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支與八支瑜伽(上)Eight Limbs of Yoga and Ashtanga (p1)

瑜伽八支與八支瑜伽(上)Eight Limbs of Yoga and Ashtanga (p1)

4 人贊了文章

每一位練習瑜伽的人都知道瑜伽不僅僅只是體式。面對別人刁鑽的挑釁 「你練瑜伽呀,能把腳放在腦袋後面嗎?」,瑜伽練習者也會用 「瑜伽是一門哲學,不止是你想像的這樣」 來為自己辯護。然而,我們所說的瑜伽哲學到底是什麼?最為人所知的瑜伽體式與瑜伽哲學有什麼關係?瑜伽八支與被稱為「八支瑜伽」的阿斯湯加又有什麼關係呢?搞清楚這些,是不是每一個瑜伽練習者該有的修養呢?

瑜伽

瑜伽是印度思想的六大基本體系之一,這些思想統稱為「見」(darsana),其他五種分別是正理派、勝論派、數論派、瀰漫沙派、吠檀多派。

瑜伽基本的意思是「聯結」。英文單詞 「yoke」 (軛)與梵文 「yoga」(瑜伽)一詞有相同的詞源,yoke 的意思是指古代農耕方法把兩頭公牛連在一起。

幾千年後,它的引申義變成了「拓展靈性的方法」,尤其指冥想。原意和引申義之間的聯繫在於,靈性發展意指將人的各種能力「連在一起」:人們可以將它理解為身與心的統一,低級自我和高級自我的統一,或者人與神的統一。達到了這樣的聯結,也就進入了完美瑜伽的狀態。在《瑜伽經》(Yoga Sutras)中,帕坦伽利(Pata?jali)把這種瑜伽狀態稱為「三摩地」(Samadhi)。

除此之外,著名的經文注釋家薄闍(Bhoja)還做過這樣一種解釋。他將帕坦伽利使用的瑜伽一詞定義為 「將阿特曼從非阿特曼中分離出來的努力」。所謂阿特曼(atman),是指生命體中的神性或神我(purusha),也就是真實自我。這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神性是無所不在的。居於體內的神性,也就神我——阿特曼。阿特曼一詞在《奧義書》和《薄伽梵歌》中也常常被用到。阿特曼代表著真正的才智,它永遠是純粹的、覺悟的和自由的,也是唯一真實不變的快樂。然而阿特曼常常被非阿特曼的現象包裹、被意識掩蓋,為了實現阿特曼,我們必須控制人心的意識波動。薄闍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比喻,如果湖面上起了波浪,湖水就變得渾濁,不可見底。

湖水代表人心,湖面水波代表意識波動,湖底則代表阿特曼。

當人心之湖變得澄明靜寂,湖底的阿特曼明晰可見。他會明白,他自己就是阿特曼。一旦認識阿特曼,人對自然的任何錶象都無欲無求,這就是最高的不執。而這樣的人被認為是自由的、覺悟的靈魂。無論每個人的現狀如何,人心最終會通過訓練而得到轉變,用帕坦伽利的話來說,它會「心注一處」以達到完美瑜伽的狀態。

瑜伽八支

帕坦伽利所說的訓練是一種靈修實踐,也就是為了清除心中的不凈必須遵循的各種規則和練習。不凈是認識阿特曼的障礙,清除這些不凈是靈修的唯一目的。帕坦伽利將靈修要遵循的規則和練習歸納為「瑜伽八支」(eight limbs)包括:禁制(Yama)、勸制(Niyama)、坐法(Asana)、調息(Pranayama)、制感(Pratyahara)、專註(Dharana)、冥想(Dhyana)三摩地(Samadhi )

1. Yama 禁制

禁制是內在的對人道德的規範。凡是道德規範通常表現為消極和積極的兩個方面:消極是指約束我們不去做什麼,積極是指要求我們去做對的事。禁制的生活,一方面就是約束我們不在思想、語言、或行為上給他人和眾生帶來傷害或痛苦,另一方面則是要求我們培養對所有人和萬物的愛。具體來說,則有五條禁制:

1.1 Ahimsa 不殺生 (non-violence)

當一個人不再殺生時,所有生物都不會對他產生敵意。

Ahimsa 是指非暴力,要求我們對自己、對他人、對眾生、對自然友善。這種非暴力也是我們選擇素食生活的理論基礎。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盡量過一種綠色健康的生活,將對環境和自然的污染降到最低

1.2 Satya 不說謊 (truthfulness)

當一個人不再說謊時,便獲得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善行的、福報的能力。

Satya 要求我們的語言和思想必須真實,必須始終與事實保持一致。對他人不撒謊,對自己也要誠實。室利·羅摩克里希那(Sri Ramakrishna)過去經常說,真正的靈性就在於「心口如一」。

1.3 Asteya 不偷盜 (non-stealing)

當一個人不再偷盜時,一切財富就接近他了。

僅僅不偷盜是不夠的,無論對人對事,我們不應懷有任何貪念。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真正屬於我們的。不要向世界所求大於我們需要的東西

1.4 Brahmacharya 不縱慾 (continence)

當一個人不再縱慾時,他便會獲得靈性能量。

不縱慾就是在語言、思想和行為上保持純潔。傳統上,這是對僧侶禁慾的要求。而對於我們有家有室的人來說,則是要求我們對伴侶的忠誠。不縱慾也是要我們明白中庸之道:不放縱食慾、不無節制的工作、不執著於過量的體式練習。

1.5 Aparigraha 不貪婪 (not being greedy)

當一個人不再貪婪時,他就會認識其生存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不貪婪還可以解釋為不接受饋贈,這是奉獻瑜伽士嚴格修行的部分,因為接受贈禮者的心會受到饋贈者的心的影響,接受贈禮容易喪失心的獨立性,並使人盲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不貪婪則是要求我們不輕易接受他人的慷慨和殷勤

2. Niyama 勸制

勸制是外在的、對於行為的要求,不僅要求我們自律,還要求我們關照靈性。具體來說則包括五條勸制:

2.1 Shaucha 潔凈 (cleanliness)

潔凈會使人心潔凈,心生歡喜,心注一處,控制情慾,得見阿特曼。

潔凈就是身心的潔凈。如果一個人想像自己就是阿特曼的住所,他自然會感到自己的身心必須保持潔凈。外在的潔凈包括清楚身體的污垢,保持衣物和居所的乾淨,如練習結束後清洗自己的瑜伽服。外在的潔凈也幫助清除心理的不潔,就像我們洗完澡後,會不由自主地說:啊,現在感覺好多了!

內在身體器官的潔凈則必須通過合理、潔凈的飲食來實現。同時我們還需要控制我們的閱讀、談話這些精神食糧的納入。保持正面的、好的思維也是內在潔凈的一部分。

2.2 Santosa 滿足 (containtment)

由於滿足,人得到最大快樂。

滿足就是接受事情如它所是的樣子,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去做任何改變,而是一種接納,對自我的接納(self-acceptance),和對他人的接納。心滿意足地接受生活中的命運,不為嫉妒和不安所困擾。滿足是心胸的打開,也是情感成熟的表現(heart opening and emotional maturity)。

2.3 Tapas 苦行 (intentional suffering for your growing)

由於苦行,不凈得以清除,身體和感官因此會獲得特殊的能力。

苦行修習,從梵文詞的意思上理解,包括定期履行儀式崇拜,印度教的儀式及其繁複,整個過程要求全神貫注,也是對操控心性極佳的訓練。Tapas 帶有導向瑜伽的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自我訓練,這一點同樣適用於學生、音樂家和運動員。苦行不僅僅只有消極和嚴厲的一面,苦行是為了變得更好

在我們的日常練習中,我們要培養一種時時刻刻的覺悟,不僅為了自己變得更好而苦行,還要為了他人的利益而自覺地苦行,就像我們為了家庭、人類、眾生、地球變得更好而努力一樣。

苦行預示著成長,讓自我進化到更高的狀態,實現個體自我和宇宙自我的合一,也就是與阿特曼的合一。

苦行同樣也包含對自身境遇的認識和感恩,也就是認識到相對於那些身處戰爭或身患疾病的人來說,我們已經足夠幸運了。

2.4 Swadhyaya 省察 (self-observation)

由於省察,人可看見他選定用以崇拜的神的面貌。

省察不是思辨,而是向內地、自我觀察。體會身體左邊與右邊的不同,身體、情感、心思的變化,以及認識到這些並不是真正的自我。

省察也是逐漸建立覺知(building awareness)的過程,不去思考過去和未來,不去思考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和不想成為的樣子,而是活在當下(to be present moment here and now)。

2.5 Ishwarapranidhana 敬神 (surrender to God)

通過敬神,可獲得三摩地。

Isvara pranidhana 有高、低兩種定義,前者指對神的臣服和敬虔,包括思維上的臣服,如停止和放飛思維。後者指對自己身體、老師教導、以及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的臣服

3. Asana 坐法

坐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體式。在經典文獻中,asana 有兩層意思:瑜伽士坐的地方;瑜伽士坐在那裡的姿勢。對於第一層的意思,《薄伽梵歌》告訴我們:「他坐的地方必須安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應是清凈之地」。對於第二層意思,印度教傳統中最著名的就是蓮花坐法。坐法的真正用意是讓人靜止和坐直,這樣才能忘記身體。坐直,胸、頸、頭呈一直線,進入深度冥想時,才能感到能量沿著脊柱的上升。

現在真正安坐的人少見,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小心的訓練來完善。我們的體式練習,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安坐,使身體完全穩固,又完全自如,能量更自由的流動,也能更好地體驗真我或道(Tao)

體式的練習,也是對身、心的潔凈,對思維之結的打開,讓我們像通過孩子的純凈之眼一樣,更清楚的觀察事物。

4. Pranayama 調息

調息即對呼吸的控制,也是對能量的控制、對氣的控制。呼吸的控制,可以平衡身體的左右,也可以喚醒底部的能量,使能量上升

供給人體能量的食物有三種:可以吃的食物、呼吸、環境。呼吸可供給能量占最大的比例。

5. Pratyahara 制感

制感即感官的脫離或超越。人的五種感官:味覺、嗅覺、觸覺、聽覺、視覺。制感就是關閉外在感官接收、控制感官,把關注點轉向內,追求內在的聯結

6. Dharana 專註

專註是指專註於一點或一物,把心集中在身體的靈性意識中樞內。

7. Dhyana 冥想

冥想是沒有中斷的專註,是流向專註對象的連續的意識流。換句話說,冥想延長了專註。作為冥想對象的,可以是一個點、一件事、一個內在的注視點(dristi)、一個外在的注視點、外界的聲音、內在的心聲、身體的部分、一段咒語或一個想法。

冥想的目的是打破觀察者和觀察對象之間的二元,打破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對立,使之合二為一

8. Samadhi 三摩地

在冥想中,對象的真實本性放出光芒,不再受到感知者的心的扭曲,這就是三摩地。

擺脫了想像的扭曲,三摩地呈現出來的是無分別性(non-difference)、無二元對立的經驗(non-dualist experience),是與專註對象的統一,也即是帕坦伽利所說的瑜伽狀態。

專註、冥想、三摩地三支合在一起,就是認識對象真實本性的三重過程。但這種掌控必須循序漸進。帕坦伽利警告我們不要操之過急。在尚未掌握專註之前就嘗試冥想,難有益處。

瑜伽八支中的前五支是對修行者的一種訓練,是修習後三支(專註、冥想、三摩地)的準備。

心和感官的在德行的培養中得到凈化,整個身體機體也必須得到加強,才能承受即將來臨的強烈的體驗。

以上就是瑜伽八支的主要內容。古代印度的經典和中國古代的經典一樣,只有一些基本的骨架,稱不上「書」。雖然我們常常說帕坦伽利的《瑜伽經》,但其實有關早起印度經典的成書時間和作者都是有很大爭議的。我們對瑜伽鼻祖帕坦伽利生平的認識也是很模糊的,他的形象常常被描述成千頭之蛇,是蛇王的化身。

帕坦伽利人形身,頭頂千頭之蛇,四手:一手執聲之海螺,一手執火之輪,一手執祛昧之劍,一手為人賜福。

我們對於隻言片語的古典殘篇的理解,也需要依賴注釋家和智者先賢的詳述和闡釋。在現代流行的解釋中,常見以樹的圖像來解釋的瑜伽八支,稱為瑜伽之樹。就我自己的觀察,瑜伽之樹又常見兩種形式,分別對應兩種對八支之間關係的理解。

其一,如下圖,瑜伽八支如同一棵樹的所有分枝。

Eight limbs are the branches of the yoga tree.

其二,如下圖,瑜伽八支對應樹的不同部位。禁制(Yama)對應樹根、勸制(Niyama)對應樹榦、坐法(Asana)對應樹枝、調息(Pranayama)對應樹葉、制感(Pratyahara)對應樹皮、專註(Dharana)對應樹液、冥想(Dhyana)對應花和三摩地(Samadhi )對應果

Yama=roots, Niyama=trunk, Asana=branches, Pranayama=leaves, Pratyahara=bark, Dharana=sap, Dhyana=flower, Samadhi=fruit.

主要參考資料說明

譯名和引文全部出自: [印尼]斯瓦米·帕拉伯瓦南達 / [英] 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德,《帕坦伽利<瑜伽經> 及其權威闡釋》,商務印書館,2016.

瑜伽八支與八支瑜伽(上)Eight Limbs of Yoga and Ashtanga (p1)?

mp.weixin.qq.com圖標

原文發佈於公眾號:yoga_buzz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TAG:瑜伽 | 瑜伽冥想 | 瑜伽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