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森山大道聊聊那些時代給創作者提的問題

從森山大道聊聊那些時代給創作者提的問題

4 人贊了文章

森山大道這個名字如果你熟悉攝影藝術的話一定不會陌生,他1938年出生於大阪,大家都知道這個年份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正處於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歷史時期,生長於這個時期的藝術家在藝術史當中,被稱為「戰後的一代」,很多我們熟知的日本藝術家都是這個時代背景中成長的,比如文學上有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繪畫上有草間彌生、村上隆,電影有黑澤明,而到攝影當中,就有森山大道、荒木經緯、杉本博司這些人,這種出生於戰爭狂熱,成長於戰後蕭條,成年後又經歷經濟騰飛的這種獨特經歷和歷史背景,帶給了藝術家創作上的某種獨特的氣質,我們國家也有過類似的歷史時期,當然,具體上來講很不一樣,但總的來講,我們的很多創作者深受這一批創作者的影響。

森山大道《犬的記憶》

具體說到森山大道,大家對於他的作品的印象,大多集中於街頭、黑白、粗糙、顆粒感,這樣的印象,甚至於有一個特別著名的街拍相機理光GR還有個所謂的森山大道(黑白高對比度)模式,但特別要說明的是,在當時那個時候,森山大道的這種粗糙的質感,是刻意追尋的,代表某種審美的反叛,是那個時代對藝術家塑造的產物。

細江英公《薔薇刑》

森山大道的老師,細江英公有一幅特別著名的作品,《薔薇刑》,你可以看到這部作品是十分精緻的,他的視覺表達一看就是精心設計過的,要知道那是個膠片的時代,你所看到的這種質感的表達,除了前期拍攝的工作之外,大部分的色彩調整,重新構圖,都是攝影家自己在暗房中完成的,森山大道肯定沒少干給老師洗照片這種事情,但他自己的創作卻走到了另一個方向,走到了粗糙、不經設計的表達當中,走到了街頭進行拍攝。

森山大道《攝影啊再見》

森山曾在自己最激進的時候出過一部攝影集,叫做《攝影啊再見》,可以說是反攝影的極致,大量的失焦、漏光、傾斜、局部放大,使用當時被當做小孩玩具一般的傻瓜相機,在街道、車廂乃至垃圾堆拍攝一些未曾設計的內容,這種反叛就和當年杜尚拎個小便池送到美術館展覽一樣,是一種反叛,是一種對於什麼是攝影,什麼是藝術的發問,這種發問深刻影響著每一個正在取景器後面的創作者,再進一步的討論,這種對於意義的發問,想來,其實也是那個時代發問,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多的左和右的狂熱,那麼多的死亡,還有那兩顆原子彈,都是時代給予創作者發問,我們今天這個時代,又給了創作者提了什麼問題呢?

任航《無題》


推薦閱讀:

TAG:攝影 | 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