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安娜卡列尼娜》
來自專欄書評
《安娜卡列尼娜》有很強的現實主義。
安娜之死。開篇的卧軌人預示了安娜的結局,安娜的死亡與基蒂的生產發生在同一時間線。死亡與生命,整個小說構思的很巧妙,毫無疑問是天才之作。
前段時間有言論以三觀批判《包法利夫人》,《安娜》如果以三觀來論顯然也是不入格的。文學作品是脫離三觀與道德的產物。納博科夫認為所有文學作品都是虛構的,任何人企圖從現實中尋找文學作品的影子都是徒勞。贊同倒也不贊同。任何作品都有作者的安排在其中。在作品的寫作中,作者扮演著先知,他們決定著人物的發展與結局,而以上種種均是為了表達作者心中所想。因而讀名著時要拋卻個人道德論,三觀論,只需將自己交付於書中的人物,而後結合知識進行思考,得出閱讀時的觀感。
看影片時會覺得卡列寧是個遭遇妻子背叛的可憐人,而讀書時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觀感,認為卡列寧是個冷漠的政客,他與安娜的婚姻充滿機械。甚至在閱讀時一度傾向於安娜與沃倫斯基的婚外情。沃倫斯基對安娜一見鍾情,筆者大膽認為是因為安娜的外貌導致,因而在二人的婚外情中外形與性愛佔有主要地位。而在性愛中又因加諸不道德與不可得因素而經久不衰。這也許可以理解為國內的「偷不著」理論。
《安娜》是對婚姻制度的審問。沒有愛情的男女因一紙婚書締結的婚姻,其中的牢固究竟是否依靠道德(他人)的審判?沒有愛情的男女在進入婚姻後究竟面對的是怎樣的生活?
托翁是同情的安娜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安娜的真實促成了她的死亡,她追尋自己,和沃倫斯基私奔,不願意和卡列寧保持虛假的婚姻生活,她以此進行反抗,反抗卡列寧的冷漠,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全書也達到高潮。
托的作品很多都可拍成影視作品,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則很難做到這一點,早些搜過《罪與罰》的影視作品,看了十分鐘棄之,不如閱讀來的過癮。視覺很大程度會扼殺想像力的延伸。
最喜歡的兩位作家,總要不時重溫的,因而會發現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不同的閱讀體驗。
憑藉記憶寫下上述文字,如有差錯懇請原諒,畢竟回憶具有不真實性。
時間有限,匆匆數筆,不足以寫出《安娜》的冰山一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