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青年將古宅爆改「私人博物館」客棧,後來他怎麼樣了?

文藝青年將古宅爆改「私人博物館」客棧,後來他怎麼樣了?

千年同里,追憶悠遠歲月

從漢白玉的牌樓走過一段車水馬龍的街道,當腳下踩著有些坑窪不平的青石板路,就已經置身在同里古鎮之中。從宋代始建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從古至今便是著名的「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不同於其他古鎮的熱絡喧囂,同里的日常氣息讓人們可以漸漸忽略掉遊走在「景區」之中的疏離感,更加舒適愜意。布滿休閑座椅的小廣場中,飛檐翹角的古戲台上正在上演著「吳儂軟語」的地方戲曲,配搭著古鎮的精緻婉約,更顯江南生活的韻味。

沿著依水而建的河岸老街,白牆黛瓦的宅院鱗次櫛比地沿著視線向前,此時的「花築·懿園客棧」靜靜坐落在水邊,守候著來往的旅人。透過高大的石雕大門,視線被不斷拉伸向前......跨過第一道大門、第二道大門、庭院天井中的青花瓷魚缸、第三道大門,直到落到了一尊高大的佛像身上,這樣絕佳的視覺透視,讓人們不得不嘆服蘇式園林的視覺享受。

因為這一奇絕精巧的設計,一些漫步在古城的遊人會不由自主走進懿園之中,竟然完全不知自己身在一座客棧之中,而開始順著游廊庭榭慢慢地逛了起來。穿過游廊,懿園的主人凌曦正在自己的園子中品茶小憩,講起了這片讓他故土難離的「客棧故事」。

客棧所在的這條古鎮老街自古至今一直被稱作「凌家廊下」,凌家世代都是文墨深厚,對書法、篆刻、盆栽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凌先生的爺爺凌祥雲更是當地有名的書法篆刻家,培養的後世子孫都擁有很好的文化修養,在古鎮戲台上高懸的一幅楹聯也出自凌先生的叔叔吳江書法政協主席凌在純,可見家族的底蘊悠久。

父親作為醫生,而母親身為人民教師,凌先生自幼便在家風、家教嚴格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父母親極為重視孩子的學業,更希望讓凌先生有著穩定且體面的工作,而凌先生卻在事業的穩定發展期放棄了銀行的工作,一頭「扎進」自己酷愛的古玩收藏行業,這樣的「棄文經商」讓父母親一直不理解。「我就害怕到老了,孩子們抱著我的腿,讓我講講年輕時候的故事,我那時候的腦子裡一片空白,人生必須經歷一些潮起潮落才能有意思。」

對於古玩收藏的喜愛,源於爺爺對文玩的喜愛和鑒賞,讓凌先生從小耳濡目染,18歲就開始「混跡」於各大拍賣行,讓他一直對收藏和文物鑒賞的領域熱愛至深。至今,凌先生的家裡保留了爺爺的篆刻墨寶,每每欣賞起來,還會讓他熱淚盈眶。「看到一件老物件,我會看到這件東西背後的故事,什麼人曾經擁有它,經歷過什麼,製作者的當時的心境,有一些會讓我感動,這就是物件背後的深厚文化、人文的故事,就像破案一樣,讓人著迷。」

打造自己理想的「小家別院」

走在懿園之中,江南蘇式園林的精緻、婉約在腳下的移步換景中不露聲色地體現。「懿字,形容女孩子的端莊秀美,我想打造的就是一座『小家別院』,不張揚,不外露。客棧所在地,曾是凌家廊下的一處老宅,當時同里古鎮中,「凌」和「任」是當地的兩大姓氏和家族,很多老宅都曾是凌家的祖產,這也是一種追根溯源的本心所在。

蘇式的園林講究遵從古建中的「規矩」,精巧地設計了玄關,讓客人們「一眼望不到底」,更能體會古人對於園林要表達的低調、含蓄,而側門也都是相對小巧、低矮一些。整座園林都是凌先生自己的設計和想法建造,「所有的建築或者藝術,都是自然的,沒有刻意的,經過自身的修養,整座園林的建築都在自己的腦海中,自然而出。」

隱藏的奢華——金絲楠木的迎賓桌

如果沒有經過凌先生的指點,可能人們都不會發現,客棧前台的桌面是一整塊金絲楠木雕刻而成,這塊看似普通的木桌跟隨者凌先生曾經的「朽木酒吧」輾轉至今,一直完好地保留到現在,為客棧鋪陳著文墨之氣。

樹木活化石——陰沉木創作的達摩塑像

從懿園匾額視線拉伸到園中的「儀門」,一尊佛像此時更加清晰,這是凌先生非常尊崇的「達摩木雕像」,「因為達摩是真正的修行者,追求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有非常純粹的品質」。

達摩木雕像選用特別珍貴的「陰沉木」,作為世人稱作的「帝王木」,經過千年的風化,不曾腐朽,反而蛻變成了化石。凌先生聘請了木雕大師親自操刀,將自己的想法變成了現實,達摩的堅毅與陰沉木的不腐不朽相映成輝。達摩像之上,匾額高懸,「熙瑞雍祥」四個大字在滄桑中流露著歷史的氣息。

對於凌先生而言,家傳的「恩澤堂」匾額也尤為珍貴,作為凌家的組訓,「恩澤後輩」的精神一直延續至今。雖然老的匾額沒有流傳下來,凌先生特別讓身為吳江書法政協主席的叔叔凌在純提筆書寫,讓匾額得以延續。

不經意間就會錯過的「沉泥硯石」

在達摩像所在的儀門廳堂間,左右兩邊擺放著凌先生收藏的老式桌椅,放在兩邊,端莊雅緻。而在木桌上擺放的石塊,則是非常講究的兩大塊「沉泥硯石」,古人們在庭院中擺放著沉泥硯,用來冰涼茶水,更會在月圓之時,將茶杯放在石頭上,讓天上的月亮、杯中的月亮,面前湖水中的月亮,以及坐在園中擺放的鏡子中的月亮相互聯繫,形成「四月共賞」的景緻。

博古架上透露著收藏一隅

不經意間,客棧木樓梯旁的「博古架」上擺放了一些凌先生的收藏小擺件,像龜殼的化石、古代的媒婆小像,以龍之九子之一的形象製作的香爐,造型喜慶的彌勒佛香爐等等,讓小小的樓梯轉角處都充滿濃厚的文化氛圍。

說起凌先生鍾愛的收藏,他的古宅也是他最鍾愛的一部分,作為清光緒年間的典當行而後被購得,既是自己的家,同時也是自己收藏的「博古宅」。既有自己珍藏的一塊巨型的金錢靈璧石,是奇石收藏5大種類(還有太湖石、音石、黃蠟石、昆石)中的極珍貴品類。而最讓他熱愛的莫過於自己目前「規模龐大」的「古代手爐、袖爐」系列,古代蚊帳鉤系列和銅墨盒系列,大大小小,滿目琳琅,都讓凌先生愛不釋手,也在持續豐富著自己的收藏。

亭台小榭搭配錦鯉形狀小池塘

站在客棧的二層俯瞰著懿園中的精巧庭院,蜿蜒曲折的小池塘,錦鯉游弋其間,建造的時候是凌先生用石灰粉隨手在地上划出一條「錦鯉」的形狀開鑿而成,自己創意研發的3個過濾池讓池塘的水可以自循環,讓錦鯉的吉祥寓意伴隨著客人入住的每一天。庭榭樹木,湖石環繞,石橋嬌小,還有從各地收藏來的一些小石獅子點綴其中,真正的「小而美」的庭院幽靜。

獨具匠心的客房裝飾畫——出自著名畫家之手

身處在客房之中,區別於一般的典雅的裝飾物,懿園中特別聘請了凌先生的繪畫老師——著名畫家王淑秋老師親自操刀,頗具創意地直接在牆壁上繪畫,古色古香的花草樹木在油畫的畫法下同樣讓客房意蘊悠長。

慢慢講述著自己的故事,凌先生拿出自己平時日常用的香桶、茶葉桶,都有著特別精巧的雕工,隨手把玩的橄欖核串珠,「這些都是文化,不僅是文玩,更是這一種從古而今的傳承」。凌先生說著,指著擺放在旁邊的一幅字「花開周甲」,就是著名的書法家費新我的墨寶,因為自己收藏知識的積累,凌先生無意間從小販子那裡收購而來,都是點滴的積累。

「未來,我不僅要建造一座博物館,還要陸陸續續將自己收藏的展品搬移到懿園中展示陳列,建造一座民宿客棧很簡單,但是要讓它不可複製,文化和歷史的底蘊無法複製,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我做的是造福後世子孫的『百年大業』,哪怕懿園中的一棵樹、一棵草都是要流傳下去」。這樣的精神也是花築一直在不懈追求的。


推薦閱讀:

TAG:民宿改造 | 客棧 | 民宿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