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街打孩子的父母,你會挺身而出嗎?
19 人贊了文章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各種矛盾與壓力撲面而來,社會上的不道德行為似乎越來越多,你或許看到過有人隨意評論女性的身材和衣著,話語的低俗和其中隱含的歧視讓人不適;你或許看到過當街毆打孩子的父母, 絲毫沒有考慮孩子的尊嚴和立場……心理學中的哪些理論對這些現象的增加做出了解釋呢?
被社交媒體和壓力安排 | 不道德行為的產生
首先是班杜拉提出的著名的「觀察學習」,該理論證明了「榜樣行為」驚人的影響力。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和發展,觀察學習來得更為容易,特別是當你看到名人明星等公眾人物做出了不道德行為卻沒有受到應有的懲戒時,觀察學習或許已經悄然發生。
另外,挫折-攻擊理論也可以作出解釋,當人們面對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眼前的困難無法解決時,容易表現出更多的攻擊性。舉個簡單的例子,那些公路衝突事件經常發生在交通擁堵的地區,可見壓力給人帶來的攻擊性也是不道德行為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雖然以上理論解釋了不道德行為發生的原因,卻不能作為我們任由其繼續發生下去的理由,在近期完結的一部韓劇《漢謨拉比小姐》中,主角女法官在面對上司對其衣著的不正當評論時,乾脆穿上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滑稽服裝質問上司,這樣的穿著就是正確的嗎?當她在地鐵上看到有人意圖騷擾女性時,馬上出面制止,直言需要我報警嗎? 這樣的「漢謨拉比小姐」,具有怎樣的特質呢?心理學領域最近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
你會成為「漢謨拉比小姐」嗎?| 哪些人會挺身而出
這些挺身而出、為陌生人伸張正義的人,是更容易衝動,一時腦熱所以打抱不平的嗎?是更成熟自信,更願意維持道德嗎?來自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的一項研究[1]證實了後者,即那些在不道德行為面前站出來的人們,往往具有更高的利他主義傾向,同時也更自信。研究者們跳過了情境對於個體介入事件的動機的影響(比如:旁觀者效應),轉而通過三個實驗對那些自我報告會在不良行為面前挺身而出的人進行了人格分析。
在實驗一中,研究者招募了291名澳大利亞學生,實驗內容包括觀看視頻、報告介入意願、評估道德憤怒和人格特質的測量。其中道德憤怒是道德情緒的一種,道德情緒[2]是指個體根據一定的道德標準評價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和思想時產生的情緒體驗。 參與者觀看的視頻包含了各類不道德行為,比如其中一個視頻中,一個人踢了幾下啤酒瓶然後將其遺棄在道路上;在另一個視頻中,一個人坐在長椅上向路過的女性比出粗俗的手勢。在所有視頻材料中,做出不道德行為的都是一個衣著普通的年輕人的形象。在觀看完了這些視頻後,參與者填寫測量其「道德憤怒」的量表。隨後,研究者詢問參與者,如果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視頻中的情況,他們會怎麼做。研究者提供了毫無反應、表現出不贊成的樣子、客氣地提出意見、強勢地提出意見等幾種可能的行為,參與者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參與者同時也完成了一系列測試他們人格特質(如:利他主義、自尊)的量表。
在實驗二和三中,研究者招募了更多的已工作的參與者,實驗流程大體與實驗一相同,不同之處在於,為了使用多方法進行實驗,實驗二中研究者將材料改為了插圖加文字;為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進行測量,實驗二和三的參與者均來自法國;為了得出更明確的結果,實驗三根據實驗一和二中那些與是否會挺身而出顯著相關的特質進行了針對性的測量。
三個實驗的結果都顯示:那些在自我報告顯示會挺身而出的參與者具有更多的積極品質,比如自信心、社會責任感和獨立性,並且能更好地控制情緒。要說明的是,文章開頭所述的本身強勢的人更容易挺身而出的結論在這項研究中被推翻了,同時共情能力、職業、性別和自尊也與此無關。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們結果中總結出的特質剛好與愛抱怨的人相反,這些人具有高的助人意願、自信、高的社會地位保障和成熟的情緒管控能力。另一個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3],發現那些更有改變事物的能力的人,更可能在不道德事件面前挺身而出。
當然,對於這項研究的結果我們需要辯證性地看待,它完全依賴參與者的自我報告,而沒有測量具體的行為。可能受參與者的自我認識偏差影響,還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探討人格特徵和個人意願的關係。
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對不道德的行為表示不滿,或是乾脆出面制止,是我們改善社會環境最直接的方式。請不要對挺身而出感到懼怕,如果你喜歡幫助他人,如果你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你已經具備了「漢謨拉比小姐」的特質,接下來只剩下付諸行動了。就像《漢謨拉比小姐》中的台詞,「雖然看似以卵擊石,但驚人的是,極其偶爾地,世界會被改變。」
文:柯基
參考文獻:
[1]Moisuc, A., Brauer, M., Fonseca, A., Chaurand, N., & Greitemeyer, T. (2018).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ntrol: who 『speaks up』 when witnessing uncivil, discriminatory, and immoral behaviours?. Br J Soc Psychol(1).
[2]任俊, & 高肖肖. (2011). 道德情緒:道德行為的中介調節. 心理科學進展,19(8), 1224-1232.
[3]Rattan, A., & Dweck, C. S. (2010). Who confronts prejudice?: the role of implicit theories in the motivation to confront prejudice. Psychol Sci,21(7), 952-959.
原文來源:Who Speaks Up in the Face of Uncivil Behavior?
Two Psychological Theories to Know for a More Civil Society
相關原文:面對當街打孩子的父母,你會挺身而出嗎?| 不道德行為的產生與面對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心理科普,讓這裡成為當代人們追求幸福美滿生活的大學堂。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
歡迎參與機構號提問討論 & 評論回答 & 私信學堂君和 TA 的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bnupsychology」歡迎關注!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微信公眾號後台聯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