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信的五條心理學戀愛定律
30 人贊了文章
你不相信你的另一半嗎?那麼對方可能真的要出軌了
解讀
自證預言是一種在心理學上常見的癥狀,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如果你不相信你的另一半,總覺得對方可能背著你出軌,那麼我只能說你馬上就會得到你最不想得到的結果了:
對方要麼和你分手,要麼喜歡上別人。
因為不信任對方的話,你就可能會不停的逼問對方,猜疑對方,甚至是無理取鬧,對方這個時候就會不停的和你爭吵,和你冷戰。
然後你就會覺得對方的表現就是擺明了不喜歡你了再找事,所以你的反應更加激烈,進一步去和對方大吵大鬧,直到對方徹底受不了你和你提出分手。
甚至更殘酷的是,有的人可能本身就沒什麼事情,就是因為另一半太「作」,自己十分苦惱,恰恰這個時候遇到了一個十分溫柔善解人意的異性開導自己,結果後來開導著開導著,就真的出軌了。
情感中的「自證預言」就是這樣:你以為是什麼,就會怎麼對你的戀人,你的戀人就會怎麼表現。
被渣男傷害那麼久還不分開?因為已經分不開了
解讀
為了避免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而沉溺於過去的付出中,選擇了非理性的行為方式。這就是沉沒成本效應。
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說的一句話:來都來了。
這個人已經和他在一起了,兩個人一起經歷過很多時間,自己在這個人身邊也度過了很多日子,這個感情雖然不好,但是也並不是全壞,還有稍微那麼一些值得回憶的東西。
每當想到這個的時候,那些女生就被沉沒成本效應耽誤了:
我現在和他在一起付出過的那些努力,我們曾經美好的時光,如果我選擇了分手就再也不復存在了。
而且如果我選擇了分手,我就承認了自己愛上了一個垃圾,自己做了一件特別愚蠢的決定,但是事情應該沒有我想的那麼壞,還是有好轉的機會的。
我還能再堅持堅持,沒準他就回心轉意了呢?
無數被渣男傷害之後還不離不棄的女生,其實就是被這樣的思想禁錮了,她們捨不得放棄感情中最後一點值得懷念的東西,而且其實在心裡很抵觸自己犯錯愛錯了人這個事實,因此她們選擇了不離開,期待著對方會一點點變好。
「男神」和「女神」是怎麼誕生的?
可能先從一個小好感開始
解讀
光環效應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本質上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上的偏誤。
其實這一點在小時候我們就已經從家長的言傳身教中學到了:每次要見重要的陌生人的時候,家長都會帶著你一起好好收拾打扮,希望能給對方留一個好的印象。
因為如果對方對你的第一印象好的話,那麼以後對方就會受這個觀念影響,不斷地在你身上發掘你更多的優點,把你身上的一些特質都往積極意義上解讀。
如果說對方第一印象對你不錯,那麼你之後哪怕發幾次火懟人,可能都會被認為是真性情;
但是如果對方第一印象對你不好,那麼哪怕你只是合理的表達你的憤怒,對方可能都會覺得你難伺候,脾氣大。
所以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強調朋友圈建設的重要性,目的就是為了形成光環效應。
一個陌生的異性一加你的微信,剛開始注意的就是你的朋友圈,如果你的朋友圈建設的很好,那麼對方自然就會覺得你是一個生活有情趣,有意思的人,那麼接下來和你聊天就會帶著正能量的情緒。
但是如果對方一加你發現你的朋友圈充斥著無意義的雞湯,偏激的言論,或者是粗糙的照片,那麼對方對你的第一印象很平淡,就會以後和你交往的時候也帶著這種情緒,一時半會消失不了。
信不信由你,日久真的能生情
解讀
對越熟悉的東西越喜歡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多看效應」。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
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
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
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
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
在你不引起對方反感的情況下,有的時候撩漢撩妹還真的需要你臉皮厚一點,和對方多接觸,多交流,多創造機會見面。
我之前問過好幾對情侶,他們當中條件遠好於另一方的人都表示,本來對另一半沒感覺,也沒想到會喜歡上對方,但是接觸久了之後不由自主的就開始喜歡上了這個人,到最後好像只有這個人是自己想要的。
其實也好理解,現在大家都說想戀愛,要小哥哥小姐姐,但是真正堅持和人交往的其實沒有幾個,如果對方不反感你,你只需要耐心多接觸下來,你的競爭對手們可能自己都放棄了,而在這個過程中由於聯繫的增多你們之間反而產生了別人都沒有的感情聯繫。
這個時候,你說對方不喜歡你喜歡誰?
在愛情中反覆權衡利弊,真的有助於找到幸福嗎?
未必
解讀
手錶定理意思是每個人都不能同時挑選兩種不同的行為準則或者價值觀念,否則那個人的行為將陷於混亂。
很多人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是自己想要的太多了,但是現實條件不完美,導致最後根本無法做出決策。
就像有的人不僅想要那種獨立尊重的情侶關係,還想要像相互依賴的情侶那樣「甜」和「暖」;
有的人不僅想要對方事業有成,又想要對方隨叫隨到當自己的「小奶狗」;
有的人不僅想要自己的伴侶風流倜儻魅力爆棚,還想要對方忠誠專一,老老實實。
並不是說沒有人可以同時具備兩種屬性,但是這樣的太少了,我們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真正看重的因素是什麼,不能動不動就想著「我全都要」。
在擇偶或者作出情感決策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自己:
如果我做了這個選擇,負面結果我能不能真的承受?
如果我只能看重一個因素,我選擇哪個因素會好一些?
當你想要的太多,但是現實很骨感的時候,你就會十分痛苦。
以上,我是久病成醫的曉老師。
我想讓普通人也可以擁有愛情。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