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可能有這兩大原因
10-14
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可能有這兩大原因
推薦閱讀:
4 人贊了文章一,自身文明的單一:
漢族因為自身局限在東亞,長期文明單一,碰不到與華夏整體文明,平等相抗衡的高文明強有力的「輸血,撞擊」。少了相互競爭追逐,相互彌補吸取的機會,所以導致華夏文明逐漸走向僵化封閉。古代,中國周邊只有兩種「文化」,
一種是本身落後於華夏文明的游牧部落文化,第二種是自身反受華夏文明影響的朝日文化。這完全補充不了華夏整體文明所需要的外來高等文明的「新鮮血液」,甚至自身還被低等落後的游牧部落文化污染腐蝕。本朝專家把北方游牧一味摧毀人口,毀滅文化,卻不懂創造」新文明」的行為,說成是民族融合。(五胡摧人口,元清毀文化)
把流毒於高文明族群身上的胡人「習性」,說成是對漢族的「輸血」是好事。這委實荒唐可笑。「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李唐氏族之推測後記》)。
客觀歷史學者陳寅恪在分析李唐盛世的原因時,用的是「取」字。「游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漢奸姜戎用的則是「輸」字,改了陳寅恪的「取」字。「取輸」兩字在逆向民族主義者眼中似乎沒有區別,試圖把陳寅恪拉到他們的陣線,順便為狼圖騰洗地,但取和輸的代表的含義恰恰是自助餐和挨抽的區別。
如果說高文明相互之間的輸血補充,是補鈣鐵鋅硒維生素,那麼元清的輸血就是病毒感染。元讓華夏文明染上了良性腫瘤,滿清則導致中國原先感染的良性腫直接瘤癌……「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這句話客觀上指的是拓跋宏,而不是四等元,辮子清。逆向民族主義者經常混淆視聽。
二,同等敵手的缺少:上天似乎對歐洲這片大地格外的「眷顧」,先後能出現不同的文明,來自其它大陸的不同文明不同信仰也相繼交融到這片土地上。
通過戰爭的推動來決定優勝劣汰。更奇怪的是隨著一種文明的消失,歐洲必然會被另一種強有力的新文明取代。這或許就是近代歐洲強大的原因。歐洲各國之間很多都有著幾百上千年的仇怨,都在在相互競爭中度過。如葡萄牙與西班牙,英國與俄國,英法與奧匈,法國與英國更是相愛相殺一百年……他們從陸地爭到海洋,又從海洋爭到其它大洲,奪殖民地。霸主之位也是多次易手,西班牙,奧斯曼,荷蘭,法國,神聖羅馬,俄國,英國,德國,最後是蘇聯,幾乎輪番上陣,物競天擇。最後生存下來的國家都成了近代列強,現代發達國家。毛子能號稱戰鬥民族,完全是周邊隊友助攻出來的。鬼子如果沒有英法德俄給它帶來的視覺衝擊,僅靠自己那點文明不可能走上近代化。
我這個「對手論」也可稱之為「鞭策論」,通過對手之間的不斷鞭策,打壓,相互激勵。自身只要不滅亡堅挺下來,最後必然會強大。中國由於長期處在沒有強有力的對手環境里,只能內部搞內亂,玩改朝換代,或者被異族游牧刷經驗,然後返攻……無限循環!推薦閱讀:
TAG: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