先天的優勢,才使其成為了人間樂土。

老子主張小國寡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以此來避免戰爭。如果每個國家的土地和人口都相對短缺,沒有一家獨大的情況發生,那麼國家之間將會處於納什均衡,誰也不敢首先發動戰爭。果真如此,就可以讓天下人都過上平和恬淡的生活了。

這種情況在理論上雖然成立,但實際上是難以實現的。因為周朝日漸衰微,無力控制天下諸侯,諸侯國各自為政、軍政大權基本自主,只是在形式上受到周天子的王權制約。在一盤散沙的情況下,要同時讓所有的諸侯都自覺維護和平,不互相攻擊,實在是太難了。總會有個別人會打破和平盟約,爭當天下霸主。

從大禹開始,中國就已定天下、分九州。周天子將天下分封給諸侯,開啟了中國家天下的歷程。在這種分天下而治的模式之下,大家都想成為天下霸主,而沒能產生聯合起來一致對外(天下之外)的意識,因此古中國是不可能從分封制轉化為聯邦制的。所以對於古中國來說,最好的解決方案也許就是以戰止戰、統一全國,從空間地勢上儘可能地達到最大化,直至由海岸、高山、草原、荒漠所形成的天然屏障為止。這就是秦始皇、漢武帝、唐高宗所做的事。

老子主張小國寡民,但對大國也並不排斥,只不過大國更應該懂得謙下退讓之理,所以說,「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詳見《重解道德經》第六十一章)而且要「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章),更需要奉行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治理方式。

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是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民風淳樸的。但他認為這還不夠,還需要讓人民恢復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方式,並與鄰國老死不相往來,成為一個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這些可以說是為實現理想社會而採取的特殊手段,但我認為,這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結繩記事的生活方式,是文明的倒退,確實過於消極與保守了;老死不相往來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那違背了人類喜愛交流的天性。所以說,老子的初衷是很美好的,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並沒有合適的手段能幫助他實現心中的理想,於是他就把希望寄托在摒棄文明和隔離民眾這類較為極端的途徑之上了。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吧。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 文化 | 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