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是優秀的人,越喜歡讀書?
來自專欄職場offer1 人贊了文章
經常聽人調侃,人丑就要多讀書!也有人開玩笑說,讀書是為了心平氣和地跟傻x說話。
小時候,讀書更多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表揚和讚賞,讓自己看起來更努力一些。天真地以為,讀書是一件有盡頭的事情,到頭來卻發現:書是讀不完的。看到許多優秀的人都有自己推薦的書目,於是每當迷茫或是感到知識匱乏時,便會找一些書籍來讀,以掩蓋內心深處的焦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既然讀過的書都會忘,那麼讀書對我們來說,到底有什麼意義?
先說好,我們這裡討論的讀書指的是「學習」,而不是讀知音、故事會對吧?
讀書給我們大腦填充了許多知識,讓我們擺脫恐慌和愚昧,更加了解這個世界和我們自己。知道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知道了為什麼和怎麼辦。不僅如此,讀書還訓練和開啟了我們的大腦,激發了許多潛在的能力。比如,讓大腦擁有更豐富的想像力和發散思維,學會反思與類比。
當我們讀的越來越多,會發現讀書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生活必需品,它能帶來撫慰、帶來快樂、帶來充盈感和自信。
就像你問健身的人,健身是為了減肥嗎?他們會告訴你:「健身是一種生活方式。」當然,讀書也一樣。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讀書是件很枯燥的事情,就像剛開始健身一樣枯燥,畢竟它的獎勵鏈條要更長一些。那麼,讀書它究竟有什麼用?-01- 讓自己更平和看這個世界
每當我讀的書越來越多時,我就越能感覺到之前的愚昧。每當開啟一扇新領域的窗戶時,面對著浩瀚的知識海洋,你就能感知到自己的渺小。不過你轉身在看那些還不知道這扇子窗戶存在的人,你的下行比較的優越感就來了。是的,他們還在喝酵素對抗自由基;
是的,他們還在吃茄子綠豆來抗癌;是的,他們還在討論著本周的星座運勢。
當你學了更多科學知識後,會覺得這很扯啊。可對於那些全然不懂的人來說,那真的就像是救命稻草。
記得某次幾個同事在聊星座,我也順便搭茬聊了起來。
我說:「小A,我說說你的性格,你看看準不準。」
她說:「好啊好啊。」我說完,她驚訝地看著我說:「你們心理學還教星座啊?快給我算算我的運程。」
他們就願意聽我講些有的沒的,我要給他們講什麼是巴納姆效應,他們才懶得去聽!
當你真正了解更多的科學知識時,你會感到內心的平靜。
因為無論是那些可怕的癌症,還是那些美好的愛情,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怎麼沒的。你知道人們生活在一個概率中,你知道人們活在一個被物質決定的世界中。
你會看破那些帶有恐嚇的言論背後被利益驅使的動機,你會知道轉基因其實也沒什麼。無論是人自己,還是人吃的東西,無一不是在幾百萬年的挑選和進化中轉基因得來的。要是基因沒有轉換,你指不定還是一條大魚,在太平洋的某個海溝里游弋。
你會知道更多的自變數和因變數的關係,是什麼影響了什麼。你也會知道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係沒那麼簡單,有哪些因素干涉了哪些影響。
所以那些把複雜的事實,壓縮成簡單的因為a所以b的邏輯鏈條,聽完你會笑笑。是的,他們忽悠不了你。
-02- 一種享受的生活方式
雖然大家都是人,但彼此間卻很難理解。很多人無法體會,為什麼有人吃飽了撐的去冒險攀登雪山?
很多人也不理解,為什麼一個人看書也那麼有意思?
但是和爬雪山、踢球、歌唱都不一樣,單單讀書本身,就幾乎能獲得別人親歷才有的體驗。
我們可以通過讀書,想像出在雪山什麼感覺,在荒野什麼感覺,航海什麼感覺,打獵什麼感覺。有的人喜歡聽音樂,有的人喜歡踢足球,有的人喜歡讀書,這都是人們有樂趣的生活方式。
小學時我每到冬天都會感冒打針,而我又很怵針。每次打針我都帶本讀者,然後翻到一篇短文默默讀著,這時候醫生再打針,我屁股上的肌肉就會很放鬆,也不會覺得很疼。
後來長大了,不用打針了,讀的書越來越多了,逐漸發現自己強烈的認知需求,喜歡幾乎所有我不知道的知識,哪怕有些並不實用。是的,我又不是一輩子只讀一本書,幹嘛每本書都要很實用呢?
讀書越多,知識儲備越豐富,就越希望獲得更多知識。就像越健身,越想擁有更完美的體型;越讀書,就越希望大腦儲備更多知識。
相對而言,讀書可能是上天補償給內向者的一個禮物。性格內向,不讀書做點啥呢?讀書是一種情緒的沉浸,外向的人才堅持不下來一個人讀那麼多枯燥的書,畢竟還有更有吸引力的活動 — 社交。-03- 彌補智力的不足
很多人說讀書有什麼用,讀完也找不到工作。尤其是對於不夠聰明的人,這就是一次智商碾壓和篩選。是的,但是你應該感謝,因為讀書的考試不僅是智力測驗(Intelligence test) ,還是成就測驗 (Achievement test)。它不僅測試了你的智力水平,還測了你過程中get到的知識技能,所以你可以用成就來彌補智力的不足。
雖然有的人因為聰明拿高分,而不夠聰明的你,還可以靠拚命刷題拿高分,反正拿到分就代表了更高的智力水平。
如果只是智力測驗(看誰腦子靈活不靈活),你可能根本沒有機會進入知識分子的圈子。
而且書讀的越深入,你會發現它越能掩蓋你自身的不足。
我有個同事,大家覺得他是個書獃子,因為不善人際。
我敢說,他要是沒有學歷,去做一些沒有學歷門檻工作,很可能會失業,在哪家公司都過不了試用期。但因為他是量子物理學博士,他所掌握的一些數學演算法和思維方式,可以讓他輕易擔任某個新技術研發公司的科學家。但,讀得多和讀得好並不是一回事。只有在加以理解的基礎上進行閱讀,你才能更深入地掌握到精髓。
所以,讀書不僅僅是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運用知識進行思維開發的過程。
本科教育更多是面向基礎研究人員的培養,所以初入職場的應屆畢業生,跟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職場老手相比,並不一定有優勢。就好比還沒有裝系統的pc機,計算能力輸給計算器。但裝好系統,它的運算速度就是計算器無法比擬的。
-04- 擁有更多的人生選擇權
當你讀的書足夠多,你會發現你的人生選項越多。你要知道,一個人的成功和富有,並不一定在於擁有多少財富和名望,而是擁有自尊和自主的能力。今天我可以在一家公司擔任職員,如果哪天幹得不爽了,我可以隨時去大學做教授。正是這些選擇權,讓我們跟別人雖然在同樣的職位上,卻擁有著不同的地位。
有時我們去評判一個人,並不是他在做什麼,而是他可以做什麼。一個北京某高校的博士,畢業已經28歲,單身大家覺得很正常,哪怕是女生。但你要放在農村30歲還單身試試,多少跟你不相干的人在背後議論你:這麼大不結婚,肯定是有問題。而且,在小地方30歲還沒固定的工作方向,又會笑你一事無成了。
可是,為什麼30歲沒有固定方向,就一事無成了呢?因為在四線城市和小縣城就是這樣啊。難道你還指望著通過跳槽獲得晉陞?你以為你活在大都市呢?
所以,讀的書越多,你的準備期和成熟期就可以逐漸延長,你的職業選擇方向也會更多,未來會有更多可能性。
你可以打工,還可以創業,如果能力出眾還可以去企業擔任高管。如果工作得不開心,你還可以回學校教書。
這是讀書給你帶來的可能性。前段時間,張雪峰在「演說家」上的一席話說的很多人熱血沸騰,很多人跟他爭論。其實,他說了一些實話。對於那些本科起點低的同學,確實可以通過考研來獲得職業生涯的發展。而如果你們本科畢業直接去工作,起點可能低到讓你吃驚。
去年夏天我看了一檔新聞節目,說一個武漢的汽車類的職業技能學校為了提升學員的就業競爭力,希望政府能夠批准他們升本,以後就能直接發放本科學歷,提高學員競爭力了。如果職業技能學校都升本了,那跟我國的學歷通脹比起來,M2也只能毛毛雨了。將來要讀不了個985本科,連修車都特么被人嫌棄。讀書是個體對於環境的內化與順應的過程。只有不斷的學習,我們才有能力主動改變當下的自己,以更好地適應環境,達成最終的目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