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去體驗生活
我經常會在網上看到「體驗生活」這個詞,而與之伴隨的大多是外出旅行、短期出家、鄉村游或是體驗各種底層勞動。
我常會想,生活不就是柴米油鹽嗎,我們每天所經歷的一切,上班,學習,吃飯,掙錢養家等等等等,這不就是生活本身嗎?為什麼外出旅行、郊遊或體驗各種勞動才叫生活呢?我們的日常不是生活又是什麼?
我想人們之所以把生活以外的事情當作體驗生活,是因為根本不知道生活的本質,也或者是在逃避生活。
現在的人常把生活掛在嘴邊,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什麼是生活嗎?上班,學習,吃飯,掙錢養家等等等等,這些就是生活,但也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還包括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失望與期望,仇恨與感恩等一切。
生活就是一切,一切即生活。這才是生活的本質。
知道了生活的本質後我們就能過好生活了嗎?不一定,因為生活的負擔,社會的浮躁,人們越來越缺乏耐心,所以選擇逃避生活。
有人說,過去的人不懂得理想,只知道埋頭生活。
是的,過去的人並不怎麼去思考什麼是生活,為什麼活著,他們的生活就是活著,活著就是生活。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生活,但卻把生活過得很完整。
我們不說古代,就拿近代來說。上一輩上兩輩的人,尤其是現在的老年人,他們做什麼很有規律,每天按時起床按時睡覺,工作和家庭從來都是打理得井井有條。他們的生活幾十年如一日,不斷的重複。這對我們來說肯定會覺得無聊,覺得每天都是昨天的重複,太枯燥了。可是他們就從來不會覺得無聊。為什麼?因為他們每天有太多的事,大到工作談戀愛生孩子養老,小到洗衣做飯打掃衛生購買生活用品走親訪友業餘愛好,他們沒時間去思考什麼無不無聊這種問題。
處於現代社會中的我們,因為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車,洗衣機,外賣,網購,幾乎所有事情都不用自己動手,需要自己親自去做的事越來越少,於是我們就變得無聊了,因為我們要做的事不多,閑的時候更多了。
所以說科技發展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給了我們無聊,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空虛焦慮。
前不久同母親回外婆老家,母親從早到晚一直都在做事,打掃清潔,洗衣服,做飯等等,從早到晚一直沒停過,而我幫一會兒忙就跑一邊歇著去了。
從母親身上我深切的感受到了老一輩人骨子裡的那種勤奮,那是他們一生的品質。
我們是應該偶爾放下忙碌的工作,卻體驗一下別樣的生活,只是別忘了,工作也是生活,柴米油鹽也是生活,只要我們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它們,它們也是精彩的。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