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活的喜歡,也是一件需要時常練習的事

對生活的喜歡,也是一件需要時常練習的事

來自專欄我要WhatYouNeed14 人贊了文章

「我們來點外賣吧,吃啥?」這是北京辦公室的編輯們每天的煩惱。

編輯喬等等慢悠悠地從包里掏出了一個飯盒,裡面是鹵得酥爛的雞爪和豬蹄,辦公室的人 5 秒鐘內齊刷刷地圍在了她的身後,舉著筷子默默吞咽口水。她說,前幾天實在是想念家裡的滷味,就按照菜譜嘗試了一下。

我在一邊嚼著雞爪,一邊想,「我都快實現外賣自由了,怎麼覺得有時自己還是過得不太像個人。」


前陣子,媽媽打電話給我說:家裡買了個新烤箱。距離我上次回家鼓搗「烘焙事業」,已經過去半年了。

那時每天的快樂小盼頭之一就是,給家裡人做一道好吃的下午茶:紅絲絨蛋糕、抹茶慕斯、芒果班戟與各種小餅乾。

家裡原來的小烤箱功能單一,蛋糕餅乾很容易烤焦。我時常對著菜譜進行「改造」,或是嘗試一些不需要用到烤箱的甜品。

家裡的其他器具被我拿來實驗了一遍:電飯煲可以烤蛋糕,平底鍋可以煎薄餅,小奶鍋可以用來煮布丁,微波爐可以烤披薩,我甚至還偷偷拿了爸爸的中藥研磨機,做了撒在豆乳蛋糕上的黃豆粉……

媽媽說,家裡買了新烤箱,你就不用擔心烤焦東西了。但有了烤箱,我卻懶得做了。

老實說,我算是個偶爾會淪陷於小布爾喬亞情調的人。

就是那種,會定期給自己買一束花放在花瓶里、會拿小鍋燉甜湯、會搜索很久找一家有情調咖啡廳的人。

這種情調大概有半年沒出現過了。

花瓶里的玫瑰成了乾花我也懶得扔,燉鍋收進了儲物柜子里,上次收藏的咖啡廳,時間停留在了 2017 年。

這實在算不上是一件令人悲傷的大事兒,它甚至意味著,你不用為了包兩顆芝麻湯圓,事後還要費勁地摳掉自己指甲縫裡黏著的糯米粉。

就是有點可惜。

夢想中的廚房

我曾瀏覽過自己下載過但已經不在手機上的應用:英文單詞,下廚料理,健身......放棄的理由都一樣:要麼太懶,要麼太忙。

現在,它們統統藏在了「不在此 iPhone 上」的一類里,以極其隱諱的方式提醒著我:「你嘗試過了。」

它們甚至不像一個揉皺了的紙團,留下我曾經用力思考與掙扎的印跡,更像是隨意扔進水池裡的鵝卵石,波瀾微起,然後蹤跡難覓。

我們總是會設想,新的生活會隨著新的白紙攤開,但剛剛下筆,我們就已經動了敷衍潦草的念頭。

火火剛搬家那陣子,很喜歡邀請同事來家裡吃飯,作為一個不在廣州的同事,我常常被朋友圈裡的美味圖片饞出口水。

她說,沒有做的菜,她都會很想嘗試,每次做出來味道都不差。她對每一道做過的菜如數家珍:鍋包肉要炸兩次才夠味道,褲帶面要過涼水才叫地道……

我想像著她在廚房裡一邊哼著歌,一遍不慌不亂地烹調,手機上的菜譜放在一邊,陸陸續續端出一盤盤菜擺成一桌花花綠綠的,招呼大家吃,應該很好吃。

過了三個月,周末同事還來家裡吃飯,火火在小鍋里放了肥牛與金針菇,倒進了火鍋調料,等煮五分鐘熟了端了出去。

大家跟往常一樣,交口稱讚金針肥牛的美味。

但火火心裡總有些不得勁兒:「同樣是好吃的,但對我來說,真的不一樣。原來我做紅燒肉還會用冰糖上色,現在覺得,倒點老抽也沒什麼。」

想對著番茄發獃

「過得好」的含義似乎與曾經變得不一樣了,在多數人眼裡,它意味家中有戴森與智能馬桶,意味不眨眼買下神仙水與 CPB,它被各大資本堆砌與包裝,獲得了諸如「精緻生活」、「中產階級」等新面貌與更多的擁躉。

這種新面貌就像是新上市的速效藥丸,當生活隱約出現了一絲「過得不好」的裂痕,它會以極其簡單且粗暴的道理告訴你:「沒有什麼是一隻新口紅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隻。」

比起最初的關於「生活過得好,要有煙火氣」的定義,這條路徑聽上去確實簡潔得多。

每一條路徑的存在都合理,只是,我不希望一想到「要讓自己過得好」,就只剩下一個「那我下次買一份貴一點的外賣不就好了」的答案。

我總覺得,在通向「過得很好」的這條道路上,或許還是需要一些掙扎的。

這種掙扎跟又懶又忙又無產沒什麼關係(雖然我們的確將此當作十足充分的理由),與之相關聯的,可能不過是一個極其細小的動作,小到可能只是擦掉黏糊糊的醬油瓶上的油漬。

它可能小到像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但我覺得那是個提醒,提醒我,別忘了去喜歡生活。

好久沒做飯了

去年,朋友搬了新家,花了一周時間打理裝飾出了好看且舒服的模樣。房間里擺放著百合滿天星與各色好看的花,桌上的水果籃放著甜美的櫻桃,衣架上掛著的襯衫熨得妥帖正好。

前陣子提起了這件事情,他擺了擺手,「沒有了,哪有時間買花啊。」

我問他,那有沒有什麼一直還在堅持的事情。他剛開始下意識搖搖頭,又有些猶豫,「我不知道這算不算。」

「我每周一定要收拾一下衣櫃,把白色 T 恤和黑色 T 恤整理成兩疊,然後再各自的分類里按照有圖案和純色的疊好。」

「哦,對了,每天晚上我回去會擦一下落在桌子和書本的灰,不過,北京的灰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我哪天下定決心離開北京,百分之七十的原因可能是,我不想再擦這些擦不完的灰塵了吧。」

我似乎從他的敘述里,聽出了他在掙扎里的不得勁兒,卻又無比歆羨他數出了自己依然還在堅持下去的一些東西,忍不住問他:「那你為什麼還要堅持做這些事情呢?」

「就是……想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啊。」

這些動作可能十分細微,卻讓人感覺,他是一個很有生活感的人。而「有生活感」真的是一種讓人羨慕的狀態,雖然工作忙亂,但還是有條不紊地過著日子。

昨天火火發了朋友圈,照片里是她深夜裡做的一碗麵條:

「好晚才吃上了一碗素麵,芝麻油加生抽糖醋溫水做湯底,素麵豌豆苗煮熟過涼水,加上牛肉醬,覺得人間重新活了起來。」

「重新活了起來。」這六個字真讓人開心。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了遺忘曲線,說的是大腦對新事物以往的規律: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因此,在學到新東西的一天後,如果不抓緊複習,就會只剩下原來記憶的 25% 。

如果對生活的喜歡,也是一件需要時常去練習記憶的事情呢。

它可能會極其迅速地被各種各樣的不得勁兒掩蓋,或是被各式各樣更為光鮮亮麗的風景取代,如果不揪著它的小尾巴,可能你對生活的喜愛,就會剩下原初的 25% 。

我希望我能時常複習,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戳一戳你,快,明天記得複習啦。


推薦閱讀:

TAG:生活態度 | 生活方式 | 好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