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在,娃就特別作」
5 人贊了文章
前陣子收到一個媽媽的留言,說婆婆總是說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娃兒都好好的,媽媽一在家娃就變得不聽話。
每次聽婆婆這麼說就「神煩」,可她也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娃兒會這樣,也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婆婆的這種「埋汰」。
你不在,他什麼都挺好的,你在他就作。那一刻真的是「神煩」,好想翻白眼啊!這真驗了咱中國那句古話:「小兒見了娘,無事哭三場」。
但其實我想說, 「媽媽一回家娃就不配合」,表面上看似乎會讓人覺得是娃兒在跟我們作對,甚至會讓人以為是不喜歡媽媽的表現。但事實並不是,並不是!!!
我是不好意思回應說,「娃在我面前作」是因為「娃和我親!」
一、因為對媽媽很依戀,娃兒會想要「發嗲」
「娃的矯情」說明他深深愛著你,這和戀愛中的男女有相通之處:
當一個人越是愛對方,就越是希望多多引起對方的注意,大家都要「發發嗲」,
不斷要做些小動作來確認對方對自己是否足夠在意。這些都是人的本能。
這種情況在我出差一陣回家後特別明顯。就比如,原本我們一家吃飯,孩子都坐在我的對面。但有一次我好幾天沒見他,回到家吃晚飯時,他就提出要坐我邊上。
我還沒來得及說,結果孩子爸和我媽就一同表態,吃個飯那麼多事,一直坐這裡,不是挺好的,幹嘛媽媽回來就那麼作。趕緊吃好,媽媽可以陪你玩。
我說估計小傢伙是想我了。話音剛落,孩子哇地放聲大哭起來,怎麼勸都停不下來。
這下可好,我媽立馬埋汰起我來,你看,就說你在他就特別作,你不在他吃飯睡覺樣樣好。一邊埋汰,還一邊向我爸求證,「你說是不是?是不是?」
我的媽呀,那一刻真的好無語。 (當然後來,我還是很堅持同意了孩子的請求,不就換個座位嘛。幹嘛非得為難人家呢!)
二、因為對媽媽無比的信任,娃才會在媽媽面前更加任性
媽媽在和不在時反差大,娃兒的這種行為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他們會在自己最信任的人面前"一作到底"。
在《美國育兒百科》裡面就有對這種現象的解釋:
當媽媽不在的時候,家人或保姆告訴你他們表現得像個天使時,其實是因為,他對其他人的信任不足,不敢去試探他們的底線。
但在你的面前,孩子會很想嘗試各種事情,哪怕是耍無賴耍混,甚至是危險或者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他知道,哭的凄慘,你會憐惜;遇到麻煩你會幫他解決。
我有個朋友家裡原先是老人帶的的娃,後來因為老人生病,家裡就請了阿姨。阿姨白天總是拍些照片來告知朋友她女兒表現很好,在外面玩得很開心,吃飯也吃得多。
每次朋友回去,女兒一開始也總是和媽媽又是親又是抱,但過了開頭的十幾分鐘高興勁,只要朋友轉身去忙自己的事後,小朋友就開始不對勁——
比如不讓跳沙發就非要跳沙發,阿姨稍一阻止她就尖著嗓門拚命哭,生怕媽媽聽不到;再比如洗澡時,明明肥皂水沒進眼睛裡,非要大喊大叫說阿姨把水弄她眼睛裡了。
後來朋友終於從女兒的哭聲聽明白了,原來都是哭給她聽的呢。
往後朋友就和女兒說好每天回家的時間,並且告訴她媽媽回家一定會陪她完成哪些事情,打那以後女兒的「戲精病」也就沒了。
三、娃在媽媽面前的情緒是正常釋放,媽媽是娃情感上的避風港。
除了會在媽媽面前去試探底線而表現得特別作之外,另一方面,有時候娃兒會選擇媽媽在的時候發泄他們的負面情緒。
通常如果娃兒白天是由不那麼親近的人帶的,比如阿姨,或者這個人在他的心裡的地位沒有媽媽的地位高,他就會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等到了媽媽面前,他們就會盡情地釋放自己。
這就好像我們自己一樣,小時候在外面受了點什麼委屈都能憋住,可是一見到媽媽就再也忍不住了,所有的情緒都會一泄而盡。
因為媽媽的懷抱是孩子心靈的庇護所。
所以如果媽媽回到家後娃兒變得特別作,反而需要好好地抱抱他們,讓他們先把負面情緒發泄個透。發泄完了,心情舒服了,自然一切就順了。
四、娃「作」的時候,要的不是結果,而是你的態度
當然媽媽們累了一天回到家,如果娃兒偏偏又要作天作地的,也真的是挺添堵的,而倘若他們還特別任性無理,我們到底要堅持原因守住規矩,還是應該寵一下?
從我個人經驗來看,還是應該先滿足。
當娃兒在媽媽面前提要求也好、發泄情緒也好,他們更多的是希望確認媽媽會答應他的要求,也就是說,如果這時他提出一定要吃巧克力,並不是他真的想吃巧克力,而是要確認媽媽會答應他。
這樣的時刻並不是講道理、做規則的合適時間,在不破壞大原則的情況下小小地滿足一下娃兒的要求,再談個條件,通常娃兒是能接受的。
要吃巧克力,可以的,咱們先吃一半,然後咱們把飯吃完再吃剩下的;要媽媽喂飯可以的,媽媽喂你5口,剩好的自己吃好嗎?
總之,得到了媽媽的允許、熱情的回應,娃兒的內心的小情緒也就都放下了。
其實娃兒的「見媽就犯捉」的毛病也是間歇性的,這也會隨著他們的情緒變化以及不同的階段發生變化。當然也有些娃可能從來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和娃兒本身的個性也有關係。
了解更多母嬰育兒知識,
記得關注」小果育兒管家「
有什麼想說想問的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