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人為什麼會犯困?華人學者攜手找到了潛在答案

Nature:人為什麼會犯困?華人學者攜手找到了潛在答案

來自專欄葯明康德4 人贊了文章

葯明康德/報道

睡眠是一個神奇的現象。它佔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對動物的正常生理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缺乏睡眠則會引起一系列認知缺陷,甚至導致腦細胞的死亡(相關閱讀:難怪缺覺會影響智力,原來腦細胞都被大腦給吃了)。然而,關於睡眠,有一個核心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動物為什麼會犯困?

▲動物為什麼會犯困?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圖片來源:Pixabay)

今日,由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劉清華教授共同主導的一支跨國科研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研究,闡明了「犯困」的潛在生物學機理。這些發現有望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睡眠本身。

▲劉清華教授是本文的三名負責人之一(圖片來源: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

我們先來說說睡覺這件事。目前的主流理論認為,「睡眠-清醒」的周期對記憶力的形成與鞏固有重要的作用。記憶會在清醒的時候形成,並在睡眠的時候得到鞏固。與此同時,睡眠也會重塑突觸的穩態。

正是由於睡眠的這一普遍特性,研究人員們合情合理地猜測,讓我們犯困的機制應該會影響所有腦區,相應的分子變化則會隨著清醒時間的增加而不斷積累。同樣,在睡眠時,這些分子變化又會被清空,重啟下一個循環。

▲睡眠-清醒的分子機理就像太極圖一樣,講究一個平衡(圖片來源:《自然》)

那麼,什麼樣的分子變化會帶來這樣的效果呢?科學家們首先想到了磷酸化修飾。「通過蛋白質特定位點的磷酸化,或是多個位點上累積的磷酸化修飾,我們可以開啟或關閉蛋白質的功能,」該研究的第一作者Zhiqiang Wang博士說道:「磷酸化修飾模式可能揭露睡眠需求產生的過程。」

這支團隊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磷酸化在犯困過程中起到了關鍵。兩年前,他們發現了一種突變小鼠。其體內參與磷酸化的激酶SIK3出現變異,活性大增。相應的,這些小鼠極容易犯困,每天平均要多睡5個小時!這項研究同樣發表在了《自然》上。

▲突變小鼠(紫色)每天的清醒時間要比正常小鼠(藍色)短近5個小時(圖片來源:《自然》)

為了檢驗磷酸化對睡眠的重要性,科學家們做了一系列免疫化學和質譜實驗,研究發現無論是容易犯困的突變小鼠,還是被剝奪睡眠的普通小鼠,整個大腦里的蛋白磷酸化修飾都有增加,且對睡眠的需求越強烈,整體磷酸化的水平就越高。更重要的是,這兩種小鼠的磷酸化修飾模式極為類似,表明磷酸化的確可能在睡眠需求的產生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之後,研究人員們的進一步分析表明,在小鼠產生睡意時,有80種蛋白質的磷酸化水平會較高。有趣的是,它們主要是突觸蛋白,再次將睡眠與突觸的穩態聯繫到了一起。

▲研究人員們找出了80個被過度磷酸化的蛋白(圖片來源:《自然》)

「通過比較睡眠剝奪小鼠,以及犯困突變小鼠,我們能過濾掉由於過久清醒、過長睡眠、以及應激壓力造成的效應,」該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柳沢正史教授說道:「我們的發現表明這些蛋白的磷酸化/去磷酸化循環可能是大腦調節睡眠-清醒穩態的主要方式。

總結來說,這項發表於《自然》的研究發現,過久的清醒會導致過度磷酸化,而睡眠能在大腦的蛋白質組中全面進行去磷酸化。鑒於良好的睡眠會影響大腦的認知,這項研究有望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睡眠與大腦的功能。

參考資料:

[1] Quantitative phosphoproteomic analysis of the molecular substrates of sleep need

[2] Forward-genetics analysis of sleep in randomly mutagenized mice

[3] Reversible changes to neural proteins may explain sleep need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自然》Nature | 睡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