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公益紀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未來孩子成長的希望!

自閉症公益紀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未來孩子成長的希望!

4 人贊了文章

  自閉症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癥狀的存在?它是病嗎?和普通人的比例是多少?······或許你的疑問不止這些,但希望你以善意去接納和幫助他們。

  被困在機器人里的靈魂

  ——自閉症公益紀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

  「我們眺望一顆美麗又遙遠的星球,看見遙遠星球上的孩子正一個一個降落在地球上。也許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好導遊,能理解他們的星球和我們有不同的文化,也幫助他們認識地球有不同的生活規則,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做那個導遊。」

  ——導演沈可尚

  關於自閉症,我們想知道

  自閉症離我們很遙遠嗎?到底,自閉症者和我們身處的世界有什麼不同?自閉症者看到的、體驗到的感官,和一般人有多大的差異?他們真的是把自我封閉起來的人嗎?他們都是天才嗎?更重要的,他們的心靈,究竟坐落在哪個無人知曉的陌生星球,而那個星球,距離我們有多遠?

  有的人,天生就無法看著你的眼睛;

  有的人,不懂得"哭"和"笑"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

  有的人,即使到了30歲,還在練習怎麼和人打招呼,怎麼做自我介紹;

  ......

  紀錄片《遙遠星球的孩子》用一種浸入式的視角娓娓道來,透過採訪台灣最接近自閉症者的群體,包含自閉症診斷的醫屆泰斗、認知神經學家、臨床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等,配以豐富的案例,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這些獨特靈魂的內心——了解典型自閉症有哪些特質,嬰兒期會有什麼特點值得引起家長關注、從大腦功能來說他們為什麼會這樣、醫學界歷史上如何界定的指標變化,怎樣和他們交流等。

  以打籃球的運動為例,大腦會分析手、眼、腳和身體各部分的平衡,並且接收隊友的訊號,在瞬間做出判斷,再將指令傳達到身體各處。如果中間環節不能準確解讀和傳達,團隊的協作就無法完成,自閉症者就彷彿身困在無法互動和社交的孤島。

  自閉症的成因片中並未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是對於如何認識這個群體,我們可以如此想像:他們就像是駕駛著不受控制的機器人,跟外界的互動和溝通會失控。而社會的探索,嘗試,面對和修正誤解是真正走近他們的鑰匙。

  當然,片中也提到了為數不到10%的高功能「學者症候群」,如同電影《雨人》中的主人公,其實是一種典型「左腦受損,右腦補償」的機制,當他們在藝術舞台熠熠生輝,其實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天平已經崩塌。

  導演倡導我們抱著願意理解的心情和意圖,與他們相處,讓自閉症者習慣社交,學會社交。當父母營造了一個豐富的,有利於兒童成長的環境,當工作的環境能夠發掘他們的優勢,解碼他們溝通的方式,甚至領略他們的幽默感,他們在工作中便能夠獲得認可和成就感。

  或許我們應該這樣來看待自閉症特質,他也是一種與眾不同的人格特質,不需要被治療,也不需要被改變。他只是這個多元社會中跟普通人同樣精彩,豐富的個體,社會應該尊重並支持每個人安身立命的方式。

  《遙遠星球的孩子》是由沈可尚執導的以孤獨症患者為題材的公益紀錄片,曾獲得第46屆台灣電視金鐘獎。全篇共分四集,《自閉症之謎》、《我也很高興認識你》、《我是蔡傑》、《吹泡泡》。


推薦閱讀:

TAG:自閉症 | 靈魂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