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伴奏教學系列26——暫變調:重屬和弦 之三
來自專欄黑白的觸動4 人贊了文章
上節課給大家給大家初步講解了重屬和弦的使用位置,提到了重屬和弦一般用在樂句或樂段的結尾。那麼什麼是樂句和樂段?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重屬和弦的使用位置。
【樂句和樂段】
樂句和樂段是屬於曲式學的概念,但我們不需要去了解曲式學,也可以理解這兩個概念。
下面舉三個例子說明:
旋律一:《歡樂頌》(貝多芬)
此曲的前4小節是一個樂句(phrase),此樂句停在第4小節,樂句要停下來,要用終止式(cadence),有了終止式樂句才能打住。
接下來從第5到第8小節又是一個樂句,這個樂句也要停下來,停下來也要用終止式(cadence)。
前4小節叫前樂句,後4小節叫後樂句,這兩樂句合起來成為一個樂段(period)。這種前樂句與後樂句相似的樂段叫作並行樂句的樂段。音樂常用並行樂句作成樂段,以加強主題的印象。
前樂句用了一個終止式,I-V,我們稱它為半終止。
後樂句也用了一個終止式,V(7)-I,我們稱它為完全終止。
旋律二:
容易看出,這也是一段並行樂句構成的樂段。這是在歌曲曲式中使用最多的形式,也是最容易分析前、後樂句的段落。它們的前樂句的結尾都是用稱為半終止的I-V(主和弦接屬和弦)。其實半終止前方,雖常是I,但理論上卻是可以使用任何一個和弦,但最後的和弦卻一定是要用V(屬和弦)(或少有用V7(屬7和弦)的)。
兩首歌后樂句的結尾,也就是樂段的結尾,都是用稱為完全終止的V(或V7)-I,而V(V7)與I兩個和弦都必須是本(原)位,它們的低音則必須是根音,而後方的I(主和弦)它的旋律則必須是主音do,與低音成8度關係。
旋律三:
這段旋律也是並行樂句構成的樂段,後樂句的結尾,也就是樂段的結尾,也是用完全終止,但前樂句的結尾就不是半終止了,而是不完全終止。不完全終止的和弦也是V(7)-I(屬(7)接主),這V(7)-I也都是本(原)位,低音是根音,但與完全終止不同的是:最後的主和弦(I)其旋律音是3音(mi),因此,它有停下來的感覺,但卻不是完全停止,而仍有繼續感,故稱為不完全終止。
【半終止、不完全終止和完全終止】
經過三首歌曲的分析,可得到如下的結論:
前樂句的結尾用:
(1)半終止:X(任何一個和弦)-V(或少有用V7的);
(2)不完全終止:V(7)-I(I是3度音或5度音(少用)在旋律);
而後樂句的結尾,也就樂段的結尾,用完全終止:V(或V7)-I,兩個和弦都是原位,而後方的主和弦(I)其旋律則必須是主音do。
知道了樂句和樂段,我們來看看重屬和弦的應用:前樂句用半終止的地方——X(任何一個和弦)-V,都可以考慮使用II7-V,此時看看它的前方,有沒有II7(甚至是II9)的和弦音,若有,即可用II7-V,即重屬和弦了。
請看下面這段旋律:
此曲的第3小節明明是I(主和弦),但它的後兩拍有II7(II9)的和弦音,因半終止前方的和弦可以是任何一個和弦(X),故在此選用重屬和弦II7。
再看一段旋律:
同樣的規律:重屬和弦用在樂段的前樂句,使用半終止為結束的時候,其前方有II7(II9)的和弦音時,即可使用重屬和弦。
還有別的地方也可用嗎?有的:
如歡樂頌,使用在第二樂段的前樂句結束:
此樂曲是兩個樂段,包含了四個樂句,在曲式上稱為二段式,它所用的重屬和弦是用在第二樂段的前樂句,而非前樂段的前樂句。
有的重屬和弦也用在前樂段的結尾:
儘管重屬和弦有時用在樂段的結尾,但通常是用在前樂句的結尾,特別是用在前樂句半終止的結尾上。
今天給大家介紹了樂句和樂段的概念,介紹了三種終止形式的和弦用法。下節課,我們還要進一步學習重屬和弦的用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