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給孩子立規矩,是最蠢的辦法
84 人贊了文章
「現在的小孩過得好艱辛啊」,最近一個朋友突然感慨道。正當我準備詢問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時,朋友跟我分享了她在小區里看到的一幕:
一個四歲上下的小女孩嚷嚷著說自己口渴,要喝水,可站在她身旁的媽媽卻只是冷冷地回了句,「現在知道口渴了?沒有水,給我渴著」。
朋友見此情形,心裡正犯嘀咕,想著怎麼還有這樣的媽媽。這時候,小女孩已經著急地哭了,沒曾想媽媽還是不為所動,繼續對她說道:「這就是你剛才讓我買棒棒糖吃的代價,記住,自己做了什麼選擇,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朋友聽到這才明白,原來小女孩媽媽不給她水喝,是為了懲罰她剛才違背自己意願吃棒棒糖。而且她還進一步告訴小女孩,自己的錢只夠買水和棒棒糖中的一樣,買了棒棒糖就沒錢買水。
聽完朋友的分享,我也是差點沒驚掉下巴,心想現在的媽媽這都是怎麼了,孩子不就是吃了根棒棒糖嗎,怎麼還用上國產劇台詞了?
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給孩子立規矩的急切心理,可是這樣的辦法,還有這樣的說理方式,實在是不敢恭維。如果不想讓小女孩吃棒棒糖,那完全可以跟她說吃糖的各種壞處,然後立個不許吃糖的規矩,不給她買不就得了。
可隱隱又覺著小女孩媽媽的做法,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似的。沒錯,就是那本被奉為經典育兒之作的《為孩子立界線》。
這本書介紹了不少給孩子立規矩的原則,其中一條便是,要讓孩子懂得因果律,也就是讓孩子明白做一件事會有什麼後果。圍繞因果律,書中還舉了個例子,講的是:
有位媽媽和孩子約定好:「如果今天白天都乖乖的,聽媽媽的話不調皮,晚上就帶你去廣場玩。」現實卻是,孩子打翻了杯子,弄髒了地板,畫花了牆壁,鬧騰了一天,完全沒有遵守和媽媽的約定,最後還是吵著要出去玩,甚至開始哭鬧。
書中給出的應對辦法是,奉勸各位爸媽,「千萬不能妥協,最應該做的是嚴肅地告訴孩子:因為你今天在家裡搞破壞,答應媽媽的事情沒有做好,所以你不能出去玩。」
小女孩媽媽的做法,是不是跟書中給出的「因果律」辦法高度吻合?可怎麼看上去畫風就不對了呢。我想,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書中這個例子裡邊提到的孩子,年齡已經超過八歲了,而她家女兒才四歲上下。
要知道,給小孩子立規矩,說到底是幫TA建立對規則意識的認知。既然是在建立認知,一個前提條件自然是,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話語和邏輯,去跟TA介紹規則。
像小女孩媽媽那樣說什麼「自己做了選擇就要付出相應代價」,她肯定聽不懂啊;而且,讓一個四歲上下的孩子去理解因果邏輯,是不是要求太高了呢?
更重要的是,立規矩還是一個平等交流、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可不少家長愛用的立規矩邏輯卻是——「你想要這個嗎?那就乖乖聽我的」、「你不按我說的做?那就要懲罰你」。他們總想用規矩當場解決問題,讓孩子在恐嚇之下乖乖束手就擒。
像小女孩媽媽那樣,為了懲罰孩子吃棒棒糖,便不給她水喝,除了讓她心生怨恨,破壞母女之間的親密關係外,我想不出來有任何好處可言。
不得不說,這一屆媽媽是真的超愛學,她們對各種育兒知識是如數家珍,育兒辦法更是信手拈來。遺憾的是,她們中不少人育兒書讀得再多,終究還是帶不好娃。
原因何在?我想除了像小女孩媽媽那樣的誤讀外,更主要的是,大家學習的目的,都不過是想弄一套好用的方法和話術,讓孩子乖乖按自己說的去做而已。說到這,我不禁想起前段時間糕媽上海演講舉過的一個例子:
糕媽的一個閨蜜帶兒子去上體能班,班上有個小孩一直哭著不想學,小孩的媽媽用了很多辦法都無效。最後,她跟小孩說,「你現在心裏面是不是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他們一個說想學,一個說不想學」。小孩點點頭。
媽媽又問:「那誰贏了呀?」孩子特別高興說:「不想學贏了。」
正當糕媽閨蜜驚喜她有學過遊戲育兒的同時,這位媽媽一秒破功:「必須是想學贏了,只有這一個結果。」小朋友瞬間崩潰,滿臉黑線。
這場景有沒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我們一邊拚命學習各種育兒方法,誓做科學育兒的媽媽,另一邊輪到跟自家熊孩子實戰演練的時候,卻總是屢屢「破功」。
最後,我想說的是,「認為父母喜歡自己」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在與父母關係親密時,孩子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我們的引導,給孩子立規矩的最佳途徑不是育兒書,而是你和TA之間的情感紐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