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鑒中國1000年【第二卷】41.蘇武

通鑒中國1000年【第二卷】41.蘇武

來自專欄通鑒中國1000年17 人贊了文章

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這一年在丞相石慶的葬禮中開始,在御史大夫倪寬的葬禮上結束。

必須要指出的是,倪寬是武帝時期少有的比較靠譜的一位御史大夫。他為人溫良謙恭,學識淵博,既有豐厚的理論知識,又能體查民情,實事求是。

他任御史大夫之後,主持了劉徹在泰山的封禪大典和《太初曆》的定製。對他而言,這兩項工作或許是他人生成就的巔峰。但在我看來,他最大的功績,則是擔任左內史其間,在鄭國渠之上,又修築了六條輔渠,使得鄭國渠上游南岸原來極為貧瘠的高卯之田也能得到灌溉。

寬既治民,勸農業,緩刑罰,理獄訟,卑體下士,務在於得人心;擇用仁厚士,推情與下,不求名聲,吏民大信愛之。——班固

公元前102年,膠州太守延廣繼任御史大夫一職。

同年,劉徹決定再征大宛。

這個決定造了朝臣的反對。大家一致認為大漢帝國剛剛在匈奴面前吃了那麼大的虧,應該優先集中全力對付匈奴才是。而大宛遠在萬里之外,並且是老大您想搶人家的馬而引發的戰爭,完全沒有必要再打下去了嘛。

事實上,他們跟本就沒有明白劉徹為什麼不遠萬里,也要發動對西域的遠征。

劉徹很清楚,匈奴在目前對大漢帝國已經構不成威脅了,而大漢帝國則急需西域諸國的商業市場。

從國家層面來講,在當時驅動經濟增長的點其實就兩樣,一是農業,二是商業。商業就不說了,漢朝的基本國策就是要重農抑商。但土地是有限的,幹活的人就那麼多,種地的方式還很落後,再加上動不動還要打仗,所以單靠農業早就不足以支撐帝國的經濟運轉了。

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開始進入瓶頸的時候怎麼辦?當然要打開更大的市場,把自己家裡多餘的東西運出去換錢。

漢朝什麼東西是多餘的呢?

絲綢!

這東西在當時能穿得起的商人不讓穿,而有資格穿的農民卻穿不起。平時作為工資發給當官的,所以在市場上是可以當貨幣來使的。

當張騫打開西域的大門之後,最初的商人其實就是劉徹派出去的使團。他們帶著大批的絲綢和金、銀、鐵製成的器皿,在西域市場上賣出了估計讓他們自己都瞠目結舌的價格。更別提他們順路再帶回來的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胡豆、菠菜、黃瓜、石榴、皮貨、香料和珠寶等等商品,在長安的西市上又賣出了成倍甚至幾十倍的利潤。

還有聞風而動、尾隨而行的私人商團,他們賺取的每分錢又得給朝廷上交各種稅費。

劉徹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我相信,當第一批使團咧著大嘴回來後,他就立刻意識到了西域對於漢朝的經濟價值。

但這些國家不想讓他進去怎麼辦?

都說了新興市場是要「打」開的嘛!一千九百多年後的英法等國都明白這個道理,劉徹怎麼可能不明白呢?

所以,有些人說對了,他找大宛要馬其實就是在沒事找事,他必須用武力來打開西域諸國的大門。如果他捏著鼻子認了這次失敗,那麼他將永遠失去西域。

他甚至連主將都沒換。

事實上,就在李廣利西征的同時,他的妹妹李夫人已經因病去世,而他的兩個弟弟李延年、李季兩人也因與宮女勾搭而被滅族。可是,估計一方面為了穩定軍心,另一方面也多少看李夫人面子。所以,劉徹依然以李廣利為將。

就在李廣李駐軍敦煌這一年多來,劉徹跟本就沒閑著,不但為李廣利調集了六萬多兵馬,這還不算那些自願跟著大軍想發筆戰爭財的私人武裝;還徵調牛十萬頭、馬三萬匹、數以萬計的驢、駱駝,以及十分充足的糧草和兵器;估計是為了彌補李廣利的軍事能力,他還把全國各地有經驗的校尉軍官五十多人調入西征軍中聽用。

甚至他都替李廣利考慮到大宛國沒井,只能把城外的河水引入城中使用的情況,又派了水工前往,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將城外的河水引入它處,然後用舊水道來攻城。

除此之外,他還調集了十八萬戍卒進駐酒泉、張掖以北地區,並在居延、休屠兩地屯兵以護衛酒泉,防止匈奴趁火打劫。

劉徹還下令:全國罪官、逃亡者、入贅的男子、商人、原屬商人戶籍者、其父母或祖父母屬商人戶籍者等七種人,一律謫罰為兵,為征西大軍運送糧草。

最後,他還沒忘找了兩個相馬專家充當執馬校尉和驅馬校尉。找這兩位幹嘛使呢?在攻破大宛以後挑選好馬送回來。

這可以說是以舉國之力來征伐萬里之外的大宛了。

有人提了一個問題,說名將和一般將領的差距在哪裡。

李廣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衛青與匈奴最後的一場決戰的動員規模也不過如此,而大宛國就是匈奴的小弟,還要搞這種蟲海戰術,實在有點丟份。

搞這麼大陣儀仗,那不是分分鐘拿下大宛?沒有,不存在的。漢軍把大宛城包圍了四十多天都沒打下來。最後還是用劉徹的辦法,斷了城中水源,使得大宛國人心惶惶,大宛貴族自己把大宛王給殺了,然後才開城投降。

那再不濟也別損失太多人馬吧?沒有,不存在的。李廣利在進軍大宛的時候,不知道發什麼神經,分給了校尉王申生一千餘人,命他去攻打郁成城,結果全軍覆沒,只有數人逃回。他只好再派出搜栗都尉上官桀再次率軍去攻打郁成城,這次郁成王逃往康居,但上官桀也追到康居,硬是逼著康居王把郁成王獻了出來,砍掉了他的腦袋。

那怎麼著也得斬敵幾萬,俘敵幾千吧,所獲牛羊器械無數吧?沒有,不存在的。李廣利只是挑了數十匹好馬,以及各類馬匹三千餘匹,又扶立過去對漢朝態度比較友好的大宛貴族昧蔡為大宛王,雙方簽訂盟約後,罷兵而還。

這就是全部的戰利品了。

另外,必須要指出的是,這次西征,除了在郁成城下死傷較眾之外,戰死的還真不算多。但是因為將領貪暴,虐待士卒,結果還是死亡甚眾。

可以說,從軍事層面上而言,這一戰就是典型的用牛刀殺雞,結果還被雞啄了個滿臉血花的案例。

但劉徹是那種只看結果,不問過程的老闆,那些因李廣利的無能而白白喪命的將士們在他眼中,只不過是和牛、馬、駱駝一樣的消耗品。所以,劉徹依然封李廣利為海西侯,其它眾將也各有封賞。基本上這次西征而活著回來的人,都得到了遠超他們期望的封賞。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放在李廣利身上,萬骨是真不夠。

但不管怎麼說,這場亮出了家底的仗算是打出了大漢朝的威風。李廣利返程時,西域諸國紛紛派出王室子弟跟隨大軍來到長安朝貢,並留在長安充當人質。自此,絲綢之路更加繁榮。從敦煌到鹽澤,還建起了亭燧(烽火台),進一步加強了大漢帝國對西域的掌控。

一年之後,也就是公元前101年,大宛貴族又殺了漢朝扶立的大宛王昧蔡,立原大宛王的弟弟蟬封為王,重新與漢朝簽定了和平條約,約定大宛國派出王子到長安為人質,並且此後每年向漢朝進貢兩匹大宛馬。

順便提一句,劉徹曾經封烏孫馬為天馬,但這次見到大宛的汗血寶馬之後,立刻移情別戀,把天馬這一封號給了大宛馬,而烏孫馬則改名叫西極。

解決了西域,該輪到匈奴了。

就在李廣利西征之時,匈奴的兒單于就死了,他的兒子實在太小,匈奴貴族就立他的叔叔繼任單于之位,是為呴犁湖單于。但這哥們兒命不好,幹了一年就死了,他的弟弟且鞮侯單于接過了他的擔子。

但這節骨眼上,他剛即位,地位不穩;而漢朝又平定了西域,兵鋒正盛,甚至劉徹都發了檄文,說要討伐他,以報當年白登之恨、高後之辱。

且鞮侯單于倒也識相,馬上寫信給劉徹,說我就是一小孩兒,啥也不懂,從今天起,您就是我的長輩了,還請多多照顧。

然後,他又把原來扣留在匈奴的漢朝使臣全部放了,並且派出使者前來進貢,以示自己的誠意。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劉徹一看人家都擺出這麼低的姿態了,他也不好意思再喊打喊殺了。於是,就派中郎將蘇武為使者,一方面將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臣全部給送回去;另一方面攜帶厚禮,答謝且鞮侯單于的好意。

結果且鞮侯單于一看漢朝皇帝這麼好說話,就又得瑟起來了。

這一年,是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率人出使匈奴,完成使命後,正要回國,匈奴這邊卻出事了。

這個事還得從李延年說起。

李延年在得勢的時候,曾經舉薦過一個叫衛律的胡人後裔出使匈奴。衛律完成使命回國的時候,正好李氏一門被滅族。因為衛律與李延年關係太好,怕受到牽連,就帶人又逃回匈奴,並且受到了匈奴單于的重用,還封他為丁靈王。

但他的一些手下,卻不甘心投降。剛好,當初跟著趙破奴一起被俘的匈奴人緱王和長水人虞常,也想回到漢朝去。於是,兩撥人就暗中商議,想要把匈奴單于的母親和媳婦一起綁回漢朝去。

正巧,蘇武這時候出使匈奴來了。更巧的是,虞常以前和蘇武使團中的副使張使關係不錯。所以,他就聯繫上張勝,說我雖然陷在了匈奴,但我媽和弟弟都在漢朝呢。我現在想辦法射死衛律,將功補過,請你回國後稟告皇帝,照顧一下我的母親和弟弟。

這個張勝也是立功心切,不但答應了他的計劃,還資助了他不少財物。

一個多月後,且鞮侯單于外出打獵,只有他媳婦在家。這算是個好機會,虞常等七十餘人就準備發動。但是,就在事發的前一晚,舉事不密,有人告發。單于他媳婦立刻調兵防備。結果,一場本應是出其不意的綁架變成了光明正大的硬剛。緱王戰死,虞常被俘。

張勝聽說虞常事敗,就知道大事不妙,連忙把虞常和他一起密謀的事告訴了蘇武。

蘇武說這事肯定會牽連到我們,與其被抓受辱,不如以死明志吧。說完就想自殺,被張勝和常惠給攔住了。

但事情的結果被蘇武給說中了:被俘的虞常供出了張勝,且鞮侯單于大怒,派衛律去傳喚蘇武受審。

蘇武看著常惠說道:身為大漢使臣,竟然要受匈奴審訊,這是喪失氣節、玷辱使命之事,咱們還有什麼臉面回大漢呢?說完,拔出配刀,捅進了自己的肚子里。

衛律大驚,連忙找來醫生,用土辦法硬是把已經斷了氣的蘇武給救了回來。且鞮侯覺得這個蘇武是條硬漢,挺佩服他,就安派他養傷,只把張勝抓了起來。

等蘇武的傷養好之後, 衛律讓蘇武一起參與對虞常的審訊,並且看著他們將虞常砍了頭。然後衛律又宣布漢朝副使張勝參與判亂,作勢要殺張勝。

大漢副使張勝請求投降。

衛律又轉向蘇武,說副使有罪,正使也要受到誅連。然後作勢要殺蘇武。

蘇武巋然不動。

衛律只好又勸道:你看我投降了匈奴,馬上就被封王,擁有奴隸數萬,馬羊遍山。如此富貴,蘇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會擁有。但你要是死了,白白把自己餵了草地,有誰知道呢?

蘇武沒理他。

衛律又勸道:你今天投降,我與你結為兄弟;否則,以後再想見我,可就沒機會了。

蘇武看著他那張找罵的臉,只好滿足了他:你是漢朝的大臣,是漢朝人的兒子。現在你背判皇帝,拋棄親人,不忠不孝,我看到你這種人都噁心,幹嘛要見你?匈奴單于那麼信任你,你卻想讓漢朝和匈奴兩國相鬥。可是你自己很清楚,南越王殺漢使,結果九郡被平;大宛王殺漢使,結果頭懸宮門;朝鮮王殺漢使,結果國滅主死。你知道我不會投降,想要讓匈奴步那幾個國家的前車之轍,那就從我開始吧。

且鞮侯單于眼見蘇武如此有氣節,就把他扔到一口地窖里,不給吃喝,想逼迫他投降。結果天降大雪,蘇武就著雪將氈毛一起吞下,硬是撐著沒死。過了幾天,匈奴人一看他還活著,驚為天人,就把他給遷移到北海放羊去了,並且放出話來:什麼時候你放的羊生小羊了,你就可以回漢朝去了。

他們給蘇武放的羊都是公羊。

北海就是俄羅斯的貝加爾湖。現在的貝加爾湖是旅遊聖地,可在那年頭,卻是一片荒無人煙的死地。更坑蘇武的是,這地方很冷,七月份的平均氣溫只有二十度左右;而冬天的平均氣溫能達到零下三十八度。並且它的結冰期是一月到五月份,這使得夏天的時間很短。

並且匈奴為了逼著蘇武投降,把他扔到這地方以後就不管了,也不供應糧食,讓他自生自滅。

但是,蘇武以無窮的勇氣和智慧,靠著貝加爾湖的天然資源和手下那一群公羊的陪伴,上演了一出精彩的荒野求生,竟然活了下來。

就這樣過了五、六的時間,且鞮侯單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獵,碰到了蘇武。於靬王看到蘇武會編織獵網、矯正弓弩,也敬重他的為人,就很器重他,還供給他衣食,讓他過了一段比較舒服的日子。

又是三年過去了,於靬王病重,眼看時日無多,他便賜給蘇武馬匹、牲畜、衣服和穹廬。當於靬王死後,他的部下遷離此地,蘇武靠著這些賞賜至少還能維持下去。但沒想到,附近的丁靈人(原敕勒人)竟然把他的牛羊全部偷走了,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熟人來看他了。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中國歷史 | 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