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不獨立,註定讓感情走向悲傷
來自專欄家庭教育
這個社會
總把兒童當做成人
卻把成人當成兒童
在傳統教育下旁敲側擊衍生的育兒觀發展到現在,從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到各種培訓班、興趣班,將兒童以成人看待,卻只注重知識上的灌輸,忽視了「人格平等」上精神方面的建設。
就這樣孩子變成父母手中的提線木偶,一步步完成從小的設定。
等到長大後,這種「控制」依舊延續,在感情這塊表現的「無選擇婚姻自由」尤為強烈,因為這份自由的禁錮,告吹眾多情侶的感情,為此買單。
這種「育兒觀」延續了幾千年,沒人能撼動它的根基。
對於中國式教育,教育家認為——
中國人從兒童教育開始,父母只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成長,關心孩子吃好穿好,而忽視了孩子獨立精神的培養,孩子長大後,就無法獨立解決面臨的大問題,比如婚姻,需要家裡安排相親,自然就需要父母操心。」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但與此相反,很多中國父母都急切地參與到孩子的所有事物中去。
除去被掌控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剩下所謂的大事——
兒女終身大事。
上中學的時候,陪讀陪寫陪吃睡,還要關心早戀沒。
上大學的時候,晚上視頻早電話,男友不能帶回家。
上班了之後,日日催婚年年問,搞上對象又挑刺。
父母恨不得在挑對象的選擇上也能獨自抉擇,這就是所謂的「我吃過的鹽都比你吃的米多」的經驗作祟。
在這樣的環境下,在父母的「寵溺」下,要求孩子吸收超出他們理解力的事物,這種外力強加的辦法,不經意中培養了孩子的「依賴性人格」,處處都需要父母權威去操心。
依賴性人格——
其顯著特點是缺乏自信心和獨立性。
表現為:
1、自我形象弱,缺乏自信而輕視、貶低自己,總感到自己無助、無能;
2、溫良馴順,不愛競爭,避免社會壓力和人際衝突;
3、依賴他人,退縮被動,容易順從他人的要求,若所依賴的人不在身邊,易產生焦慮和無勘感,甚至抑鬱;
4、具有原初性虧損,即一種被壓抑的生活方式,避免自我主張,拒絕承擔責任,甚至容忍和希望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是人格發展不成熟的表現。
依賴性人格在顯露端倪之際往往具有隱蔽性,在不知不覺的被培養,也在不知不覺的中被習慣。
人生信條是「一切依賴外界(父母)」,外界當其「供應來源」受到威脅時,便感到焦慮不安。
父母在這個時候是作為幫凶而存在。
世界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研究發現:0-6歲孩子所學的東西幾乎是一個人60歲時所學的總和。
短短六年時間作為我們一生中小部分的截取,在父母正確的引導下也能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里程碑。
紀伯倫曾說:「孩子實際上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他們只是經你們而生,並非從你們而來,他們雖與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不過是中國式父母為了滿足自己高高在上的控制欲而強加於孩子的緊箍咒。
當他們想要衝破這一牢籠的時候,極有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
要麼瘋狂,
要麼死亡。
尤其在感情中,從小到大,從早戀到成家,如提線木偶一般的大有人在,「瘋狂」和「死亡」的可能性並存——
接受父母的擺布,選擇相親草草對待婚姻;
奮起反抗掙脫束縛,堅持自己想要的。
我們在一步步中複製父母腳印,完美避開那些所謂父母口中的「陷阱」,卻跳進了另外的陷阱。
父母最好的不是讓孩子變成自己的樣子,
而是支持他們做輝煌的自己。
@有喜歡的人 26歲
有個不獨立的老公,簡直就是他媽媽的「掌中寶」。
現在的年輕人都忙工作,感情的事情除了沒時間更是不想花精力但是父母按奈不住,我們也是通過相親建立的家庭,結婚已經一年。
這兩年中越來越發現他是個媽寶男,怎麼說呢......
相親的時候和他媽媽一起來,我想可能是他媽媽心切想跟來看看也沒放在心上,後來順理成章,建立關係、約會,慢慢的感情也出來了。
在一次次接觸中我發現他挺有孝心的,遇上一些事情都聽取媽媽的意見,但是當時並沒多想。
婚後有了自己的小家,本該是我們兩個人商量解決的事偏偏讓他媽媽知道,與其說是聽取意見,倒不如他們的自我決斷,被晾在一旁的我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
偶然在網上看到的,想想我家這位挺符合的——
我媽說你不會做家務,這個她說可以學。
我媽說男人就該忙事業,家裡的事兒都該女人做。
我媽說這件衣服丑爆了,以後別穿了。
我媽說讓我不要吃蔥姜蒜,不然會起痘痘的。
我媽說了,不能讓你天天花我錢。我媽說了,必須生男孩,不然要你幹嗎的。我媽說了…我在想,
如果哪天他媽說我們不合適,讓我們離婚。
會不會果斷的「離」?
在獨立的時代,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的不獨立都會顯的格格不入
被掌控的人生和感情,
如果是自己的想要的無話可說,
如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拒絕做「巨嬰」,
畢竟在這個社會做「巨嬰」其實也挺難的。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