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與眼震你了解過嗎?

眩暈與眼震你了解過嗎?

一、眩暈概念知多少

眩暈已經日益成為困擾人們的疾病之一,嚴重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那麼,你到底對眩暈了解多少呢?天壇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鞠奕教授告訴我們,眩暈就是指空間定位障礙,周圍環境或自身的運動幻覺;平衡障礙是眩暈產生的基礎。其通常以突發性和間歇性的外物或/和自身按一定方向旋轉、翻滾(閉眼不緩解)為主要表現,多於頭位體位變動和睜眼時加重。

那麼,這些眩暈的癥狀究竟與哪些病變部位相對應呢?我們通過下表來說明:

眩暈或頭暈癥狀病變部位左右旋轉感水平半規管系統前後翻滾感垂直半規管系統(前或後半規管)升騰墜落感球囊系統前後傾斜感橢圓囊系統失平衡感(搖晃感)雙側前庭病變或前庭中樞性病變

二、眼球震顫(Nystagmus,簡稱眼震)

眼震的發生與眩暈密不可分。它是指由於無法持續注視目標,眼球緩慢向一側移動偏離注視目標,之後緊隨出現快速的糾正性眼球回跳;是一種不自主、雙相、有節律性、往返擺動的眼球運動,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

眼震基礎一覽表

眼震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斜視、頭暈或眩暈、視物模糊或不穩定、振動幻視;

其體征為眼球重複性運動——單眼或雙眼、共軛運動或分離運動、隨姿勢改變、周期性、伴隨運動障礙。

幅度(Amplitude)頻率(Frequency)強度(Intensity)眼震的振幅1秒鐘內出現的眼震往返次數強度=幅度*頻率正常:<5°

中度:5-15°

重度:>15°單位:次/秒或赫茲(Hz)

慢:1-2Hz

中:3-4Hz

快:>5Hz

眼球震顫的發生機制

為達到最佳視力,需要將注視物體影響投射至視網膜中央凹區域。主要通過3種機制來維持穩定的注視:

1、固視(fixation):視覺系統檢測到投射到視網膜中央凹的目標影響出現漂移,發出信號重新調整,再次將目標影像投射至視網膜中央凹。

2、前庭-眼動反射(vestibular-ocular reflextion,VOR):在頭動時產生與頭動方向相反的代償性眼位變化,使視網膜映像在頭動時保持穩定,即防止視網膜映像滑動。

3、整合系統:是一個複雜的整合系統,聯絡皮質中樞、小腦、上行前庭系統通路和眼動神經核團。

眼震的病因

眼震

生理性

病理性

終位性

視動性

前庭眼反射

先天性

後天性

顯性

隱性

顯隱性

前庭性:藥物、中毒

中樞性:神經系統損害

眼源性:眼病變、盲性

功能性(癔病)

下面我們來逐一進行介紹:

(一)生理性眼震

生理性眼震共分為三大類:

1、終位性眼震:終位性眼震為跳動性眼震,雙眼向注視野極周邊部注視時(向上或向兩側),其幅度<2°,凝視角度>45°,6秒內減弱,以老年人多見;懷疑病理性:非對稱、持續、出現其他特徵。

2、前庭眼動反射:前庭眼動反射由前庭神經核發送至PPRF的信號改變,其類型有旋轉性(刺激迷路或相關眼動神經系統)和溫熱刺激(冷水:對側;溫水:同側)兩種。

3、視動性眼震:視動性眼震為跳動性眼震,移動性刺激(如注視帶有黑白條紋的轉鼓)分為慢相(跟蹤:眼球追隨目標移動)和快相(眼跳:眼球方向調整以注視下一個目標)兩種。其作用為鑒別癔病患者和詐病者或鑒別嬰兒的視力是否完整。

(二)病理性(獲得性)——早髮型

1、先天性眼震共分為3類,分別是:嬰幼兒性眼球震顫綜合征、隱性眼震、點頭痙攣。

(1)嬰幼兒性眼球震顫綜合征:特點是水平眼震(可混有鐘擺樣或跳動樣眼震)、雙眼非自主性共軛運動、伴或不伴有視力下降、異常頭位(使眼球處於休止眼位)、遠視時加重,視近(調節和輻輳反射)可抑制、閉眼或在黑暗中睜眼多消失,睡眠消失、無晃視感:眼震相當嚴重,視物亦無晃動感、15%患者有斜視、反向視動性眼球震顫,即眼震快相與OKN鼓(OKN drum)轉動的方向一致、遠視時,慢相眼震速度呈指數增長。

(2)隱性(融合性發育不良性)眼球震顫:特點是共軛的跳動性眼震、雙眼視覺融合被中斷時出現或增強、遮蓋一眼時出現眼震,快相向未遮擋側,慢相向相反方向、先天性內斜視、可能同時存在嬰幼兒眼球震顫綜合征(INS)。

(3)顯隱性眼球震顫:特點是隱形眼球震顫在生理抑制下,雙眼睜開時出現。

2、後天性眼震共分為4類,分別是:前庭性眼震、中樞性眼震、眼源性眼震和功能性眼震。以下重點講一下前庭性眼震和中樞性眼震。

(1)前庭性眼震

特點周圍性(迷路性)中樞性病變部位內耳前庭感受器及前庭神經病變前庭中樞病變眼震類型水平或旋轉性水平、旋轉或垂直性眼震方向神經支配減弱:快相朝健耳

神經支配增強:快相朝患耳

多變,快相朝病變對側視覺抑制有無眩暈嚴重程度嚴重,與眼震強度一致,閉目後不減輕輕度身體傾倒方向常向眼震慢相方向不定頭部運動誘發常見罕見相關眼球運動障礙無視跟蹤或掃視障礙伴隨癥狀聽力下降、耳鳴等CNS癥狀

(2)中樞性眼震

不全麻痹性凝視性眼球震顫 在中樞性眼震中最常見,當凝視30°時可出現跳動性眼震,快相朝向偏心目標。當眼球原位時,無視覺抑制,病變部位為神經整合系統功能障礙設下前置核和前庭內側核。

上跳性眼震(upbeat nystagmus,UBN) 當眼球原位時,跳動性眼震,快相向上,上視時加重。其病變部位為前半規管(和/或耳石)上行通路,中腦,結合臂,橋腦中腦交接或橋延交界舌下神經周圍核,延髓,被蓋腹側,小腦蚓部前部。基本病因是脊髓小腦變性、MS、Wernicke腦病、腦梗死、腫瘤、腦炎、中毒和外傷。

下跳性眼震(downbeat nystagmus,DBN) 是一種跳動性眼震,快相向下,下視時加重。其病變部位在前庭小腦,小腦後部中線(絨球或副絨球)和顱頸交界區。主要病因為腦幹小腦血管病、MS、腫瘤、Arnold-Chiari畸形、副腫瘤性損害、藥物中毒(抗癲癇藥物、鋰)和失代償性導水管狹窄。

周期交替性眼球震顫(PAN) 當眼球原位出現左右方向交替的自發性眼震,共軛、水平跳動性眼震,快相向一個方向持續1-2分鐘,10-20秒鐘的間隔期無眼震,之後眼震方向變為另一個方向持續1-2分鐘,重複循環。出現周期性隨眼震時左右轉頭可減弱眼震和眼顫。其基本病因為小腦病變和雙眼視力嚴重下降(如玻璃體出血、白內障、慢性視乳頭水腫)。

獲得性擺動性眼震(Acquired swinging nystagmus) 主要表現為眼-上顎肌陣攣:伴隨軟齶、面肌和咽肌的震顫,可出現多發性硬化。其基本病變部位為腦橋、延髓、中腦、小腦病變。

翹翹板狀眼震(seesaw nystagmus) 可產生嚴重視晃動感,對治療反應差,主要表現為非共軛性的垂直型鐘擺樣眼震。其主要病變部位在延髓至中腦上部。

核間性眼肌麻痹(Internuclear ophthalmoplegia) 當患者凝視病灶對側時,對側眼出現外展性眼震,患側眼內收減慢。主要病因為內側縱束損傷。

其他類型眼球運動障礙——類似眼球震顫

此外,鞠奕教授強調,在臨床上,還應該注意與其他類型的眼球運動障礙進行鑒別:

1、掃視侵擾:有正常的掃視間歇:方波急跳,巨方波急跳,巨掃視震蕩;無正常掃視間歇:視撲動/視性眼震攣。

2、額葉病變:Alzheimer』s,Huntington』s病,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精神分裂症。

推薦閱讀:

TAG:眼科學 | 健康 | 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