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SD 景觀記(二) Snake Path
來自專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景觀記4 人贊了文章
UCSD最出名的建築物大概是圖書館Geisel Library (今後的故事裡我們會詳細講到它:))。
這棟造型奇特的建築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完成設計,七十年代對外開放。1993年完成翻修和結構改造,並最終在95年定名為Geisel Library。
這個形狀總是能讓人想到某個建築物,那就是世博園中國館:
就像微積分之於牛頓和萊布尼茨;進化論之於華萊士與達爾文一樣。我不太相信這兩個建築物之間存在著抄襲被抄襲的關係。我更傾向於相信,不同源的文化背景下會偶爾產生趨同的設計。當走完圖書館前的Snake Path之後,這個觀點就變得更加堅定。而這種趨同效果,也會讓人覺得美妙。做了這麼多鋪墊,終於該說說,Snake Path了。
Snake Path是藝術家Alexis Smith於1992年建成的。Smith女士的作品總是傾向於用拼接的方式來呈遞。換句話說她是一位常年與馬賽克打交道的藝術家。
整個作品足有170多米長,3米多寬。
蛇頭近景:
蛇頭正對著的,就是圖書館。
除了蛇的主體之外。在踩著Snake Path前進時候,還能看到一本書:
沒錯,這本書就是彌爾頓的《失樂園》,書的封面上寫著:「And
wilt thou not be loath to leave this Paradise, but shalt possess a Paradisewithin thee, happier far.」 多麼棒的一句話!想到了王陽明心學教法的那四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無論兩句話的背景產生得有多麼得不同,將完滿內化到心中的時候人就找尋到了失去的美好——又是一個趨同的例子。所以,由於這本書的提示,我們也就知道了這條蛇的名字:撒旦。
失樂園的故事想必是耳熟能詳的,這裡不再贅述。在馮象先生的宗教散文《創世紀》的狸狸一章中,曾經提到,伊甸園中的蛇也可能是Lilith,因為撒旦與lilith的背叛原因實在是太過於相似了。無論怎樣,嫉妒心,讓兩個追求平等的存在永遠站在了世界的對立面。一聲長嘆。
在快到蛇頭的地方,蛇盤成了圓形,而盤出了一個小花園,有了之前那本《失樂園》的存在,這個園子的意義自然直觀明了了,當然是伊甸園:
走進去之後,又有了新的發現:
長椅的左側是化身為蛇的撒旦,右側則是亞當和夏娃。而椅子上則寫著這樣一段話:「Yet
ah! Why should they know their fate? Since sorrow never comes too late, andhappiness too swiftly flies. Thought would destroy their paradise. No morewhere ignorance is bliss, tis folly to be wise.」是啊,好奇心與求知慾,讓幸福變得短暫,而讓亞當夏娃被逐出伊甸園。但是人類探究的本能卻絕對是不會因為這樣一次被逐就停駐下來。
仔細數了這個小伊甸園這幾顆細長的樹的數量,其中高樹一共有6顆。小樹有1顆。共有七顆同種的樹。
這樣設計的意義,我想大概是象徵著上帝創世的7天。最後一天他在休息,所以對應著的是一顆小樹。
所以從蛇尾走到蛇頭,也就自然而然知道了我們的Geisel
Library在這件藝術品中象徵著什麼,那就是智慧之樹!所以圖書館呈現出了那樣一個奇怪的形狀——一棵樹。所以圖書館是綠色的。而圖書館中的那一本本書籍,便是那讓人們開啟了心智的禁果。
敬畏心與求知慾。看起來真的是很矛盾的一對存在。
當我們所探究的一切真的逾越了神的範疇,我們與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呢?但是我堅信,探究是人類的本能。就算是最終我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人類的探究也不會停止。
探究的心讓我們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相信有一天,也一定會創造出世界。
我們沿著蛇的路,攀登,前行。
推薦閱讀:
TAG: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CSanDiego | 校園 | 校園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