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的法蘭西之夢,法蘭西的學生軍(3)
來自專欄法師塔觀察68 人贊了文章
1890年,由於各地政府陸續停止資助學生軍,學生軍數目迅速跌下至80支(法國國家檔案館F17640-17643,該數據包含中等學校的學生軍)。1891年12月31日,學生軍總督監職位被撤銷,學生軍走完了其短暫的生命。學生軍,這個曾經被視為法國陸軍的脊樑、共和國的學校的組織,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成為法蘭西共和國的少先隊。
學生軍的終結來自於被推上極端愛國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以及軍事沙文主義的道路,成為了布朗熱危機的犧牲品。學生軍自創建之日起就始終舉著愛國主義大旗,而法國各界也對學生軍所象徵的法國未來軍力給予重望,大量的宣傳便將學生軍塑造成一支復仇之師。另外,學生軍主要集中在深受普法戰爭影響的諾爾省、都布省、沃日省、埃斯省,以及曾經的臨時政府所在地吉倫特省等地,當地民眾對德國的復仇主義訴求十分強烈,因而積極支持組建學生軍。這意味著學生軍與國民復仇情緒的內在聯繫——於是,學生軍這支被戴上極端民族主義與軍事沙文主義高帽的復仇之師,與復仇將軍布朗熱一起成為了復仇的代表。
雖然沒有看到學生軍直接參与布朗熱運動的資料,但可以從三個方面推斷出學生軍確實被捲入了布朗熱事件的政治漩渦當中。
- 學生軍雖然屬於學生課外組織,但實際管理者卻是法國陸軍部——1882年7月6日法案將學生軍教官的任命,槍支型號的確定等問題一起交由陸軍部負責。雖然該法案規定在學生軍集訓時,需指派一名教師協助軍官開展訓練,但事實上當時的學校連體育教員都需要外聘,可以進行軍事訓練的教師更是寥寥無幾,再加上軍事訓練是在課外時間進行,該條款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另外在批准組建以及監管學生軍的三人委員會當中,軍方佔據了兩個名額,同時軍人在軍事教育委員會所佔的比重也是最大的。由此可見當時的軍事教育,從學生軍而言,處在法國陸軍部的掌握之下。
- 1886-1887年布朗熱出任陸軍部長,旋即以復仇將軍的人設將對德國復仇的情緒推向了全法。布朗熱運動在1886-1889年初處於高峰,而這個時期也是學生軍運動的鼎盛時期。但1889年下半年,學生軍的發展卻一落千丈並在1891年走向終結。學生軍與布朗熱擁有同一個軍事淵源,而且兩者都以復仇與愛國作為自身的旗幟,所以他們之間的商業互吹是不可避免的。民眾對復仇將軍的狂熱崇拜讓共和派對學生軍起了戒心,於是開始警惕和反思打著極端愛國主義以及衍生的極端民族主義與軍事沙文主義旗號的煽動者對共和國可能帶來的傷害。他們開始有意識的遠離黷武思想,就連法國教育聯盟也將其格言「用書本與利劍報效祖國」改為「以書本與知識報效祖國」。在這樣的形式之下,有著復仇之師稱號的學生軍與布朗熱運動的起伏基本吻合,很難將其視之為純粹的巧合。
- 布朗熱危機雖然並沒有讓學生軍組織立即被取消,但布朗熱運動的中流砥柱愛國者同盟卻遭到了迅速的取締,其領導人保羅·戴魯萊德被起訴。而保羅·戴魯萊德以及他的愛國者同盟又正是學生軍的狂熱支持者,保羅本人還曾出任過教育部軍事教育委員會的委員,直接參与到了學校的軍事教育當中去。
對學生軍的成效的質疑始終存在,學生軍的開支成為地方政府越來越重的財政負擔。我們可以在此設問,學生軍是否真正做到了為共和國輸送公忠體國的好戰士呢?遺憾的是,並沒有。學生軍不僅越來越流於形式,部分成員行事不斂、炫耀滋事的新聞時有見報。教育界開始反思過早的讓兒童參與到軍事訓練當中去是否合適,評論家也對學生軍淪為競選工具以及地方的政績工程也展開了批評,關鍵的共和派同樣意識到學生軍已經違背了最開始樹立公民戰士形象、激發愛國情緒的初衷。
1882年法令規定學生軍在課外時間集訓,於是不少地方政府將學生軍的集訓時間設定為星期日,這正好與教堂的彌撒儀式發生衝突,第戎主教也曾因此事指責共和派想以此來挑釁宗教的地位。我們不排除激進的反教權主義者的確有意利用學生軍在打壓宗教勢力,但從整體上來看,共和派政府並不反對宗教勢力,而是意欲通過溫和的手段來讓宗教進行世俗化的改革,同時堅持強調宗教中立、反教權而不反宗教這一立場。1882年3月28日頒布的《義務初等教育法》決定除星期日外額外放假一天便是這一立場的小小嘗試。而且,茹爾·費里本人也多次公開主張建立一個開放的共和國、一個公眾的共和國,將全體法國人民團結在三色旗下。顯然,當時的共和政府希望建構的是一個超越宗教信仰分歧的共和國,一個包容全體人民的共和國。基於此上,學生軍因為集訓時間而與宗教發生衝突並不是政府希望看到的。1888年起,教宗利奧十三公開宣布不再否定共和制,法國天主教會也在教宗的敦促下逐步歸順共和國,在此形式之下,再去挑釁教會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也不識臉色了。
學生軍從建立到衰落一直都沒能成為法國全體適齡學童的組織,其中原因有三。
- 學生軍作為一個學生課外的活動組織,其訓練、管理、監督卻都需要軍方進行,學校本身的參與度十分有限,這並不利於學生軍吸納成員。另外,學童年滿12歲才可以參加學生軍,而當時很多兒童在十二三歲的時候便開始打零工補貼家用,甚至還有很多兒童就此結束學業前去工作,這無疑是對學生軍兵源的挑戰。1882年7月6日的法令補充了組建學生軍的學校必須擁有適齡學童200人作為下限,導致相當數量的學校——尤其是鄉鎮學校因為達不到這一規定而無法組建學生軍。這些客觀因素限導致學生軍成員占適齡兒童的比例極低,即使以學生軍模範省諾爾省與塞納省為例,這兩個省份的學生軍數量也只佔適齡兒童總人數的8.1%和10.4%,占初等學校適齡兒童的26.3%與34.3%。
- 學生軍的集訓時間與教會的彌撒時間相衝突,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接受宗教教育拒絕讓孩子參加學生軍。
- 學生軍一直沒有能夠成為全國性的組織,全國87個省當中有25個省從未組建過學生軍,如阿爾卑斯省、洛特省地處山區或者沼澤地帶,人口密度低,學校並不能滿足組建學生軍的條件。或安德爾省、科雷茲省因為屬於農業大區,學生為了農活而曠課屬於正常現象,並不利於組建學生軍。亦或羅澤爾省、維埃納省因為保守派與宗教勢力強,創建學生軍的阻力大。即使在擁有學生軍的省份當中,學生軍組織也聚集在大城市以及其周邊地區,農村地區只能說極少或者根本沒有組建學生軍。適齡兒童參與比例低,再加上組織地區分布失衡這兩個特點致使學生軍一直沒能成為真正代表法國全體適齡學童的學生組織,其在教育界的影響力也因此受限。
種種負面因素與質疑,使得學生軍的愛國主義少先隊光環逐漸褪色。1890年,巴黎、里昂、布爾日等地政府陸續停止資助學生軍,並且剔除體育教育當中的軍事色彩,轉而資助建設體育場地,發展學校體育,組建體育社團。1891年底,學生軍就此被各類體育社團所取代,徹底成為了歷史。學生軍的存在的十餘年裡,這個一手持劍一手持書的學生組織無疑是「以書本與利劍報效祖國」的最佳詮釋,具象真實地體現了共和國在普法戰爭之後出現的激進尚武的愛國主義情緒。儘管學生軍組織消失了,但是兒童-公民-戰士這一構想並沒有跟隨學生軍組織的衰亡而消失,身穿制服、手持長槍的兒童形象依然活躍在法國公民的印象中,這一點的明顯證據就是各地國慶節日依然組織初等學校學生列隊持槍參加閱兵。在馬恩河戰役時期,霞飛元帥也高呼過「共和國將為自己的學校培養的士兵而感到自豪」。學生軍組織雖然存在的時間短暫,但成功的以軍事愛國主義為基礎,集合各方力量塑造出一個兒童戰士的愛國形象,堪稱第三共和國為了實現公民戰士理想的一次全民動員。更重要的是,共和政府通過推廣體育與軍事教育,在塑造愛國、守法、強健的新國民特質的同時,有效的將民族與共和概念推廣開來,令法國人對法蘭西民族共同體有了深切的感受。這也就此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蘭西民族從一個鬆散的民族共同體凝聚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起到了積極作用。第三共和國的「愛國者的共和國」以及「致力於教育的共和國」的形象融入到了法蘭西民族的集體記憶當中去。
參考文獻:
Claude Lelievre《jules ferry,la republique educatice》
Vincent Duclert《La Republique,ses valeurs son ecole》
Odile Rudelle《Jules Ferry la republique des citoyens》
Poignet,Bernat《Les muscles de Marianne》
Pierre Giolitto《Abecedaire et ferule,maitres et ecoliers de Charlemagne a jules ferry》
Louis Lucipia《La caisse de ecoles de Montmarte》
Ernest Lavisse《Questions d』enseignement national》
Pierre Lalio 《Premiere annee d』instruction morale et civique》
Paul Bert《Instruction civique a l』ecole》
Antoine Prost《L』histoire de l』enseignement et en France 1800-1967》
Pierre Chevallier,Bernard Grosperrin《l』enseignement francais de la revolution a nos jours》
Pierre Barral《les agrairiens francais demeline a pisani》
Georges Merlies《Les hataillons scolaires en Normandie》
Philppe Marchand《Les petits soldats de demain les bataillons scolaires dans le department du Nord 1882-1892》
Gilbert Andrieu《La gymnastique au XIXe siecle》
Edouard Solal《L』enseignement de l』education physique et sportive a l』ecole primaire 1789-1990》
Pierre Arnaud《Le militaire l』ecolier,le gymnaste Naissance de l』education physique en franece 1869-1889》
Jean Gamy《La naissance du movement sportif associatif en France》
Pierre Arnaud Michael AttaliJean Saint-Martin《Le sport en france:une approche politique,economique et sociale》
Yvon Leziart《La naissance du movement sportif associative en France》
排版: @沉睡的哲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