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狼說《奇葩說》里的心理學

奇葩狼說《奇葩說》里的心理學

來自專欄心理-筆記本10 人贊了文章

《奇葩說》里的很多辯題都是討論人的,既然是討論人,心理學家肯定不會缺席。所以,奇葩狼和大家一同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思考一下這些有趣的辯題。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

心理學中有個分支專門研究和紅包有關係的內容,它叫做金錢心理學(psychology of money)。

錢雖然是客觀的東西,但是它對我們的影響卻是主觀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心理學家會關注了。

這兩期里,已經有多個辯題與金錢有關,比如「紅包能否代替禮物」,「一夜暴富究竟是好還是不好」等。

我們先來看看紅包vs禮物這個題目吧。

在心理學家眼中,這個題目還真不是一個新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經濟心理學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究。

研究者要求被試者給自己的母親「送禮」:可以直接給錢,也可以給禮物。結果表明,被試者普遍認為直接給錢是不合適的。研究者還「賤賤」地要求被試者只能給錢,結果被試者基本上都會給出禮物價錢2倍數額的金錢作為替代。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等價的禮物和金錢在我們的心裡卻並不等價。

在後續的實驗中,研究者要求被試給出他(她)們更偏愛禮物(而非金錢)的原因,大家紛紛表示挑選禮物過程中,付出的心力和時間是金錢所不能替代的。如果強行替代,就得拿出更多的錢(大約2倍)。

這項研究並不出人意料,至少和我自己不全面,不靠譜的觀察結果相同。

我喜歡1w軟妹幣,更喜歡你親手送我一台iPhone Xs max;如果你堅持送我money,請給我2w。唔該!

當然了,現如今大家的生活工作都很忙,可能真得沒時間去認真挑選一款兩方都滿意的禮物。所以,每當生日來臨,我都會直接告訴朋友們:

「A寶寶,請送狼這個」

「B寶寶,請送狼那個」

……

參考文獻

Webley, P., Lea, S. E., & Portalska, R. (1983). The unacceptability of money as a gift.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4(3), 223-238.


推薦閱讀:

TAG:奇葩說第五季綜藝 | 心理學 | 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