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古的音樂源自天地之音

為什麼上古的音樂源自天地之音

來自專欄欽天記事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的周興嗣編纂而成的韻文,隋唐之前,不押韻、不對仗的文字,被稱為「筆」,而非「文」。

這本供皇子們認字的啟蒙讀物,因其條理清晰、文筆生動而流傳至今。

今天講解其中「律呂調陽」一句的字體淵源及相關典故:

【律】,有「彳」的字多與行走、行為和道路有關。「聿」的字形則是一隻手持筆而書,因此「律」用以規範天下人不同行為的文書典籍,即法律、法令。

【呂】,甲骨文字形如同人的脊骨,其原意就是:脊梁骨。

【調】,言之旁,與聲音相關,「周」的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點,稠密無疏漏的意思。調,即聲音協調之意。

【陽】,「阝」的甲骨字形,像山崖邊的石磴,太陽到達山上,故「陽」的原義是高懸、明亮之意。

古代帝王以禮樂分尊卑:「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

上古時代的樂器,並非尋常百姓可擁有的,最初為王侯所有,主要用於廟堂祭祀:「撞黃鐘,歌大呂,開閶闔,與天語。」

古人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十二律中,根據聲音的高低,分陽律六種、陰律六種,六種陽律被統稱為「六律」,六種陰律被統稱為「六呂」,十二律則簡稱為「律呂」

十二律的樂器中「律」以統氣之樂器為主:一曰黃鐘,二曰太族,三曰姑洗,四曰蕤賓,五曰夷則,六曰亡射;「呂」以宣氣之樂器為主:一曰林鐘,二曰南呂,三曰應鐘,四曰大呂,五曰夾鍾,六曰中呂。

為什麼以十二律配十二月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它們都與「十二」這個數字有關?

其實,上古的音樂源自天地之音,當年黃帝為了預測節氣,將葦膜燒成灰,放在長短不一、管徑相等的律管內,每一律管代表一個月,共十二律管。

這十二支律管根據特定的方位,半埋於土中,到某一特定節氣之時,相應律管內的灰就會自行飛出,其發出的音即為蕤賓之律:「蕤賓……律長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仲夏氣至,則蕤賓之律應。」

蕤賓與農曆五月相配,故代指端午節:「結艾人,慶蕤賓,菖蒲酒香開玉樽。」南呂與農曆八月相配,故代指八月:「南呂之月,蟄蟲入穴,趣農收聚。」

由此可知,上古之人已查知地心之力,或者地球的能量,是會定期散發出來,而以竹管來測查其氣其聲。

人們認為,天地間陰氣與陽氣交合而成之氣,為「合氣」,萬物皆「合氣」而生,而且對農業影響較大:「陰陽不和,五穀踴貴。」

因此,上古時代,人們以十二律感知天地之氣,協調陰陽之和。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人文 | 節氣 |