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到底是什麼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來自專欄杜圖圖大美育1 人贊了文章
文/杜圖圖
好奇是孩子最重要的天性。孩子猶如一張白紙,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天生的好奇。在孩子學會說話之前,TA就開始用視覺、觸覺和味覺來探索這個未知世界的,他們會東看看、西摸摸,拿起來就會往嘴裡塞;一旦學會說話,就會不斷地纏著爸爸媽媽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總有問不完的問題;等稍微再大一點,他們的問題就會升級城「為什麼」,千奇百怪的問題常常會把大人問的瞠目結舌、啞口無言。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們求知的動力,也是創造力的源泉。有一個老生常談的著名故事,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小時候看到蘋果熟了就掉下來很好奇。他就想,地球上的東西失去了支持後為什麼都掉到地上來,而不會向天上飛呢?後來,這個問題就促使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好奇心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贅述。老杜想問的是,人人天生都有好奇心和創造力,可為什麼多數人後來又沒有了?換句話說,是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父母錯誤的家庭教育方式
研究表明,0-3歲是孩子好奇心最強的階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好奇心是莫大傷害。常見得錯誤有以下幾點:
一是面對孩子追問不耐煩。常常剛開始,父母還能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問著問著,特別是遇到不好回答或者不太熟悉的問題,就會變得不耐煩了,「這些問題小孩子不用知道!」「你問這些幹嘛?」「長大了你就明白了」。一次兩次的避而不答,在家長看來或許是個例問題,但是父母的情緒和態度會傳遞給孩子。他們會覺得提問這種行為方式不被家長所喜歡,以後再有疑惑就會埋在心裡,而不是去積極尋求答案。
二是面對問題喜歡給出標準答案。不少家長喜歡在孩子提問時給出看似正確的標準答案,讓提問—探索—討論,這一求知的過程,變成了知識傳授。有時候我們要學著做一個「不知道」家長,引導和鼓勵孩子去自己觀察、求索,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但是不要每次都給出標準答案,即使你知識很淵博。很多時候求知和探索的過程,要比答案更重要;不要用成人思維約束孩子,要鼓勵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
三是對孩子破壞性行為不夠寬容。孩子的好奇心常常會具有破壞性,好多時候家長會簡單地把他們歸為「淘氣」,加以批評、訓斥、制止。比如,上午剛給孩子買的電動小汽車,下午就讓他給拆開弄壞了;為了看看是什麼讓時鐘走個不停,把小鬧鐘拆的面目全非,等等。所有這些,不要簡單的說幼兒越來越淘氣了。其實,孩子的好奇心往往萌發在不太招人喜愛的惡作劇中。俗話說「瘋丫頭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大人應善於發現他們的「錯誤」中的創造成分。
四是擔心危險和衛生等,不願意帶孩子體驗新事物。有些家長,一帶孩子到戶外或陌生地方的時候,就會特別緊張,怕孩子磕碰、怕孩子弄髒了衣服、怕被蟲蟲咬了,總會說「泥巴這麼臟,玩那個做什麼」「看你玩水把褲子都弄濕了」,等等。其實,好奇心在面對未知環境和事物的時候,才會更強烈。再說小孩子正是調皮年齡,只要不玩特別出格的花樣,只要是安全的,就應放手讓他們玩耍、探索。
以記憶為導向的傳統教育理念
錢學森先生曾經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問題的實質,就是為什麼我們培養出的人才缺乏創造力。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曾用三句話來試圖解答「錢學森之問」: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於記住很多事實;我沒有特殊的天賦,我只是極度的好奇;科學殿堂的根基是靠另一種人而存在。
老杜覺得,錢教授深刻地指出了中國教育的問題所在,當下教育的導向不是讓人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而是讓人記住知識、技能,從而取得好成績。這種特徵,從高考一直傳遞到學前教育,從校內教育一直傳導到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
許多家長信奉「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學前教育開始就搶跑,提前學習數學、外語,提前識字、學拼音;到了小學階段,給孩子報各種以提前進行知識學習為目的的課外輔導班,背誦各種文章、詩詞。所有學習的重點,都是記憶,而不是基於好奇的求知。雖說家長的行為離不開大的環境和時代,可是又有多少家長能意識到問題所在?
杜圖圖,關注教育、專註美育。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杜圖圖大美育,了解更多有用內容,一起交流溝通。
擴展閱讀:
杜圖圖:家庭教育:如何培養出有創造力的孩子?當家長的都該看看!杜圖圖:家庭教育:如何培養一個高度自信的孩子?我們的經驗和教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