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激光
來自專欄熬一鍋天體化學濃湯53 人贊了文章
自然界是否存在天然的激光?
不僅存在,而且還有很多種花樣!
我最近才發現這件事。在上面的問答中,我主要介紹了自己比較熟悉的「激微波」——即以微波形式輻射的激光。激微波(maser)是一類比較常見的自然激光,因為它的光子能量比較低,所以形成激光所需要的「粒子數反轉」狀態會比較容易實現。
形成激光的必要條件
粒子從高能量(態 2)躍遷到低能量(態 1),變化的能量會以光的形式輻射出來。在熱力學平衡的狀態(即普通狀態)下,大部分粒子都會處在能量較低的狀態。1 和 2 的粒子數的比例,符合規律:
這叫玻爾茲曼分布。而 就是光子攜帶的能量,它與光的頻率相對應。
要形成激光,它需要把這個粒子數的比例反轉過來,讓能量高的 2 狀態粒子比 1 狀態粒子還要多得多,這樣,「受激輻射」就能持續進行了。
可以看出,當躍遷對應的光子能量很低,處在微波階段的時候, 。在室溫 300 K 的溫度下,這個條件對應的截止頻率/波長約為 。也就是說,對於波長長於 50 微米的光來說,普通狀態下 和 的數量差別本來就不太大。那隻要有比較溫和的條件,比如其他高能量粒子的碰撞,就能把一部分粒子撞到 2 狀態上面,讓粒子數產生反轉。
可見光的波長是 0.4-0.7 微米,紅外線要長一些。近紅外和中紅外的波長一直延長到 15 微米,而遠紅外的定義通常從 15 微米一直覆蓋到 1 毫米,過渡到微波。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激光,指的是紫外線一直到中紅外段的激光。這些波長的光對應的能量,已經遠遠大於 kT。因此,普通狀態下,處在高能量的粒子要比處在低能量的粒子少得多(不到 10%)。因此,大家(包括我)通常覺得除了人為控制,很難在自然界找到能夠填補高能量狀態粒子數量的環境,也就很難找到天然的紅外激光和可見光激光了。
不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總能讓人驚嘆。大自然的環境,創造出了兩大類中紅外激光,一類就在我們身邊,一類則在遙遠的星空。
1. 行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激光(CO2 laser)
離我們近在咫尺的天然紅外激光,就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激光。NASA 的科學家 Michael J. Mumma 等人最早從火星的中層大氣中發現了這種激光(Mumma et al. 1981),因為火星大氣絕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隨後,在金星和地球的中層大氣中也發現了同樣的激光(Deming et al. 1983, Shved & Ogibalov 2000)。這些激光與二氧化碳分子的振動有關。
二氧化碳分子有三個振動模式:對稱伸縮振動、反對稱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這三種振動模式是相互獨立的,可以分別被激發。激發態可以用數字 0, 1, 2…… 來標記,數字越大,能量越高。所以, 就是三個振動都沒被激發的狀態,是「基態」。 表示對稱伸縮振動被激發了一個量子, 表示彎曲振動被激發了一個量子,而 表示反對稱伸縮振動被激發了一個量子。這個振動模式的排位順序是文獻里約定俗成的。
行星科學家們觀測到的二氧化碳激光,來自於 的躍遷——從反對稱伸縮振動躍遷到對稱伸縮振動。它的波長在 10 微米。在實驗室中,同樣的激光被用於金屬切割和微創手術。
那麼,在行星的大氣中,這 10 微米的紅外激光是如何形成的呢?
火星和金星大氣的化學成分比較類似,絕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所以這兩顆行星的情形比較類似。首批觀測到這些自然激光的科學家給出一個比較簡化的解釋。
在大氣中,分子改變振動的能量主要依靠兩種途徑:吸收、輻射光,以及分子間的碰撞。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它會強烈的吸收太陽光。二氧化碳分子可以有效吸收陽光中 4.3 微米和 2.7 微米的紅外光成分,激發對應的振動模式 和 。然後,被激發的二氧化碳分子,和大氣中的其他二氧化碳分子發生碰撞,會發生能量轉移,變到其他的振動態上面。在同一個振動模式上的能量變化,比如 和 ,這種變化只是改變分子在一種振動模式上的能量,因此速度比較快。而從反對稱伸縮振動變成對稱伸縮振動 ,這好比二氧化碳要把自己的頭扭過來朝相反的方向振動,就很慢。這一快一慢,就可以造成 態上的二氧化碳最終要比 上的多。於是,激光就形成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在地面上沒被二氧化碳激光烤焦呢?這是因為,這樣一個形成 10 微米二氧化碳激光的模式,只能在大氣比較稀薄的時候才能形成。在地表附近,分子的密度實在是太大了,相互碰撞太頻繁,使得像 這樣的碰撞過程也發生得足夠快。所有的振動能級之間都能通過分子碰撞不斷地交換能量,最終就變成了熱力學平衡的狀態。而在大氣的中間層,分子的密度不大不小,正好可以把碰撞過程中的速度快慢拉開差距。
地球大氣的成分比火星、金星更為複雜。在地球大氣的中間層,還有兩個過程在不斷形成 態的二氧化碳分子。它們藉助的是氮氣分子。氮氣分子只含有兩個原子,所以它只有一種振動。不過巧的是,它的第一個振動能級,正好和二氧化碳的 能量差不多,在 4.2 微米附近。因為能量相近,所以振動著的氮氣分子碰撞到二氧化碳分子的時候,很容易把這個能量給傳遞過去,把二氧化碳分子激發到 的態。這正是 10 微米激光所需要的態。
氮氣並不是溫室氣體,本身並不怎麼吸收陽光中的紅外線。那振動著的氮氣分子從何而來呢?它們一部分是來自於吸收了更多陽光能量的二氧化碳分子,相互之間碰撞並交換了能量。另一個主要來源,則是臭氧層中的化學反應:陽光中的紫外線會把臭氧分解為氧氣。這個光解過程中會釋放出很活潑的氧原子激發態 。它和氮氣的碰撞,可以激發氮氣的振動。(Shved & Ogibalov 2000)
2. 星際空間中的氫離子複合激光(Hydrogen recombination laser)
氫離子複合激光自於宇宙中最豐富的原子:氫。它的形成機理要比上面的二氧化碳激光簡單,但是卻很難觀測到。
這些激光來自於氫離子和電子的複合。宇宙中的很多地方都會有強烈的高能紫外線和 X 射線,比如初生的大質量恆星附近。這些波長小於 91.4 納米的高能光線,能夠把氫原子中的電子打出去,電離成氫離子。這會形成叫做「氫電離區」的區域,其中大部分氫元素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但是電荷守恆,那些被電離出去的電子,變成自由電子,也在氫電離區裡面遊盪。當它們再次遇上氫離子的時候,覺得還是待在一起比較好,就重新結合了。這就是「複合」。所謂小別勝新歡吶,剛複合的氫原子,能量非常高。當它試圖把能量輻射出去,回到能量較低的狀態時,就形成激光。
氫離子複合激光能夠形成,主要靠得就是恆星這種強大的電離源。在氫電離區中,恆星的輻射源源不斷地把氫原子電離掉,使得低能量的氫原子數目幾乎為零。這樣,一旦有電子和氫離子複合,它們形成的高能量氫原子,數目就比低能量的多,形成激光所需要的粒子數反轉條件。
氫離子複合激光是一系列的激光。如果你還記得高中物理中的「里德堡公式」:
這個就是氫離子複合激光所在的系列。里德堡公式里, 可以是比 大的任意整數。而氫離子複合激光是其中 的系列——這個系列叫做氫的 α 系列。 的時候,就是著名的萊曼-α線(波長 121.6 納米)。 根據歷史上發現它們的科學家的名字,也分別叫做巴耳末-α(656.3 納米)、帕邢-α(1.875 微米)、布拉克特-α(4.05 微米)等等……
從布拉克特-α 開始,這些氫-α 線就進入紅外線的範圍了。從 (7.46 微米)開始,一直到 (3 毫米),這一整個紅外到微波的範圍內,都觀察到了氫 α 線的激光。
雖然聽起來很容易,但實際上,氫離子複合激光對氫電離區的電子密度和溫度非常的敏感。每一條激光躍遷,都需要一個恰到好處的電子密度和溫度,才能構成粒子數反轉的情況。而且,自然界沒有鏡子,符合條件的電離區需要足夠廣闊,才能讓光有足夠的空間放大自己的能量,最終輻射出激光(Strelnitski et al. 1996)。因此,實際觀測到的氫離子複合激光並不多。MWC 349A 是一個運氣非常好的情況。
MWC 349 是一個位於天鵝座內,距離我們 4560 光年的一個雙星系統,A 是其中的一顆恆星。它是一顆巨大的藍超巨星。MWC 349A 猛烈地向周圍的空間噴射物質,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星周盤。而且因為它的表面溫度非常高、輻射也非常強,這個星周盤基本都被電離了,形成一個密度很大、溫度很高的氫電離區。運氣更好的是,這個星周盤的盤面,邊緣正對著地球。從地球上看過去,這個星周盤就是一個扁扁的橄欖,我們的視線,需要穿過長長的盤面——這正好給氫離子複合激光提供了足夠的光程來增強自己的能量。
沒有找到 MWC 349A 的圖片,下面是一個類似的恆星星周盤 HD 15115.
除了大質量恆星周圍的星周盤,其他天體中也有可能產生氫離子複合激光。最近,天文學家使用赫歇爾空間望遠鏡,在「螞蟻星雲」中也觀測到了氫離子複合激光(Aleman et al., 2018)。螞蟻星雲又叫 Mz 3,位於矩尺座,距離我們約 8000 光年,是一個行星狀星雲。行星狀星雲由行將就木的恆星拋射出的物質形成的,也存在大量被電離的氫。
參考文獻
- I. Aleman et al., (2018). Herschel Planetary Nebula Survey (HerPlaNS): Hydrogen Recombination Laser Lines in Mz 3. Monthly Notices of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477, 4499–4510.
- D. Deming et al., (1983). Observations of the 10-μm Natural Laser Emission from the Mesospheres of Mars and Venus. Icarus, 55, 347–355.
- D. Deming & M. J. Mumma (1983). Modeling of the 10-μm Natural Laser Emission from the Mesospheres of Mars and Venus. Icarus, 55, 356–368.
- M. J. Mumma et al., (1981). Discovery of Natural Gain Amplification in the 10-Micrometer Carbon Dioxide Laser Bands on Mars: A Natural Laser. Science, 212, 45–49.
- G. M. Shved & V. P. Ogibalov (2000). Natural population inversion for the CO2 vibrational states in Earths atmospher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62, 993–997.
- V. S. Strelnitski et al., (1996). Hydorgen Masers. I. Theory and Prospects. The Astrophyiscal Journal, 470, 1118–1133.
- C. Thum et al., (1998). Infrared lasers in the circumstellar disk of MWC 349.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333, L63–L66.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