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所大學,紐約時報噴中國滿地是「被家長寵壞的孩子」
文/北美留學生日報
微信號:collegedaily
中國大學生全是「被家長們寵壞」的孩子?
中國大學生們,這個鍋背不背?
最近,中國的一所大學火了。在天津大學的體育館,幾百個帳篷浩浩蕩蕩的排列在學校的體育館,不僅壯觀,更讓人產生疑惑,這麼多帳篷是幹啥的???
原來,在9月份的迎新活動中,天津大學的師生們親手搭建準備了
600多個帳篷
,
這些帳篷顏色各異、整齊劃一的排列在學校的體育館,為的是給送新生家長們提供臨時住處。
(圖源:天津大學官網)
天津大學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連續7年都是如此,除了帳篷,學校還準備了電源、空調、淋浴、飲水機等一應俱全,十分方便。
然而, 每年這幾百個帳篷都會「火一把」,也引起了很大爭議——
有人認為,認為學校這樣做非常人性化,每年新生入學,周圍的賓館
坐地起價
,
有一些遠道而來的家長只能在學生宿舍勉強湊合一晚,非常不方便。
也有人不理解,認為學生到了大學階段,理應具備起碼的生活能力,家長這樣的行為實在沒必要,是溺愛的體現。
(圖源:nytimes)
而這樣的行為在外國人眼裡,卻升級演變成為一種誤解。
9月23日,紐約時報出了一篇報道,題目為:
《歡迎進入大學生活,而你的父母就住在隔壁帳篷》。
(圖源:nytimes.com)
文章把矛頭指向了中國的家長們,認為這種現象在中國大學普遍存在,中國學生不具備基礎的生活能力,是一群
「被家長們寵壞的孩子」。
事實真的如此嗎?
愛的帳篷
在紐約時報的報道中,天津大學的帳篷被稱為
「tents of love」
,體現了中國父母的溺愛。我們先來看看,紐約時報的報道是如何寫的。
以下內容來源紐約時報:
(圖源:nytimes.com)
「今年秋天開學,天津大學的一名新生楊同學來到學校時,他就已經擁有了全部的生活必需品——
冬天的外套、字典、四雙鞋、牙膏。
在他宿舍幾百米之外的體育館,他的父母住在地板上搭起的藍色帳篷里隨時待命,給他隨時端來幾碗速食麵,給他買肥皂,給他擦洗宿舍的地板。」楊同學今年18歲,在對他的採訪中,他說——
「我家在700多公里之外的一個小城鎮,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家,當她在這的的時候我覺得更安全了。」
「我不擔心任何事情,我會學著照顧好自己。」
(圖源:nytimes)
楊同學的母親丁女士是一位農民,2022屆新生家長之一。他們入住帳篷,然後照料他們的孩子安頓下來。
對於學生家長的描述,紐約時報是這樣寫的——
「這些家長們帶著一袋袋葵花籽,Hello Kitty的背包中塞滿廁紙,在一起探討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餃子1.5美元的價格是可以接受的、最賺錢的大學專業、專註學業的時候不應該約會等等。
他們談論著最好的吃早餐的位置,去哪裡買便宜的被褥,他們比較孩子的高考成績,並討論如何讓孩子進入高薪行業......」
(圖源:nytimes)
從2012年開始,天津大學開始免費提供「愛的帳篷」,為的是讓一些偏遠地區的家庭能更容易的參與到「遷入」傳統。
如今,這一現象已經蔓延到了中國的很多大學,引起了很大爭議。包括一些中國的老一輩的人,他們大多數吃過苦,有的也不贊同那些長途跋涉送孩子上學又住在帳篷里的父母們,認為如今的孩子不習慣吃苦,並戲稱他們是「小皇帝」。
(圖源:nytimes)
關於帳篷的爭論也在網上展開。紐約時報寫道:許多中國年輕人是家裡第一個來上大學的,採訪了很多天津大學的家長,他們之所以入住了帳篷,
是因為擔心送孩子到大城市上學但負擔不起房租過夜。
(圖源:中國教育在線)
被採訪到為什麼來送女兒上學,來自江蘇省的齊先生說:「之所以來到天津,是因為為女兒感到驕傲,她正在實現我的夢想,並且很想看看天津大學是什麼樣子的。」齊先生在農場長大,他認為女兒這代人比前幾代人過得更舒適,但他希望女兒能在離家更遠的地方生活,從而變得更加獨立。
他們在溫室中長大,他們從未體驗過真實的生活,他們一直在學習。
夜幕降臨時,數百名家長拿著毯子和枕頭,湧入體育館,他們爭搶露天看台的位置,在連附近的更衣室里刷牙洗臉。體育館裡回蕩著中國各地的方言,很多家長都難以理解彼此。
(圖源:nytimes)
來自中國農村的英語老師楊女士,囑咐她的女兒說,
既然上了大學,就要自己學著洗衣服了。
她的女兒插嘴道:「我已經知道怎麼洗了」。
楊女士自稱是「虎媽」,為了讓女兒考上一所好大學,她努力工作多年。她曾把女兒送到寄宿學校,每個周末女兒把臟衣服帶回家清洗。她說:
「我需要在女兒身邊來確保她安全快樂」。
(圖源:nytimes)
從紐約時報的部分報道中不難看出,中國的孩子是
「從沒出過遠門」、「只知道學習」、「不知道衣服怎麼洗」。
而中國的家長卻是「來自農村」、「為孩子犧牲自己的一切」、「想永遠照顧孩子」。
從幾百個帳篷就斷定中國的孩子是缺少自主能力、中國家長只會寵溺孩子,對於中國學生和家長來說,公平嗎?
國外父母做的更好嗎?
中國有句老話,兒行千里母擔憂。
朱自清曾經在《背影》中寫過父親送自己上學的感受:「
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么?」
(圖源:中國教育在線)
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很大程度上,父母想要看看孩子學習生活四年的環境,確認孩子是不是安頓好了,
想必不只是中國父母有這樣的心理。
很多人對西方的觀念是:孩子18歲就被趕出家門、上大學自己承擔學費、父母老了直接送到老人院。
但是這並不是普遍現象,西方家長和東方家長, 在對待孩子方面也並沒有那麼大的差別。
比如,貝克漢姆在大兒子去紐約上大學時,在開學第一天緊緊跟隨,拚命拍照留念,全然不顧別人的看法。
(圖源:騰訊)
奧巴馬在談到送女兒去大學的經歷時說——
「我似乎像經歷了一場心臟外科手術。
我為自己沒有在女兒面前流出淚來而感到慶幸。」
「但在回去的路上,很感激工作人員們假裝沒有聽到我的
抽泣聲。
」
與中國大學開學的「父母潮」相比,國外的也有
「父母潮」。不過出現的時候不一樣,國外大學更注重孩子的畢業典禮。
(圖源:搜狐)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但中國的孩子並不是像報道中寫的那樣——
他們接觸不到現實的世界,就像是溫室里的花朵一樣。
很多學生去大學報道,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堅持,而並不是他們缺乏照顧自己的能力。
寫在最後
實際上,國外媒體對對中國學生和家長的誤解和偏見很深,但這些只是思想和觀念的不同。
就像廣大的留學生們——
或許她們在家是不一定是「小公舉」、「小皇帝」,但到了國外,卻不得不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巨人;
或許他們在踏上飛機前還「不會做番茄炒蛋」,但到了國外,他們至少誰也不忍心深夜叫醒父母;
或許他們背負諸多誤解,但只有他們心裡最清楚,自己正在為夢想不懈前行... ...
而好好學習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學生們,為了學習而不得不放棄一些娛樂項目不是錯,為了沒有時間來體驗生活也不是錯,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更加不是錯。
在這篇國外報道中,從簡單的現象上綱上線,
一味指責中國學生沒有自立能力,實則是不合理的。
家長送孩子上大學無可厚非,孩子要在這裡學習生活四年,送過來看看有什麼錯嗎?
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東方和西方,有的只是不論你多大年紀都會牽掛你的父親和母親。
在孩子開啟人生的新篇章時,父母也在開啟著他們的新篇章。不管你信不信,這對於父母來說可能要更艱難......
相關閱讀:
?
歐美大學裡的名媛姐妹會到底有多臟?
?
哈佛20年調查曝光扎心事實:聰明的父母,都在偷懶
倡導理性閱讀,離美帝更近一步
投稿:usashare@hotmail.com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