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靜好,但為什麼總是被「無意義感」刺傷?
舒院長發現,很多年輕人雖然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閑暇時和朋友看看電影泡泡咖啡館,日子過得閑適自在,但總會被心底蠢蠢欲動的「空虛感」「無意義感」刺傷,心理的缺失感總也無法填滿。近日舒院長收到一份粉絲的求助信很有代表性,徵得本人同意後公布如下:
舒院長:
我一直很困惑!也許在外人看來,我一切都好:主業工作順利,還有份穩定且不錯的第二收入,同事關係也很好,朋友特別多,都說是個非常好的人。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心裡一直很彆扭:能跟所有人建立起關係的外殼,但核心卻建立不起來,感覺不到其中的愛和感情的維繫,想斷隨時能斷開,特別冷漠。也試著發展很多的興趣愛好,可是最終也跟「關係」一樣,會有短暫的愉悅感產生,但過後又會有毫無意義的感覺。前段時間刷屏的文章《那個在西雅圖偷飛機的年輕人的故事》,我來回看了十幾次吧,每次都有想哭的衝動。同情?難過?害怕?我自己都說不清楚到底是被哪種情緒吞沒了,但我就是沉陷其中,一點辦法都沒有。我經常都會想:什麼東西已經徹底死去了,就算我再努力在上面種花,其實還是屍體,不會有任何改變的。我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舒院長的回信
A君:首先,謝謝你的真誠!
你把自己的感受比作「建立了外殼,卻一直不能建立內核」。請相信「內核」的建立並不是一個孤獨的過程,需要愛你的人透過「外殼」,溫暖「內核」。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既希望與大陸相依相望,同時又希望保持個體存在的主體性。
如果過度認同別人,就會失去自我;如果只陷溺於自我則變成自戀、無視他人的存在。
可是生存的意義感不會單單從自我產生,還需要在生活與人的交流聯繫中被激發出來。
關於激發意義感,我分享兩個觀點,也是我自己的經歷。
第一,嘗試與自己聯繫。
為什麼人無法與自我聯繫?
也許痛苦是成長的過程中必需面對的情緒,我們卻總在逃離。認為遠離負面的情感就不會那麼痛苦,為了獲得這種生活必須的安全感,在成長過程中過早產生「自己不需要愛」的念頭。
就像那些成長於單親家庭的孩子,別人在他們面前提起「父親」二字,都會莫名淚流滿面,因為自幼成長的歲月中沒有父親。
舒院長年輕時醉心文學,感覺文學幫舒院長升華了內心的許多矛盾糾結與痛苦,但這也算是逃避。後來又研讀神學,閱讀許多哲學的書籍,特別愛海德格談「存在與時間」,喜歡「不是人走向死亡,而是死亡向我們走來」的虛無存在主義,愛探討人生意義偉大的問題。
後來從事心理諮詢,徹底覺悟哲學問題要留給哲學家去解決,我們普通老百姓就是要過日子,而且要有意義的活著。
怎樣才能有意義呢?首先需要與自己聯繫,這樣才能感覺真實的活著。能夠感知自己情緒,證明你還活著。
至於一個具體的念頭,比如「我只是一個已經壞掉的人,我猜是不知道哪裡有幾顆螺絲鬆了吧?」這句話到底是代表著哪根弦快綳斷了呢?也許通過諮詢,你會慢慢航向內心,去感覺、確認,擁有自己的情緒。
第二,嘗試與他人聯繫。
西雅圖偷飛機的青年悲壯離世時有個心愿:他說自己想去看看那條鯨魚,那條背著自己幼崽屍體,在海里遊了17天,1600公里後直到幼鯨腐爛才放手,他要看的是最感人最漫長的告別。
未竟的夢想,無法付出的愛,是總被無意義感刺傷的根源,夢想與愛只要實現在他人身上,就會感到有意義——這就是找到與他人的聯繫的途徑。
所以發現你的夢想,努力去實現它;找到你愛的人,好好去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